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立柱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60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幕墙立柱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固定于结构主体连接梁上并用于连接第一、第二幕墙立柱,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第一连接轴以及第二连接轴,该连接件包括利用该第一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幕墙立柱上且能绕该第一连接轴轴心线旋转的第一连接端部、利用该第二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二幕墙立柱上且能绕该第二连接轴轴心线旋转的第二连接端部、以及固定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梁上的第三连接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幕墙立柱连接组件利用连接件的三个连接端部将第一、第二幕墙立柱固定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梁上,并通过轴接的方式使第一、第二幕墙立柱可以分别绕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旋转,从而实现了幕墙立柱的安装位置可以多方位连续可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幕墙立柱连接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幕墙立柱连接组件。技术背景现有的幕墙立柱连接方式是靠套芯连接的,如图1所示,所述幕墻立柱10a 的一端通过连接件20固定于结构主体30上,该幕墙立柱10a固定于结构主体 30上的一端通过一套芯40与另一幕墙立柱10b的一端相连接。这样,该幕墙立 柱10a与幕墙立柱10b是直线连接。由于现代建筑设计千姿百态,建筑造型风 格迥异,双曲异形面的玻璃幕墙越来越多。幕墙的立柱的连接亦要有能适应双 曲异形面的要求,这就需要有多方位连续可变的铰接连接构件来实现。而现有 套芯连接方式时上下两个立柱呈直线在木一个方位上固定于结构主体上,完全 不能适应双曲异形面的玻璃幕墙的要求。因此,业界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幕墙立柱连接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幕墙立柱连 接组件,该幕墙立柱连接组件实现幕墙立柱多方位连续可变的连接方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幕墙立柱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固 定于结构主体连接梁上并用于连接第一、第二幕墙立柱,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 件、第一连接轴以及第二连接轴,该连接件包括利用该第一连接轴连接于所述 第一幕墙立柱上且能绕该第一连接轴轴心线旋转的第一连接端部、利用该第二 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二幕墙立柱上且能绕该第二连接轴轴心线旋转的第二连接 端部、以及固定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梁上的第三连接端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幕墙立柱连接组件利用连接件的三个连接 端部将第一、第二幕墙立柱固定于所述结构主体连4^梁上,并通过轴接的方式 使第一、第二幕墙立柱可以分别绕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旋转,从而实 现了幕墙立柱的安装位置可以多方位连续可变。作为本技术幕墙立柱连接组件的改进,本技术幕墙立柱连接组件还可包括以下技术特征的 一部分或全部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端部排列呈T型。所述第三连接端部上开有连接孔,该第三连接端部利用螺栓穿过该连接孔 连接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梁上。所述连接孔为腰形连接孔。所述幕墙立柱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第二定位轴,所述第一连接端部通过 该第一定位轴与第一幕墙立柱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部通过该第二定位轴与 第二幕墙立柱相连接,该第一定位轴包括定位于所述第一幕墙立柱上的第一轴 身以及与该第一轴身连接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上的第一连接耳板;该第二 定位轴包括定位于所述第二幕墙立柱上的第二轴身以及与该第二轴身连接并连 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上的第二连接耳板。所述第一、第二连接端部分别开有第一、第二夹槽,所述第一连接耳板伸 入所述第一夹槽中并利用第一连接轴定位于所述第一夹槽的两个槽壁之间;所 述第二连接耳板伸入所述第二夹槽中并利用第二连接轴定位于所述第二夹槽的 两个槽壁之间。所述连接件由第一、二连接件构成,所述第一连接耳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 轴定位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处的第一、二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耳板 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定位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处的第一、二连接件之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 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本技术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 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幕墙立柱连接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幕墙立柱连接組件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 图3为图2中所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幕墙立柱连接组件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笫一 定位轴、第二定位轴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幕墙立柱连接组件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第 一定位轴、第二定位轴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幕墙立柱连接组件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第 一定位轴、第二定位轴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幕墙立柱连接組件固定于结构主体连接梁上并用于连接第一、第二幕 墙立柱,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第一连接轴以及第二连接轴,该连接件包括 利用该第一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幕墙立柱上且能绕该第一连接轴轴心线旋转 的第一连接端部、利用该第二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二幕墙立柱上且能绕该第二 连接轴轴心线旋转的第二连接端部、以及固定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梁上的第三 连接端部。以下结合附图及如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幕墙立柱连接组 件。实施例一参考图2-4,所述幕墙立柱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20、第一连接轴40以及第 二连接轴50、第一定位轴60以及第二定位轴70。所述连接件20由第一连接端 部21、第二连接端部22、第三连接端部23呈"T,,型排列构成。该第一定位轴 60包括第一轴身61以及与该第一轴身61 —体成型的第一连接耳板62。该第二 连接轴70包括第二轴身71以及与该第二轴身71 —体成型的第二连接耳板"。 该第一轴身61定位于所述第一幕墙立柱10a上;该第二轴身71定位于所述第 二幕墙立柱上10b上。该第一连接耳板62与所述第一连接端21相连接;该第 二连接耳板72与所述第二连接端22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耳板62可以绕第一轴身61的轴心线旋转;该第二连接耳板72可以绕所述第二轴身71的轴心线旋 转。所述第三连接端部23上开有长条形连接孔231,所述结构主体连接梁30上 对应也开有长条形连接孔31,该长条形连接孔231与长条形连接孔31交叉而设。 该第三连接端部23利用螺一全232穿过长条形连^^妻孔31、 231定位于所述结构主 体连接梁上。这样,可以通过调整螺栓232在所述长条形连接孔231、长条形连 接孔31中的位置来调整连接件20的安装位置。为了能进一步使所述第三连接 端部23固定于该结构主体连接梁30上,本实施例还在所述连接件20上设有若 干螺孔234,并若干定位螺栓233穿过该螺孔234将第三连接端部23固定于该 结构主体连接梁30上。参考图4,所述第一连接端部21、第二连接端部"都分别开有连接孔211、 221。所述第一连接耳板62在垂直所述第一定位轴60的方向上开有孔621。所 述第二连接耳板72在垂直所迷第二定位轴70的方向上开有孔721。所述第一连 接轴40穿过该连接孔211、连接孔621从而将第一连接端部21与所述第一连接 耳板62相连接。第二连接轴50穿过该连接孔221、连接孔721从而将第二连接 端部22与所述第二连接耳板72相连接。这样,所述第一幕墙立柱上10a可以 绕第一定位轴60旋转调整位置,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定位轴60的第一连接耳 板62绕所述第一连接轴40旋转调整。同理,所述第二幕墙立柱上10b可以绕 第二定位轴70旋转调整位置,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定位轴60的第二连接耳板 72绕所迷第二连接轴50旋转调整。因此,所述幕墙立柱连接组件可以实现幕墙 立柱多方位、持续可变的位置调整。实施例二参考图3、 5,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端部21、 第二连接端部22分别开有第一、第二夹槽。该第一夹槽分别包括槽壁213、 214; 该第二夹槽分别包括槽壁223、 224。所述槽壁213、 2"在垂直所述第一定位轴 60的方向上分别开有孔201、 202;所述槽壁223、 224在垂直所述第二定位轴 70的方向上分别开有孔203、 204。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幕墙立柱连接组件,其固定于结构主体连接梁上并用于连接第一、第二幕墙立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接件、第一连接轴以及第二连接轴,该连接件包括利用该第一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幕墙立柱上且能绕该第一连接轴轴心线旋转的第一连接端部、利用该第二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二幕墙立柱上且能绕该第二连接轴轴心线旋转的第二连接端部、以及固定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梁上的第三连接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咏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铝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