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塔的爬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626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塔的爬壁装置,爬壁装置包括至少两台爬壁车,每台爬壁车包括底架结构,底架结构上设置有驱动装置、车轮和吸附装置,驱动装置与车轮连接并驱动车轮转动,吸附装置位于底架结构底部并吸附在风机塔的壁上,每台爬壁车上还设置有载物架,所述的载物架与爬壁车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爬壁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攀爬到风机塔上,能够适应圆筒锥面的作业要求以及各种曲面和平面的要求,定位准确,可以替代人工劳力对风机塔的塔筒以及风机叶片等进行清洗、维护和检测,保证了人员的安全,也不需要升降设备,效率高。

A Wall Climbing Device for Fan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ll climbing device for a fan tower. The wall climbing devic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wall climbing vehicles. Each wall climbing vehicle comprises a chassis structure. The chassis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a wheel and an adsorbing device. The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heel and drives the wheel to rotate. The adsorbing device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hassis structure and adsorbed on it. On the wall of the fan tower, each wall climbing vehicl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load carrier, which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wall climbing vehicle. The wall climb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can climb to the fan tower, can adapt to the oper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conical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curved surfaces and planes, has accurate positioning, can replace manual labor to clean, maintain and detect the tower barrel and fan blades, and ensures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Neither need lifting equipment,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塔的爬壁装置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清洗维护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风机塔的爬壁装置。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是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最重要部件,其结构形状直接影响转化效率,为提高转化效率通常采用复杂的曲面形状。风力发电机组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叶片会粘集较多的污垢,污垢大多是空气中的粉尘、昆虫污物、水汽等凝集而成,这些污垢经过长期积累会改变叶片的表面形状、增加叶片重量。叶片外形的改变会造成空气动力学参数改变,从而引起叶片甚至机组震颤和噪音,严重时还会影响风电机组寿命。同时表面形状的改变还会影响风力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从而影响发电效率。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机组有效运营时间及风电机组的寿命,通过高压水射流技术向叶片表面喷洒高压水对叶片进行清洗或除冰,这种清洗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现有清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吊板方式,用吊绳和简单坐板把人吊到工作位置,手持喷枪进行清洗;另一种是吊架式,用吊绳将平台吊到工作位置,工人站在平台上手动清洗。而该种现有方式有较大不足:需要复杂的升降设备,辅助工作时间长,效率低;必须机上人工手动操作,作业强度高,高空作业存在极大的作业风险。而风机塔一般为筒状,其表面为曲面,风机塔上的叶片的表面为平面或者复杂的曲面。而目前应用在风机塔上的一些能够替代人工进行攀爬清洗的设备,有些结构非常复杂,有些运动方向非常有限,不能准确的放置到精确的位置上,影响清洗、检测、维护的效果。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机塔的爬壁装置,本技术的爬壁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攀爬到风机塔上,能够适应圆筒锥面的作业要求以及各种曲面和平面的要求,定位准确,可以替代人工劳力对风机塔的塔筒以及风机叶片等进行清洗、维护和检测,保证了人员的安全,也不需要升降设备,效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机塔的爬壁装置,爬壁装置包括至少两台爬壁车,每台爬壁车包括底架结构,底架结构上设置有驱动装置、车轮和吸附装置,驱动装置与车轮连接并驱动车轮转动,吸附装置位于底架结构底部并吸附在风机塔的壁上,每台爬壁车上还设置有载物架,所述的载物架与爬壁车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每台爬壁车的底架结构和/或驱动装置通过铰轴与其对应的载物架连接,所述的爬壁车可相对载物架活动。进一步的方案,相邻的两台爬壁车的载物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架,相邻的两台爬壁车的载物架分别与连接架的两端连接以将两个爬壁车连接。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与底架结构固定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车轮和吸附装置设置在底架结构的同一端,驱动电机设置在底架结构的上表面,车轮设置在底架结构的两侧,吸附装置设置在车架结构的底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驱动电机的外周设置有载物架安装部,载物架上设置有与载物架安装部配合的部位,载物架通过载物架安装部与爬壁车连接。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载物架安装部包括多个,所述的载物架安装部沿着驱动电机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多个载物架安装部在驱动电机的外周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底架结构上还设置有万向轮,驱动电机、车轮和吸附装置设置在底架结构的一端,万向轮设置在底架结构的另一端,并随着车轮的运动支撑底架结构运动。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底架结构上还设置有减速机,减速机位于驱动电机的下部,并分别与驱动电机和两侧的车轮连接。进一步的方案,爬壁装置包括四台,分别为第一爬壁车、第二爬壁车、第三爬壁车和第四爬壁车,第一爬壁车与第二爬壁车间隔一定的距离且并排设置,第三爬壁车与第四爬壁车间隔一定的距离且并排设置;第一爬壁车与第三爬壁车前后设置,第二爬壁车与第四爬壁车前后设置,相邻的爬壁车之间通过载物架相互连接。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车轮为进行全方位移动的麦克纳姆轮,且并排设置的两个爬壁车的麦克纳姆轮结构对称,方向相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风机塔的爬壁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攀爬到风机塔上,能够适应圆筒锥面的作业要求以及各种曲面和平面的要求,可以替代人工劳力对风机塔的塔筒以及风机叶片等进行清洗、维护和检测,保证了人员的安全,也不需要升降设备,效率高。2、采用本技术爬壁装置的清洗维护装置,结构简单,运动方向多样且灵活,定位准确,能够攀爬到风机塔上部的各个位置对塔筒和叶片进行清洗、维护等多种操作,可以实现叶片的多种作业模式切换,包括清洗、除冰、表面检测、除漆、喷涂油漆等,缩短维护施工周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风机塔清洗维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爬壁车和第四爬壁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爬壁车和第三爬壁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伸缩悬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爬壁车;2、第二爬壁车;3、第三爬壁车;4、第四爬壁车;5、载物架;6、卷扬装置;7、伸缩悬臂;8、喷水装置;9、驱动电机;10、减速机;11、车轮一;12、底架结构;13、万向轮;14、车轮轴;15、吸附装置;16、车轮二;17、臂架横梁;18、伸缩套管;19、支架;20、第一横杆;21、第二横杆;22、第一竖杆;23、第二竖杆;24载物架安装部;25连接架,26加强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塔的爬壁装置,爬壁装置包括至少两台爬壁车,每台爬壁车包括底架结构12,底架结构12上设置有驱动装置、车轮和吸附装置15,驱动装置与车轮连接并驱动车轮转动,吸附装置15位于底架结构12底部并吸附在风机塔的壁上,每台爬壁车上还设置有载物架5,所述的载物架5与爬壁车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塔的爬壁装置,其特征在于,爬壁装置包括至少两台爬壁车,每台爬壁车包括底架结构,底架结构上设置有驱动装置、车轮和吸附装置,驱动装置与车轮连接并驱动车轮转动,吸附装置位于底架结构底部并吸附在风机塔的壁上,每台爬壁车上还设置有载物架,所述的载物架与爬壁车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塔的爬壁装置,其特征在于,爬壁装置包括至少两台爬壁车,每台爬壁车包括底架结构,底架结构上设置有驱动装置、车轮和吸附装置,驱动装置与车轮连接并驱动车轮转动,吸附装置位于底架结构底部并吸附在风机塔的壁上,每台爬壁车上还设置有载物架,所述的载物架与爬壁车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塔的爬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台爬壁车的底架结构和/或驱动装置通过铰轴与其对应的载物架连接,所述的爬壁车可相对载物架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塔的爬壁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台爬壁车的载物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架,相邻的两台爬壁车的载物架分别与连接架的两端连接以将两个爬壁车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塔的爬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与底架结构固定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车轮和吸附装置设置在底架结构的同一端,驱动电机设置在底架结构的上表面,车轮设置在底架结构的两侧,吸附装置设置在车架结构的底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机塔的爬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的外周设置有载物架安装部,载物架上设置有与载物架安装部配合的部位,载物架通过载物架安装部与爬壁车连接。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新丛智慧王金山孙红凯黄曙光方海涛王汝贵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赤峰新能源有限公司北京汇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