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外侧模板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03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廊外侧模板台车,包括依次固定相连的工作平台、支架、行走系统;支架包括若干依次相连的基架,各基架的顶端分别与工作平台固定相连,各基架的底端分别与行走系统固定相连;每一基架包括两个在横向上对称设在工作平台底部两侧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若干沿纵向间隔设在工作平台底部的支撑柱,同一支撑架中相邻的两个支撑柱的中部之间设有连接杆,每一支撑柱的任一端部与任一相邻的连接杆的中部之间设有加强杆;工作平台在横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能够连接机构以用于挂设模板,支撑柱上设有平衡机构以用于平衡挂设在工作平台上的模板,工作平台上设有若干能浇筑混凝土的通孔。能够提升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A Formwork Trolley on the Outside of Pipe Gall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mplate trolley on the outer side of a pipe gallery, which comprises a working platform, a bracket and a walking system which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in turn; the bracket includes several successively connected bases, the top of each base fram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latform respectively, and the bottom of each base fram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walking system respectively; each base frame includes two. The bracket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platform laterally. The brackets include a number of bracing pillar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latform at longitudinal intervals. There are connecting rods in the middle of two adjacent supporting pillars in the same bracket, and there are reinforcements between any end of each supporting pillar and the middle of any adjacent connecting rod. The working platform is equipped with a connecting mechanism on both sides of the horizontal plane for hanging the formwork, a balancing mechanism on the supporting column for balancing the formwork hanging on the working platform, and a number of through holes for pouring concrete on the working platform. It can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外侧模板台车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廊外侧模板台车。
技术介绍
管廊,即管道的走廊,是一种用于集中布置管道的通道。在城市的地下通常都设置有管廊,通常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都一同布置在管廊中,以便于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地下的管廊通常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管廊浇筑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结构形成空腔,随后在空腔内浇筑混凝土,现有的管廊外侧模板台车长度固定,在长度较长的直线管廊施工时,其施工效率受到管廊外侧模板台车长度的限制,进而提升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廊外侧模板台车,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廊外侧模板台车,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相连的工作平台、支架、行走系统;所述支架包括若干依次固定相连的基架,各基架的顶端分别与工作平台固定相连,各基架的底端分别与行走系统固定相连;每一基架包括两个在横向上对称设在工作平台底部两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沿纵向间隔设在工作平台底部的支撑柱,每一支撑柱的一端连接在工作平台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行走系统顶部,同一支撑架中相邻的两个支撑柱的中部之间设有连接杆,每一支撑柱的任一端部与任一相邻的连接杆的中部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工作平台在横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能够连接机构以用于挂设模板,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平衡机构以用于平衡挂设在工作平台上的模板,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若干能够浇筑混凝土的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系统包括两个与支撑架对应的基板,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对应基板的顶部,所述基板底部的一端设有主动轮,所述基板底部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所述基板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主动轮传动相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底部沿纵向间隔设有若干支撑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螺纹轴、升降臂、顶座、转动杆;所述顶座固定连接在基板底部;所述螺纹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升降臂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轴的另一端,所述升降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顶座底部;所述螺纹轴上设有能够插入转动杆的转动孔以驱动螺纹轴转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底座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螺纹轴转动连接在转动槽内,所述转动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螺纹轴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第一固定孔后插入第二固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架,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连接架上,每一连接架上分别设有平衡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在对应主动轮的连接架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横向滑动连接在工作平台上的传动板,所述传动板底部沿纵向间隔设有若干吊耳以用于吊设模板,所述传动板顶部设有能够驱动传动板的驱动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板顶部还设有若干与吊耳对应的驱动块,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若干与驱动块对应的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的输出端与对应驱动块固定相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衡机构包括沿竖向间隔设在每一支撑柱内侧的平衡杆,所述平衡杆包括螺纹杆与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一端连接在对应支撑柱上,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筒的另一端,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设有连接耳以用于连接模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上覆盖有格栅踏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若干基架来组成台车中的支架,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管廊施工的长度来选取不同数量的基架,从而改变台车的长度,有效的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其中基架中的支撑架有若干支撑柱组成,通过在相邻的支撑柱之间设置连接杆,并在相邻的支撑柱与连接杆之间设置加强杆,从而提升基架的承载能力,最终提升台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图3是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的管廊外侧模板台车,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相连的工作平台1、支架、行走系统;支架包括若干依次固定相连的基架,各基架的顶端分别与工作平台1固定相连,各基架的底端分别与行走系统固定相连;每一基架包括两个在横向上对称设在工作平台1底部两侧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若干沿纵向间隔设在工作平台1底部的支撑柱21,每一支撑柱的一端连接在工作平台1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行走系统顶部,同一支撑架中相邻的两个支撑柱的中部之间设有连接杆22,每一支撑柱的任一端部与任一相邻的连接杆的中部之间设有加强杆23;工作平台1在横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能够连接机构以用于挂设模板,支撑柱21上设有平衡机构以用于平衡挂设在工作平台1上的模板,工作平台1上设有若干能够浇筑混凝土的通孔,在施工时,工作平台1与两个支撑架环绕在管廊周围,工作人员通过通孔浇筑混凝土。本实施例通过若干基架来组成台车中的支架,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管廊施工的长度来选取不同数量的基架,从而改变台车的长度,有效的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其中基架中的支撑架由若干组成,通过在相邻的支撑柱之间设置连接杆22,并在相邻的支撑柱与连接杆22之间设置加强杆23,从而提升基架的承载能力,最终提升台车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改进的,行走系统包括两个与支撑架对应的基板31,支撑柱21固定连接在对应基板的顶部,基板31底部的一端设有主动轮32,基板31底部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33,基板31上设有驱动电机35,驱动电机35与主动轮32传动相连。通过两块对应的基板31组来承载支撑柱21,有效的避免了基板31在承重过大而导致中部断裂的情况,同时也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改进的,基板31底部沿纵向间隔设有若干支撑装置34,支撑装置34包括底座341、螺纹轴342、升降臂343、顶座344、并未图示的转动杆;顶座344固定连接在基板31底部;螺纹轴34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341上,升降臂343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轴342的另一端,升降臂3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顶座344底部;螺纹轴342上设有能够插入转动杆的转动孔以驱动螺纹轴342转动。进一步改进的,支撑装置34还包括固定杆345,底座341上设有转动槽3411,螺纹轴342转动连接在转动槽3411内,转动槽34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孔,螺纹轴34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固定杆345穿过第一固定孔后插入第二固定孔。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进而带动螺纹轴342转动,由于升降臂34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底部,使得升降臂343在周向上保持固定,而螺纹轴342与升降臂343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升降臂343上升或下降。当台车需要固定在某一位置时,通过支撑装置34将台车支撑在地面上,起到传递载荷的作用。进一步改进的,基板31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架36,主动轮32、从动轮33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连接架36上,每一连接架上分别设有平衡轮37,驱动电机35固定设在对应主动轮32的连接架36上,使得行走机构能够更加稳定带动台车移动,同时平衡轮37能够在行走机构行走时进一步保持行走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外侧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相连的工作平台、支架、行走系统;所述支架包括若干依次固定相连的基架,各基架的顶端分别与工作平台固定相连,各基架的底端分别与行走系统固定相连;每一基架包括两个在横向上对称设在工作平台底部两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沿纵向间隔设在工作平台底部的支撑柱,每一支撑柱的一端连接在工作平台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行走系统顶部,同一支撑架中相邻的两个支撑柱的中部之间设有连接杆,每一支撑柱的任一端部与任一相邻的连接杆的中部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工作平台在横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能够连接机构以用于挂设模板,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平衡机构以用于平衡挂设在工作平台上的模板,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若干能够浇筑混凝土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外侧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相连的工作平台、支架、行走系统;所述支架包括若干依次固定相连的基架,各基架的顶端分别与工作平台固定相连,各基架的底端分别与行走系统固定相连;每一基架包括两个在横向上对称设在工作平台底部两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沿纵向间隔设在工作平台底部的支撑柱,每一支撑柱的一端连接在工作平台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行走系统顶部,同一支撑架中相邻的两个支撑柱的中部之间设有连接杆,每一支撑柱的任一端部与任一相邻的连接杆的中部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工作平台在横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能够连接机构以用于挂设模板,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平衡机构以用于平衡挂设在工作平台上的模板,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若干能够浇筑混凝土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廊外侧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系统包括两个与支撑架对应的基板,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对应基板的顶部,所述基板底部的一端设有主动轮,所述基板底部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所述基板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主动轮传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管廊外侧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底部沿纵向间隔设有若干支撑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管廊外侧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螺纹轴、升降臂、顶座、转动杆;所述顶座固定连接在基板底部;所述螺纹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升降臂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轴的另一端,所述升降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顶座底部;所述螺纹轴上设有能够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进军机械有限公司张进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