加热组件及加热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87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和一种加热炉具。其中,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第一加热件包括隔热件和加热元件;隔热件包括底壁和侧壁,加热元件设置在底壁和侧壁围成的空间内,且侧壁的材料强度不同于底壁的材料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隔热件的底壁和侧壁设计成具有不同的材料强度,使得隔热件兼具隔热效果好和不易损坏的优点,避免隔热件选用统一的材料形成整体式隔热件,而导致隔热件要么隔热效果差,要么强度差,导致安装运输时容易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组件及加热炉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和一种加热炉具。
技术介绍
电发热盘无论是红外式发热盘还是电阻式发热盘,其加热都是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方式对加热器具进行加热。鉴于安全性的问题,需要对电发热盘周围的一些元器件和零部件进行保护,以免出现烧融现象。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发热盘12’的发热元件16’外侧都包裹一层隔热材料,即隔热件14’。但是,现有的隔热件14’一般都为整体式结构,要么隔热效果差,要么强度差,安装运输时容易粉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加热组件。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加热炉具。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第一加热件包括隔热件和加热元件;隔热件包括底壁和侧壁,加热元件设置在底壁和侧壁围成的空间内,且侧壁的材料强度不同于底壁的材料强度。本技术通过将隔热件的底壁和侧壁设计成具有不同的材料强度,优选地,将隔热件的底壁和侧壁选用不同的材料成型,使得隔热件兼具隔热效果好和不易损坏的优点。具体地,一般隔热件的材料特性要么强度大隔热效果差,要么隔热效果好但强度差,使得周围零部件存在热融风险,或使得隔热件在安装运输过程中以及在用户颠锅过程中易受压损坏;而本技术通过将隔热件各部分设计成不同的材料强度,优选地,将侧壁和底壁设置成不同的材料强度,一方面方便隔热件的生产加工,便于侧壁和底壁直接成型,也便于侧壁和底壁分别成型后组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可依靠材料强度较高的底壁或侧壁加强隔热件整体的强度,避免隔热件受压粉碎,也可依靠材料强度较低的侧壁或底壁实现理想的隔热效果,实现隔热件隔热和材料强度的综合调控,提高隔热件的综合性能。避免仅考虑隔热件的隔热效果,而忽视隔热件的材料强度,导致其受压易碎,也避免仅考虑隔热件的材料强度而忽视其隔热效果,避免隔热件选用统一的材料形成整体式隔热件,而导致隔热件的隔热效果和材料强度无法同时得到理想效果。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组合加热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壁的材料强度大于或小于底壁的材料强度。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隔热件的侧壁的材料强度大于其底壁的材料强度时,由于侧壁的材料强度较大,进而在运输过程中,尤其在用户颠锅时,锅具磕碰到加热炉具的面板后,与面板相贴合的隔热件的侧壁不会轻易损坏或粉碎,方便加热炉具的安装运输,方便用户长期使用;另外,由于底壁的材料强度较小,通常材料强度越强,隔热效果越差,进而底壁的隔热效果相较于侧壁更强,能够有效避免加热元件辐射的热量透过隔热件的底壁,影响隔热件支架等结构,避免加热炉具的底座内部出现热融现象,当然,侧壁的材料强度最然相较于底壁大,但侧壁也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能够有效避免大量的热经侧壁辐射出,避免底座内部温升过度。当隔热件的侧壁的材料强度小于其底壁的材料强度时,通常材料强度越强,隔热效果越差,反之亦然,所以隔热件的侧壁的隔热效果较底壁更好,能够有效避免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经隔热件的侧壁辐射出去,避免影响第一加热件周围的零部件;另外,由于隔热件的底壁的材料强度较强,进而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可有效避免隔热件取放过程中底壁磕碰到其他部件而损坏或粉碎,也可有效避免隔热件的底壁与承接隔热件的支架之间发生磕碰而损坏,便于隔热件的搬运安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侧壁的材料强度大于底壁的材料强度时,侧壁为耐高温纤维侧壁,底壁为白炭黑底壁或改性白炭黑底壁。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隔热件的选用的材料,当设计隔热件的侧壁的材料强度大于其底壁的材料强度时,隔热件的侧壁优选采用耐高温纤维侧壁,例如含氧化铝或氧化铝系的耐高温纤维形成的侧壁,材料强度高的同时兼具一定的隔热效果。隔热件的底壁优选采用白炭黑或改性白炭黑,隔热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壁围设在底壁的外周面,或侧壁设置在底壁的一端面上。在该技术方案中,侧壁可围设在底壁的外周面,即侧壁的内侧面与底壁的外周面相贴合,侧壁也可设置在底壁的一端面上,即侧壁的下端面与底壁的上端面相贴合,可将侧壁和底壁选择合适的分布方式,以实现隔热件的隔热效果好和材料强度强的综合效果。具体地,当侧壁围设在底壁的外周面时,且当侧壁的材料强度大于底壁的材料强度时,由于侧壁完全包围底壁的外周面,进而侧壁可尽可能的保护底壁不受四周磕碰的影响,有效避免用户颠锅时或运输过程中,因面板挤压隔热件的侧壁,而导致其底壁也受影响,甚至损坏;而在且当侧壁的材料强度小于底壁的材料强度时,由于侧壁材料强度小,进而其隔热效果一般强于底壁的隔热效果,由于侧壁包裹住底壁的四周,进而侧壁可尽可能地对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进行隔热件,增强隔热件整体的隔热效果。当侧壁设置在底壁的一端面上时,且当侧壁的材料强度大于底壁的材料强度时,此时一方面材料强度较强的侧壁能够接受面板的冲击而不易损坏粉碎,另一方面隔热效果较好的底壁能够有效避免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向下辐射,提高隔热件的综合性能;而在且当侧壁的材料强度小于底壁的材料强度时,由于底壁的材料强度较强,进而可有效避免隔热件的底部与隔热件支架等结构发生磕碰而损坏,有利于安装运输。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壁和底壁为可拆卸连接,或侧壁和底壁通过粘胶粘连为一体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侧壁和底壁可为可拆卸连接,一方面方便分别生产侧壁和底壁,便于隔热件的加工成型,另一方面也方便隔热件的运输,将隔热件分体运输可极大地减少隔热件的磕碰程度,进而有效避免隔热件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侧壁和底壁也可通过粘胶粘连在一起,形成隔热件,此时,一方面侧壁和底壁连接方便,另一方面侧壁和底壁连接牢固,有效避免两者出现窜动或缝隙,而导致隔热效果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侧壁和底壁为可拆卸连接时,侧壁和底壁中其中一个具有凸出,其中另一个具有凹槽,凸出与凹槽相匹配。在该技术方案中,详细介绍了侧壁和底壁可拆卸连接的两种情况,侧壁和底壁中其中一个具有凸出,其中另一个具有凹槽,通过凸出与凹槽相匹配,一方面便于两者牢固连接,另一方面隔热件在高温环境下膨胀时,凸出会膨胀,凹槽会缩小,两者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使得侧壁和底壁的连接更加牢固,且有效避免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经凸出和凹槽之间的间隙外泄,确保隔热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凸出为围绕加热元件周向分布的环形凸出,凹槽为围绕加热元件周向分布的环形凹槽。在该技术方案中,凸出为环形凸出,凹槽为环形凹槽,通过将凸出和凹槽限定为环状分布,一方面增加侧壁和底壁的配合面积,便于两者牢固安装,另一方面环状分布的凸出能够有效阻隔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向四周扩散,避免热量经凸出与凹槽之间的间隙扩散出去。优选地,当侧壁围设在底壁的外周面时,该凸出设置在侧壁的内侧面上或设置在底壁的外周面上,而当侧壁设置在底壁的一端面上时,凸出设置在侧壁的下端面上或设置在底壁的上端面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加热件,设置在第一加热件的一侧,或围设第一加热件的外部。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加热件,进而当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为不同种类的加热件时,加热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隔热件和加热元件;所述隔热件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侧壁的材料强度不同于所述底壁的材料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隔热件和加热元件;所述隔热件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侧壁的材料强度不同于所述底壁的材料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材料强度大于或小于所述底壁的材料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侧壁的材料强度大于所述底壁的材料强度时,所述侧壁为耐高温纤维侧壁,所述底壁为白炭黑底壁或改性白炭黑底壁。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围设在所述底壁的外周面,或所述侧壁设置在所述底壁的一端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为可拆卸连接,或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通过粘胶粘连为一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绍生蒙剑友邹伟江太阳杨毅常宇罗乾坤苏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