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位油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31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位油杯,下部储油杯(7)与中间连接座(5)之间设有油位调节密封环(6),在上部储油杯(3)的上侧开设有一个注油口,密封盖(2)螺纹连接注油口,在上部储油杯(3)的上侧还设有一个防尘盖(1),防尘盖(1)罩设在密封盖(2)的外侧,油嘴(19)内设有封闭补油通孔(8)下端的密封组件,密封盖(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根控制杆(4),控制杆(4)的下端伸入补油通孔(8)内向下推动密封组件。油位调节密封环(6)可以调节下部储油杯(7)的油位高度;防尘盖(1)罩设在密封盖(2)的外侧,这样就可以使得密封盖(2)处于一个洁净的环境中,有效防止灰尘进入上部储油杯(3)内,保持润滑油的洁净。

A constant position oil cu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stant position oil cup, in which an oil level regulating seal ring (6)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ower oil storage cup (7) and the middle connecting seat (5), an oil injection port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upper oil storage cup (3), a sealing cover (2) is threaded to connect the oil injection port, and a dust-proof cover (1)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upper oil storage cup (3), and a dust-proof cover (1) is arranged in a tight position.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ver (2), the oil nozzle (19) is provided with a sealing component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ealing hole (8). The lower side of the sealing cover (2)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rod (4),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trol rod (4) extends into the oil filling through hole (8) to push the sealing component downward. The oil level regulating seal ring (6) can adjust the oil level height of the lower oil storage cup (7); the dust-proof cover (1)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sealing cover (2), so that the sealing cover (2) can be kept in a clean environment, effectively preventing dust from entering the upper oil storage cup (3) and keeping the lubricating oil cl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位油杯
本技术涉及润滑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恒位油杯。
技术介绍
恒位油杯经常用于为轴承座、齿轮箱、曲轴箱或类似的油浴润滑设备自动补油,能够持续监控润滑油位并自动调节到位而无需人工操作,保证设备得到充分的润滑,在油杯油位下降后需要及时补充润滑油,补充润滑油是通过打开补油器上盖进行添加,而恒位油杯往往是用于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上盖往往覆盖有大量灰尘,即使进行清理,在打开上盖的过程中也容易造成灰尘落入润滑油中,造成润滑油被污染,给设备运行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位油杯,用以解决现有补油器容易进入灰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地,该恒位油杯包括上部储油杯、下部储油杯、中间连接座和密封盖,上部储油杯固定在中间连接座的上侧,下部储油杯螺纹连接在中间连接座的下侧,下部储油杯与中间连接座之间还设有油位调节密封环,在上部储油杯的上侧开设有一个注油口,密封盖螺纹连接注油口,在上部储油杯的上侧还设有一个防尘盖,防尘盖罩设在密封盖的外侧,下部储油杯的侧面设有出油口;中间连接座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外部大气与下部储油杯内腔的平衡孔,中间连接座的中部开设有连通上部储油杯和下部储油杯的补油通孔,中间连接座在补油通孔的下侧还固定连接有一个伸入下部储油杯内的油嘴,油嘴内设有封闭补油通孔下端的密封组件,密封盖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根控制杆,控制杆的下端伸入补油通孔内向下推动密封组件。所述的防尘盖与上部储油杯螺纹连接。所述的下部储油杯为透明材质,这样就不需要再下部储油杯上留视窗,防止视窗频繁渗漏,防止漏油,而且加工更加方便,降低成本。所述的上部储油杯的上端设有绿色警示标线环,下端设有红色警示标线环。提示液体油料使用变化,随时补偿新油料。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弹簧、密封钢球和弹簧支撑座,弹簧支撑座螺纹连接在油嘴下部内侧,弹簧支撑座的中部开设有多边形孔,密封钢球设置在补油通孔的下侧,密封钢球的直径大于补油通孔的直径,密封弹簧设置在密封钢球与弹簧支撑座之间。所述的下部储油杯下部设有磁性除渣机构。通过磁性除渣机构将润滑油中的磁性铁渣吸附,防止铁渣进入待润滑的传动设备中,能够提高润滑效果,保持设备稳定运行。所述的磁性除渣机构包括固定螺栓和除渣磁铁,环形的除渣磁铁设置在下部储油杯内,固定螺栓由上向下穿过下部储油杯的底板并与螺母固定连接,除渣磁铁套设在固定螺栓上,且除渣磁铁固定在固定螺栓的头部与下部储油杯的底板之间。所述的除渣磁铁的上端高于出油口的中心轴线。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下部储油杯与中间连接座之间设有油位调节密封环,根据需要选用油位调节密封环可以调节下部储油杯底板与中间连接座的距离,也就是可以调节油嘴伸入下部储油杯的长度,而调节油嘴伸入下部储油杯的长度就可以调节下部储油杯的油位高度;本技术在上部储油杯的上侧设有一个防尘盖,防尘盖罩设在密封盖的外侧,这样就可以使得密封盖处于一个洁净的环境中,在需要补充润滑油时,先打开防尘盖,然后再打开密封盖,有效防止灰尘进入上部储油杯内,保持润滑油的洁净。油嘴内设有封闭补油通孔下端的密封组件,在打开密封盖该补充润滑油时,密封组件封闭了补油通孔的下端,这样就可以防止上部储油杯内的润滑油进入下部储油杯,可以在任意时刻补充润滑油,而不需要等到上部储油杯没有润滑油之后再补充,控制杆的下端伸入补油通孔内向下推动密封组件,在补充完毕后,拧紧密封盖的同时控制杆打开密封组件,实现上部储油杯与下部储油杯的连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尘盖2-密封盖3-上部储油杯4-控制杆5-中间连接座6-油位调节密封环7-下部储油杯8-补油通孔9-密封钢球10-平衡孔11-密封弹簧12-弹簧支撑座13-出油口14-固定螺栓15-除渣磁铁16-螺母17-绿色警示标线环18-红色警示标线环19-油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该恒位油杯包括上部储油杯3、下部储油杯7、中间连接座5和密封盖2,上部储油杯3固定在中间连接座5的上侧,下部储油杯7螺纹连接在中间连接座5的下侧,下部储油杯7与中间连接座5之间还设有油位调节密封环6,在上部储油杯3的上侧开设有一个注油口,密封盖2螺纹连接注油口,在上部储油杯3的上侧还设有一个防尘盖1,防尘盖1罩设在密封盖2的外侧,防尘盖1与上部储油杯3螺纹连接,下部储油杯7的侧面设有出油口13;中间连接座5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外部大气与下部储油杯7内腔的平衡孔10,中间连接座5的中部开设有连通上部储油杯3和下部储油杯7的补油通孔8,中间连接座5在补油通孔8的下侧还固定连接有一个伸入下部储油杯7内的油嘴19,油嘴19内设有封闭补油通孔8下端的密封组件,密封盖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根控制杆4,控制杆4的下端伸入补油通孔8内向下推动密封组件。上部储油杯3的上端设有绿色警示标线环17,下端设有红色警示标线环18,提示液体油料使用变化,随时补偿新油料。本实施例中的下部储油杯7为透明材质,这样就不需要再下部储油杯7上留视窗,防止视窗频繁渗漏,防止漏油,而且加工更加方便,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的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弹簧11、密封钢球9和弹簧支撑座12,弹簧支撑座12螺纹连接在油嘴19下部内侧,弹簧支撑座12的中部开设有多边形孔,密封钢球9设置在补油通孔8的下侧,密封钢球9的直径大于补油通孔8的直径,密封弹簧11设置在密封钢球9与弹簧支撑座12之间。在打开密封盖2时,控制杆4随之移出,此时密封弹簧11推动密封钢球9上移并密封在补油通孔8的下侧,进而将上部储油杯3与下部储油杯7隔断,加油完毕后,拧紧密封盖2时,控制杆4再次深入补油通孔8内并下压密封钢球9,密封钢球9离开补油通孔8后上部储油杯3与下部储油杯7再次连通。工作原理:将下部储油杯7的出油口13与待润滑设备连通后,下部储油杯7内的油位高于油嘴19下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待润滑设备内的压力大于上部储油杯3的压力,这时上部储油杯3不会补油,当待润滑设备内的润滑油消耗后,待润滑设备内的润滑油液位下降,直到油嘴19通过平衡孔10与大气相通,这时在气压的作用下,上部储油杯3将会自动向下部储油杯7和待润滑设备补油。实施例2参见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下部储油杯7下部设有磁性除渣机构。通过磁性除渣机构将润滑油中的磁性铁渣吸附,防止铁渣进入待润滑的传动设备中,能够提高润滑效果,保持设备稳定运行。磁性除渣机构包括固定螺栓14和除渣磁铁15,环形的除渣磁铁15设置在下部储油杯7内,固定螺栓14由上向下穿过下部储油杯7的底板并与螺母16固定连接,除渣磁铁15套设在固定螺栓14上,且除渣磁铁15固定在固定螺栓14的头部与下部储油杯7的底板之间。由于下部储油杯7是透明的,这样就可以随时观察除渣磁铁15上是否有铁屑被吸附,根据吸附情况选择是否进行清理。本实施例中除渣磁铁15的上端高于出油口13的中心轴线,通常情况下下部储油杯7的油位是位于出油口13的中心轴线附近,除渣磁铁15的高度也就会与油位相吻合,润滑油中到达出油口13时基本都被除渣磁铁15过滤了,最大限度保证进入设备润滑油是洁净的。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位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位油杯包括上部储油杯(3)、下部储油杯(7)、中间连接座(5)和密封盖(2),上部储油杯(3)固定在中间连接座(5)的上侧,下部储油杯(7)螺纹连接在中间连接座(5)的下侧,下部储油杯(7)与中间连接座(5)之间还设有油位调节密封环(6),在上部储油杯(3)的上侧开设有一个注油口,密封盖(2)螺纹连接注油口,在上部储油杯(3)的上侧还设有一个防尘盖(1),防尘盖(1)罩设在密封盖(2)的外侧,下部储油杯(7)的侧面设有出油口(13);中间连接座(5)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外部大气与下部储油杯(7)内腔的平衡孔(10),中间连接座(5)的中部开设有连通上部储油杯(3)和下部储油杯(7)的补油通孔(8),中间连接座(5)在补油通孔(8)的下侧还固定连接有一个伸入下部储油杯(7)内的油嘴(19),油嘴(19)内设有封闭补油通孔(8)下端的密封组件,密封盖(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根控制杆(4),控制杆(4)的下端伸入补油通孔(8)内向下推动密封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位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位油杯包括上部储油杯(3)、下部储油杯(7)、中间连接座(5)和密封盖(2),上部储油杯(3)固定在中间连接座(5)的上侧,下部储油杯(7)螺纹连接在中间连接座(5)的下侧,下部储油杯(7)与中间连接座(5)之间还设有油位调节密封环(6),在上部储油杯(3)的上侧开设有一个注油口,密封盖(2)螺纹连接注油口,在上部储油杯(3)的上侧还设有一个防尘盖(1),防尘盖(1)罩设在密封盖(2)的外侧,下部储油杯(7)的侧面设有出油口(13);中间连接座(5)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外部大气与下部储油杯(7)内腔的平衡孔(10),中间连接座(5)的中部开设有连通上部储油杯(3)和下部储油杯(7)的补油通孔(8),中间连接座(5)在补油通孔(8)的下侧还固定连接有一个伸入下部储油杯(7)内的油嘴(19),油嘴(19)内设有封闭补油通孔(8)下端的密封组件,密封盖(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根控制杆(4),控制杆(4)的下端伸入补油通孔(8)内向下推动密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位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尘盖(1)与上部储油杯(3)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位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储油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达文
申请(专利权)人:欧帕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