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预铸式格子板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04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半预铸式格子板层,主要包括有主体部,其特征是该主体部设有多个第一贯穿孔供空气循环或管线穿通等之用,该主体部设有主柱穿孔或设有缺口部于四角隅供主柱延伸之用,或该主体部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肩部,其肩部设有多个贯穿孔,该肩部四角隅设有缺口部,该半预铸式格子板层具有减少现场施工作业、施工快速、易于搬移、结构安全,是用于建构晶片厂(亦适用于其他构建物)以安装生产晶片的机具,而具经济实用性。(*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板材,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建构晶片厂的半预铸式格子板层。由于半导体市场瞬息万变,因此晶片厂的投资与兴建必需讲求时效,以期在期限内完工并试车运转、投入生产,掌握获利良机。晶片厂因机具之需,厂房的地板必须能抵抗微小的振动,该特殊的地板即为格子版,格子版不仅应用在晶片厂,其他构造物有抵抗微小振动的需求,或跨度大的使用情形,亦可采用由主柱架高的格子板层(WaffleSlab)。传统晶片厂格子板层的兴建,是搭设施工架、架上组立成型格子板层的模板、铺设钢筋,其后再灌注混凝土,如是即完成格子板层。该格子板层上再架上格栅式高架地板,即可供安装生产晶片的机具。藉由格子板层所形成的多个贯穿孔,可供空气循环之用及供管线穿通等之用(有关格子板层的贯穿孔用途,是属已知技术,不另赘述)。由于常用格子板层现场施工之故,易受天气影响、施工架上高架作业困难,且大面积施工架造成作业线大受影响,导致施工期长,严重影响商机。为了减低天气影响,减少施工现场技术劳力密集工作,且为了提高质量,营建工程逐步走向工厂预铸化。然而营建工程采用预铸方式,须视生产、搬运、吊装、结构结合的施筑过程中,是否满足结构安全、且建造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格子板层如采取预铸方式,板层与板层间纵横两方向、结构结合困难,且由于格子板层厚重,因此生产、搬运、吊装成本大幅提高。故由于安全与成本上限制,过去无法采取预铸方式,晶片厂建厂工期长、施工质量难以掌握的缺点无法解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半预铸式格子板层,能使得相邻的板层间结合容易,并足以支撑现场浇注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载重,省却大量施工架,维持良好的作业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半预铸式格子板层,主要包括有主体部,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设有多个第一贯穿孔。该主体部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肩部。该肩部设有多个贯穿孔。该主体部是为矩形。该主体部的贯穿孔是为矩形或圆形。该肩部的厚度较主体部为薄。该肩部的贯穿孔是为矩形或圆形。该肩部的四角隅设有缺口部。该主体部的四角隅设有缺口部。该主体部中设有至少一个主柱穿孔。本技术是藉由一种半预铸式格子板层所达成,该格子板层主要包括主体部,其特征是该主体部设有多个第一贯穿孔供空气循环及管线穿通等之用。该主体部向外延伸形成肩部,该肩部设有多个第二贯穿孔供空气循环及管线穿通等之用,该主体部较佳为矩形以利拼装。该主体部所设的第一贯穿孔及肩部所设的第二贯穿孔,较佳为矩形或圆形等以适于施工之用。主体部或肩部的四个角隅所形成的缺口部是供主柱延伸之用。主体部设有至少一个主柱穿孔供主柱延伸之用。此种半预铸式格子板层可有效降低格子板层重量,以利生产、搬运及吊装,由于现场二次施工,从而达到相邻的板层间结合容易,并足以支撑现场浇注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载重,节省大量施工架,维持良好的作业线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是一种应用于建构晶片厂以安装生产晶片的机具(亦适用于其他用途构造物),该半预铸式格子板层可满足结构安全、合理建造成本、生产快速、搬移方便、吊装容易、结构结合简单等要求,而具经济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构成为单元体的半预铸式格子板层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图1半预铸式格子板层跨置在四根主柱上的俯视示意图,其中以多个半预铸式格子板层组立成较大面积的格子板层及拟做二次施工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图2的上视结构图;图5是图4的前视结构图;图6是图4A-A线剖面结构图;图7是图4B-B线剖面结构图,并显示出已浇注混凝土的二次施工;图8是图7进一步形成贯通状态的剖面结构图;图9是图4C-C线剖面结构图,并显示出该半预铸式格子板层设有钢筋笼的原貌;图10是图6的剖面图,并显示该半预铸式子板层设有H型钢而不同于图9钢筋笼之例;图11是图10浇注混凝土后的剖面结构图;图12是本技术构成为单元体的半预铸式格子板层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构成为单元体的半预铸式格子板层第三实施例上视结构图;图14是本技术构成为单元体的半预铸式格子板层第四实施例上视结构图;图15是图14D-D线剖面结构图;图16是是多个图14所示的半预铸式格子板层组立成较大面积的格子板层的上视结构图;图17是本技术构成为单元体的半预铸式格子板层第五实施例上视结构图;图18是本技术构成为单元体的半预铸式格子板层第六实施例上视结构图;图19是本技术构成为单元体的半预铸式格子板层第七实施例上视结构图。如图1及图6所示,本技术半预铸式格子板层1主要包括主体部10及肩部12。该主体部10呈矩形结构体并形成有多个第一贯穿孔11,该第一贯穿孔11在本实施例中是为矩形,主体部10设有多个第一贯穿孔11,因而形成纵向及横向交错式补强肋15而具有结构上的安全性;该肩部12是由该主体10外周水平向外延伸,该肩部12厚度较该主体部10为薄并设有多个第二贯穿孔13,该第二贯穿孔13在本实施例中是为圆形,肩部12的四个角隅是形成有缺口部14。请参阅图7所示,主体部10的每一个第一贯穿孔11是置有例如由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制成中空体的多柱状连接体18,及肩部12的每一个第二贯穿孔13是置有例如亦由FRP制成中空体的圆柱体19。该等提供贯穿孔的多柱状连接体18及圆柱体19是预铸制作时已嵌入,预铸制作时并在前述各多柱状连接体18及圆柱体19横向、纵向间交错铺设钢筋笼94(参阅图9所示)及灌注混凝土,并于灌注混凝土后一体成形为如图6所示的格子板层1(为清楚表达本技术的构成,图1至图5遂省略钢筋笼94、多柱状连接体18及圆柱体19)。以下配合图2至图5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格子板层1与预铸的主柱9共构成晶片厂格子板层的技术。如图2至图5所示,其预铸的多根主柱9是以建厂所需面积划分适当的间距而设置,每一主柱9皆具有较大面积的承合段91且承合段91的上表面构成为载体面92。该格子板层1的四有隅即置于对应的主柱9的载体面92上而跨置在四根主柱9之上,藉由多个格子板层1并接构成大面积的格子板层,该格子板层1的每一缺口部14即供做每一主柱9以所设钢筋90向上延伸接续为高楼层时围绕向上延伸的主柱之用(为清楚表达本技术的构成,图2至图5中仅显示一主柱的钢筋90)。再请参阅图2至图5并配合图7,说明本技术格子板层1的二次施工作业。该格子板层1经吊装拼接得到一大面积的格子板层,各板层相邻处并铺设接合钢筋后,浇注二次施工混凝土95(图7是显示出二次施工后每一格子板层1的结构图)。图8是将图7各多柱状连接体18及圆柱体19进一步去除上表面以形成可供空气循环及管线穿通的贯通状态,图9是图4C-C剖面结构图,并显示出该半预铸式格子板层设有钢筋笼的原貌,图10显示本技术半预铸式格子板层设有H型钢96而不同于图9钢筋笼94之例。图11显示出图10的H型钢96在浇注混凝土95后,露出H型钢96的上表面97,藉该上表面97的刚性而作为该格栅式高架地板承载机具时的支撑点,避免上表面97上若再铺一层混凝土致使该混凝土受架设格栅式高架地板后承载机具的力而破裂。以下说明本技术半预铸式格子板层的其他实施例,其他实施例彼此间相同或相同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预铸式格子板层,主要包括有主体部,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设有多个第一贯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衍梁
申请(专利权)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