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花粉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6458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7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猕猴桃花粉分离装置,底座的下表面左端焊接有前后间隔分布的长立柱,底座的下表面右端焊接有前后间隔分布的短立柱,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设备箱,设备箱内部左部设有传送筒,传送筒底部设有入料口,传送筒上部通过输料管与分离桶上连通,所述分离桶中下部套结在收集桶的内部,收集桶底部焊接固定在底座上,分离桶的中下部侧面设有过滤孔,分离桶底部设有排料管,排料管穿过底座,收集桶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穿过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送装置,使得入料口位置较低,便于加料;通过传送装置与分离桶之间的连接,可以实现在分离装置工作时,可以继续加料,保证其工作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猕猴桃花粉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猕猴桃花粉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猕猴桃属雌雄异株植物,必须依靠外界良好的传粉才能够充分结实。在果树栽培实践中,授粉是果树结实的关键环节,授粉良好的果实果形好、产量高、品质佳。研究表明,猕猴桃授粉充分与否直接影响果实种子的多少,进而对果实大小、品质产生影响。一般种子越多,果实越大,风味越好。在生产中果农大多都采取购买猕猴桃商品花粉进行人工授粉,可大幅提高坐果率和商品果率。猕猴桃商品花粉是通过采集雄花花朵,经过破碎、分离、干燥等工序制成的,其中,花粉分离使较为重要环节,关乎花粉的纯净度以及花粉的品质。现有的花粉分离方式主要有几种,(1)将花朵进行干燥或日晒,花朵上的花粉干燥后较易脱离,再通过后续的筛分收集,然而该方法花朵干燥程度不易掌握,花粉不能够高效脱离,花粉收率较低,此外,日晒后的花朵易受污染,降低了花粉的纯净度;(2)将花朵放入滚筒内进行分离,通过滚筒的运动,花朵翻滚碰撞,花粉分离,然而该方法分离效率较低,花粉的分离过程不连续,只能分批次加入花朵,同时对于传统较大的花粉分离装置,由于入料口的位置较高,不便于加料,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猕猴桃花粉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下表面左端焊接有前后间隔分布的长立柱,底座的下表面右端焊接有前后间隔分布的短立柱,长立柱与短立柱使得底座呈三十度角倾斜放置,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设备箱,设备箱内部左部设有传送筒,传送筒内部设有传送杆,传送杆周遭焊接固定有螺纹状的传送叶,传送杆顶部穿过传送筒顶部且与传送筒连接处设有轴承,传送杆顶部套结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第二锥形齿轮套结在与传送杆所在方向垂直的传动杆的左端,传动杆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螺栓固定在设备箱顶面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送筒底部设有入料口,传送筒上部通过输料管与分离桶上连通,输料管与分离桶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猕猴桃花粉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下表面左端焊接有前后间隔分布的长立柱,底座的下表面右端焊接有前后间隔分布的短立柱,长立柱与短立柱使得底座呈三十度角倾斜放置,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设备箱,设备箱内部左部设有传送筒,传送筒内部设有传送杆,传送杆周遭焊接固定有螺纹状的传送叶,传送杆顶部穿过传送筒顶部且与传送筒连接处设有轴承,传送杆顶部套结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第二锥形齿轮套结在与传送杆所在方向垂直的传动杆的左端,传动杆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螺栓固定在设备箱顶面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送筒底部设有入料口,传送筒上部通过输料管与分离桶上连通,输料管与分离桶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分离桶中下部套结在收集桶的内部,收集桶底部焊接固定在底座上,分离桶与收集桶上下底面连接处设有轴承,分离桶的中下部侧面设有过滤孔,所述分离桶上部周围套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丽红宋金秋王霞
申请(专利权)人: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