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申建专利>正文

一种实通径陶瓷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32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实通径陶瓷阀,阀体内的流体通道中部具有一套筒,套筒内的上腔室和下腔室的侧部分别具有一开口,上腔室的开口对应位于流体通道的一端口处,下腔室的开口对应位于流体通道的另一端口处,隔板上具有通孔;上腔室内具有依次呈上下堆叠状的陶瓷活动阀片和陶瓷固定阀片;陶瓷固定阀片固定于上腔室内,且与隔板的顶面密封贴合;陶瓷活动阀片上和陶瓷固定阀片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扇形流体控制孔;阀杆的底端依次贯穿阀体的侧部、套筒顶端开口后与陶瓷活动阀片连接固定;阀杆上套有弹簧,阀杆的底端设有限位环,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阀体和限位环上。其结构的阀密封性能较佳,使用寿命长,且使用操作是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通径陶瓷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结构
,尤其是用于制备生物酵素的一种实通径陶瓷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阀门结构为阀体、阀芯(球体和密封阀座结合)和阀杆构成,阀芯置于阀体内,阀杆贯穿阀体后与阀芯的球体固定相连,在球体的两侧设置密封阀座,从而通过阀杆转动进行驱动球体转动,以实现流体的流通和封闭;该结构的阀门中密封阀座经常性驱动旋转,从而与球体产生摩擦导致密封阀座磨损,从而导致阀门密封性变差,流体发生泄漏,如果应用在化学流体传输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降低了使用寿命;而且阀座与球体之间是硬性贴合,其球体在转动是摩擦阻力交底,需要相当大的力才可进行操作,使用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操作轻快便捷和提升使用寿命的一种实通径陶瓷阀。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实通径陶瓷阀,包括阀体和阀杆,阀体内具有供液体或气体流通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中部具有一竖直状的套筒,套筒内通过中部的隔板分割有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和下腔室的侧部分别具有一开口,上腔室的开口对应位于流体通道的一端口处,下腔室的开口对应位于流体通道的另一端口处,隔板上具有通孔;上腔室内具有依次呈上下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通径陶瓷阀,包括阀体和阀杆,其特征在于,阀体内具有供液体或气体流通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中部具有一竖直状的套筒,套筒内通过中部的隔板分割有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和下腔室的侧部分别具有一开口,上腔室的开口对应位于流体通道的一端口处,下腔室的开口对应位于流体通道的另一端口处,隔板上具有通孔;上腔室内具有依次呈上下堆叠状的陶瓷活动阀片和陶瓷固定阀片;陶瓷固定阀片固定于上腔室内,且与隔板的顶面密封贴合;陶瓷活动阀片上和陶瓷固定阀片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扇形流体控制孔;阀杆的底端依次贯穿阀体的侧部、套筒顶端开口后与陶瓷活动阀片连接固定;阀杆上套有弹簧,阀杆的底端设有限位环,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通径陶瓷阀,包括阀体和阀杆,其特征在于,阀体内具有供液体或气体流通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中部具有一竖直状的套筒,套筒内通过中部的隔板分割有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和下腔室的侧部分别具有一开口,上腔室的开口对应位于流体通道的一端口处,下腔室的开口对应位于流体通道的另一端口处,隔板上具有通孔;上腔室内具有依次呈上下堆叠状的陶瓷活动阀片和陶瓷固定阀片;陶瓷固定阀片固定于上腔室内,且与隔板的顶面密封贴合;陶瓷活动阀片上和陶瓷固定阀片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扇形流体控制孔;阀杆的底端依次贯穿阀体的侧部、套筒顶端开口后与陶瓷活动阀片连接固定;阀杆上套有弹簧,阀杆的底端设有限位环,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阀体和限位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通径陶瓷阀,其特征在于,阀体包括阀外壳、阀内腔、阀盖,阀内腔定位于阀外壳的内通道中部,且阀内腔的内通道两端口分别与阀外壳的内通道两端口对应而构成阀体的流体通道;套筒位于阀内腔的内通道中部;阀盖盖合于阀外壳侧部的阀口处;套筒顶端的延伸段插入阀外壳侧部的阀口,且分别与阀盖的底面和阀外壳侧部的阀口内侧密封贴合;阀杆的底端依次插入并贯穿阀盖的中间孔后与陶瓷活动阀片连接固定;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阀盖底面和限位环上,且阀盖的中间孔下部延伸段位于弹簧和阀杆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通径陶瓷阀,其特征在于,阀内腔定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陈申建张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