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桩连接结构及其接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桩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管桩连接结构及其接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桩质量好、造价低等优点,近年来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为满足设计桩长要求,预应力管桩施工常涉及接桩处理,混凝土管桩的承载力不仅与桩身承载力相关,也与管桩连接结构的连接性能密切相关。基坑支护的预应力管桩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管桩连接结构的抗弯性能成为影响支护结构安全的关键因素。
[0003]目前,管桩连接主要采用端板焊接和机械接头两种结构形式,基于管桩连接结构对整桩性能的重要性,国家标准GB13476
‑
20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要求管桩连接结构处极限弯矩不得低于桩身极限弯矩,但在实际工程中,传统的端板焊接结构远低于桩身混凝土材料的抗弯性能,制约了PHC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而机械接头结构的连接插销较短,主要应用于竖向受荷桩,虽然表现出较高的抗压和抗拔能力,能够满足抗压桩和抗拔桩的受力要求,但是仍未能有效提高管桩连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桩连接结构,其用于连接上下相邻的两节管桩,每节所述管桩具有用于连接另一节管桩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连接结构包括插销、设于所述连接端的端板和设于每节所述管桩内部的套筒和钢筋,所述套筒固设于所述端板的内侧表面,所述钢筋插入所述套筒远离所述端板的一端,所述端板上设有与所述套筒内径相匹配的螺纹连接孔;所述插销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插销的一端穿过上节管桩的螺纹连接孔以插入上节管桩内部的套筒内,并与上节管桩内部的钢筋抵接;所述插销的另一端穿过下节管桩的螺纹连接孔以插入下节管桩内部的套筒内,并与下节管桩内部的钢筋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设有套筒内螺纹,所述套筒内螺纹与所述螺纹连接孔连续匹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套筒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的钢筋螺纹连接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的长度为300
‑
800mm,所述钢筋的直径为18
‑
22mm,所述套筒的长度为100
‑
200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包括插销螺纹连接段和插销带肋植筋段,所述端板与所述套筒通过所述插销螺纹连接段或插销带肋植筋段连接,所述插销带肋植筋段的直径略小于管桩内螺纹的小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的长度为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造,唐孟雄,邵泉,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