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697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包括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第一车架安装有两个第一模板,第一模板包括侧模板以及连接于侧模板顶端的顶模板,两个侧模板分别位于第一车架的两侧,两个顶模板的顶端位于第一车架的上方,顶模板的顶端设有朝下延伸的延伸模板,第二车架并排安装有两个第二模板,两个第二模板之间用于浇筑形成中隔墙,两个第二模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延伸模板的底端之间的距离,两个第二模板的顶端高于两个延伸模板的底端。本技术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不仅使得浇筑中隔墙的第二模板的顶端与内壁衬砌的顶端之间的密封性较好,混凝土不容易流出,而且中隔墙的顶端与内壁衬砌的顶端连接更加稳固,安全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


技术介绍

1、隧道斜井是隧道工程中的重要设施之一,其主要用于长隧道,一般开设于长隧道的一侧,起到通风和逃生的作用,此外,还能够在长隧道的施工过程中,起到缩短工期的作用。

2、斜井的施工过程中,会通过台车在斜井的内壁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内壁衬砌,之后通过台车在内壁衬砌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中隔墙,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由于斜井的内壁呈圆弧形,进而内壁衬砌也呈圆弧形,对中隔墙进行浇筑时,用于浇筑中隔墙的模板的顶端与内壁衬砌的顶端之间的密封性较差,混凝土容易流出,而且中隔墙的顶端与内壁衬砌的顶端连接不稳固,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不仅使得浇筑中隔墙的第二模板的顶端与内壁衬砌的顶端之间的密封性较好,混凝土不容易流出,而且中隔墙的顶端与内壁衬砌的顶端连接更加稳固,安全性更好。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包括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所述第一车架安装有两个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包括侧模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侧模板顶端的顶模板,两个所述侧模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车架的两侧,两个所述顶模板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一车架的上方,所述顶模板的顶端设有朝下延伸的延伸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用于与斜井的内壁之间浇筑形成内壁衬砌,两个所述延伸模板之间用于浇筑形成突出于所述内壁衬砌的凸出部,所述第二车架并排安装有两个第二模板,两个所述第二模板之间用于浇筑形成中隔墙,两个所述第二模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所述延伸模板的底端之间的距离,且两个所述第二模板的顶端高于两个所述延伸模板的底端。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对斜井进行施工时,首先将第一车架行驶至斜井内对应的位置,然后朝第一模板与斜井内壁之间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即可形成斜井的内壁衬砌,同时在两个延伸模板之间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即可形成突出于内壁衬砌的凸出部,凸出部用于连接中隔墙和内壁衬砌。之后移开第一车架,并将第二车架行驶至斜井内对应的位置,使两个第二模板的顶端位于凸出部底端的两侧并贴合凸出部两侧的侧壁,最后朝两个第二模板之间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即可形成中隔墙,从而完成斜井施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在浇筑内壁衬砌的同时能够形成突出于内壁衬砌的凸出部,进而在浇筑中隔墙时,两个第二模板的顶端可以贴合凸出部两侧的侧壁,密封性更好,两个第二模板之间的混凝土不容易流出,此外,中隔墙连接突出于内壁衬砌的凸出部,相比于直接连接内壁衬砌,连接更加稳固,安全性更好。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延伸模板的底端之间设有封板。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板设有多个让位孔,所述让位孔内穿设有预埋紧固件,所述预埋紧固件的顶端位于两个所述延伸模板之间。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延伸模板与所述顶模板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段连接,且从上至下的方向上,两个所述圆弧过渡段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车架与所述第一模板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一车架之间的距离。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车架与所述第二模板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二车架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模板铰接所述侧模板,且所述顶模板的铰接轴线沿所述第一车架的前后方向延伸。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导轨和两个防滑机构,至少两个导轨用于安装在所述斜井的地面并沿所述斜井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行走于所述导轨上,两个防滑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上,所述防滑机构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车架或者所述第二车架相对于所述导轨朝下滑动。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轨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防滑机构包括若干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之间安装紧固件。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滑机构还包括若干个调节油缸,所述调节油缸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车架或者所述第二车架,所述固定部铰接所述调节油缸的另一端,所述调节油缸的铰接轴线沿所述第一车架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部的铰接轴线平行所述调节油缸的铰接轴线。

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延伸模板的底端之间设有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设有多个让位孔,所述让位孔内穿设有预埋紧固件,所述预埋紧固件的顶端位于两个所述延伸模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模板与所述顶模板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段连接,且从上至下的方向上,两个所述圆弧过渡段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与所述第一模板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一车架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架与所述第二模板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二车架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板铰接所述侧模板,且所述顶模板的铰接轴线沿所述第一车架的前后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防滑机构包括若干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之间安装有紧固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机构还包括若干个调节油缸,所述调节油缸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车架或者所述第二车架,所述固定部铰接所述调节油缸的另一端,所述调节油缸的铰接轴线沿所述第一车架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部的铰接轴线平行所述调节油缸的铰接轴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延伸模板的底端之间设有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设有多个让位孔,所述让位孔内穿设有预埋紧固件,所述预埋紧固件的顶端位于两个所述延伸模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模板与所述顶模板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段连接,且从上至下的方向上,两个所述圆弧过渡段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与所述第一模板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一车架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斜井施工用台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架与所述第二模板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军朱立平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进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