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6458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7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蜜蜂授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包括阶梯式支撑台,在阶梯式支撑台的上表面分别构造有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第一台面所在的水平面低于第二台面所在的水平面;蜜蜂出巢结构,蜜蜂出巢结构设置在第一台面上,在蜜蜂出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供授粉蜂爬出授粉的第一通道;载粉板,其设置在第一通道的内部,用于承接花粉;输粉结构,输粉结构设置在蜜蜂出巢结构上,输粉结构的出粉口朝向载粉板,用于向授粉蜂和载粉板的上表面输送花粉;以及蜜蜂回巢结构,蜜蜂回巢结构设置在第二台面上,在蜜蜂回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第二通道。该蜜蜂授粉装置有授粉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以及花粉二次利用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蜜蜂授粉装置
本技术涉及蜜蜂授粉
,特别是涉及一种蜜蜂授粉装置。
技术介绍
蜜蜂类昆虫具有独特的形态生理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其体表密生绒毛,大部分为羽状实心毛,与花朵雄蕊、雌蕊接触机会较多的头部和胸部的绒毛分叉,极易粘附大量的花粉,是农作物最理想的授粉昆虫。世界上有16万种显花植物需由昆虫授粉,其中靠蜜蜂授粉的占85%,果树中有90%都是依靠蜜蜂授粉。蜜蜂授粉是指蜜蜂采集花粉后,将异花的花粉带到植物花器官上实现受精,蜜蜂使植物及时和较好地实现异花授粉。蜜蜂授粉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和种子品质、提高坐果率和结实率、提高植物后代的生活力。因此,利用蜜蜂授粉的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深远。目前异花型农作物的授粉主要通过人工授粉、生产调节剂(激素)和诱导蜜蜂授粉来完成。人工授粉是采集父本花粉后,将花粉涂抹到母本的柱头上进行受精繁殖。人工授粉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授粉效果不稳定以及果实品质差等问题,而且无法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应用生长调节剂(激素)点花的方法来为农作物授粉不仅生产效率低、应用成本高,而且极易出现畸形果,果实品质较差,产量较低等技术问题。诱导蜜蜂授粉需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阶梯式支撑台,在所述阶梯式支撑台的上表面分别构造有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其中,所述第一台面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第二台面所在的水平面;蜜蜂出巢结构,所述蜜蜂出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面上,在所述蜜蜂出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供授粉蜂爬出授粉的第一通道;载粉板,所述载粉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用于承接花粉;输粉结构,所述输粉结构设置在所述蜜蜂出巢结构上,其中,所述输粉结构的出粉口朝向所述载粉板,用于向授粉蜂和所述载粉板的上表面输送花粉;以及蜜蜂回巢结构,所述蜜蜂回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上,在所述蜜蜂回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供授粉蜂爬回到蜂巢内的第二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阶梯式支撑台,在所述阶梯式支撑台的上表面分别构造有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其中,所述第一台面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第二台面所在的水平面;蜜蜂出巢结构,所述蜜蜂出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面上,在所述蜜蜂出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供授粉蜂爬出授粉的第一通道;载粉板,所述载粉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用于承接花粉;输粉结构,所述输粉结构设置在所述蜜蜂出巢结构上,其中,所述输粉结构的出粉口朝向所述载粉板,用于向授粉蜂和所述载粉板的上表面输送花粉;以及蜜蜂回巢结构,所述蜜蜂回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上,在所述蜜蜂回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供授粉蜂爬回到蜂巢内的第二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蜜蜂出巢结构包括携粉管和与所述携粉管为插拔式连接的出巢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蜜蜂出巢结构还包括刷粉组件,所述刷粉组件包括刷粉管和设置在所述刷粉管的内部的软毛刷,其中,所述刷粉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携粉管相连通,所述刷粉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出巢管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毛刷为多个并分别沿所述刷粉管的周向呈相邻式设置,其中,各个所述软毛刷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刷粉管的内壁相连接,各个所述软毛刷的第二端均构造成自由端,各个所述自由端共同构造成供授粉蜂通过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携粉管的底部构造有供花粉掉落的格栅区域,在所述格栅区域的上方设有所述载粉板,其中,所述载粉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搭接在对应侧的所述携粉管的内管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蜜蜂授粉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携粉管的内部的第一导向板和与所述第一导向板呈对称式设置的第二导向板,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分别位于所述格栅区域的左、右两侧以共同构造成能够引导授粉蜂爬向所述载粉板的导向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蜜蜂授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胜明彭文君方小明吴黎明孙津安田文礼高凌宇赵亚周童越敏肖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