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超专利>正文

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4535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包括脱水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脱水机构包括具有锥形内腔的筒体,筒体的两端位置分别连接有下料斗和下料管,且筒体的内腔直径沿着下料斗至下料管的方向逐渐减小,筒体内安装有挤压轴,挤压轴的直径变化与内腔相反,挤压轴的外部固定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随着挤压轴的直径增加螺距逐渐变小,挤压轴由安装在筒体一侧位置处的脱水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筒体的下表面位置处安装有筛网,筛网紧贴筒体的内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的脱水机构对陶瓷废渣在烘干前进行先一步的挤压脱水,其能减少陶瓷废渣的含水量,更便于进行烘干,有效的降低了烘干机构的工作负荷。

A Kind of Drying and Recycling Device for Ceramic Waste Sla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ying recovery device for ceramic waste residue, which comprises a dehydration mechanism and a drying mechanism. The dehydrat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cylinder with a conical inner chamber. The two ends of the cylinde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feeding hopper and a feeding pipe,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inner chamber of the cylinder decreases gradually along the direction from the feeding hopper to the feeding pipe, and the cylinder body is installed. With an extrusion shaft, the diameter change of the extrusion shaft is opposite to that of the inner cavity. The extrusion shaft is fixed with a helical blade. The pitch of the helical blade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ameter of the extrusion shaft. The extrusion shaft is driven by a dehydration motor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cylinder. The lower surface position of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screen mesh, which is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cylinder body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ceramic waste is extruded and dehydrated first by the designed dehydration mechanism before drying, which can reduce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ceramic waste, facilitate drying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orkload of the dry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行业属于高能耗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现有的陶瓷生产厂家大多采用填埋方式进行处理,而未经干燥的废渣,含水率高,重量重,运输极为不便,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散落,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卫生,也无法进行二次利用。然而,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可以填埋的地方越来越少,如何将废渣进行快速干燥,使其达到二次利用的要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包括脱水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脱水机构包括具有锥形内腔的筒体,筒体的两端位置分别连接有下料斗和下料管,且筒体的内腔直径沿着下料斗至下料管的方向逐渐减小,筒体内安装有挤压轴,挤压轴的直径变化与内腔相反,挤压轴的外部固定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随着挤压轴的直径增加螺距逐渐变小,挤压轴由安装在筒体一侧位置处的脱水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筒体的下表面位置处安装有筛网,筛网紧贴筒体的内壁,且筒体的该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下料管与用于对陶瓷废渣进行烘干的烘干机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集水斗,集水斗的底部与排水管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机构包括送料电机、输送筒、热风管和转轴,所述输送筒的顶部与下料管连接,输送筒内安装有转轴,转轴由送料电机驱动转动,送料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安装在输送筒的一端,转轴的外部固定有送料叶片,输送筒的一端还连接有出料管,输送筒的筒身上连接有多个热风管。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筒的端部设有排潮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潮口处安装有金属滤网。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风管与送料叶片的送料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风管、送料叶片和输送筒均采用耐热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的脱水机构对陶瓷废渣在烘干前进行先一步的挤压脱水,其能减少陶瓷废渣的含水量,更便于进行烘干,有效的降低了烘干机构的工作负荷。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中筒体的侧视图。图3为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中排潮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脱水机构、101-筒体、102-内腔、103-螺旋叶片、104-挤压轴、105-下料斗、106-筛网、107-集水斗、108-排水管、109-脱水电机、110-下料管、2-烘干机构、201-送料电机、202-电机安装座、203-输送筒、204-转轴、205-送料叶片、206-出料管、207-热风管、208-排潮口、209-金属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包括脱水机构1和烘干机构2,所述脱水机构1包括具有锥形内腔102的筒体101,筒体101的两端位置分别连接有下料斗105和下料管110,且筒体101的内腔102直径沿着下料斗105至下料管110的方向逐渐减小,筒体101内安装有挤压轴104,挤压轴104的直径变化与内腔102相反,挤压轴104的外部固定有螺旋叶片203,螺旋叶片203随着挤压轴104的直径增加螺距逐渐变小,挤压轴104由安装在筒体101一侧位置处的脱水电机109驱动转动,必然的,脱水电机109是与电源和控制开关连接的,所述筒体101的下表面位置处安装有筛网106,当然,筛网106的网眼大小只能供水通过,并且将陶瓷废渣截留在内腔102中,筛网106紧贴筒体101的内壁,且筒体101的该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当含水量较大的陶瓷废渣进入到内腔102时,脱水电机109带动挤压轴104转动,陶瓷废渣被挤压轴104带动运动,并且被螺距越来越小的螺旋叶片203挤压脱水,脱出的水分从筛网106和透水孔流出,之后,陶瓷废渣被输入到下料管110内,所述下料管110与用于对陶瓷废渣进行烘干的烘干机构2连接。进一步的,为了对挤压出来的水分进行收集,所述筒体101的底部设有集水斗107,集水斗107的底部与排水管108连接。实施例2请参阅图1和3,本实施例主要是对烘干机构2进行详细的说明,具体的,所述烘干机构2包括送料电机201、输送筒203、热风管207和转轴204,所述输送筒203的顶部与下料管110连接,具体的,可以通过法兰连接,输送筒203内安装有转轴204,转轴204由送料电机201驱动转动,送料电机201通过电机安装座202安装在输送筒203的一端,转轴204的外部固定有送料叶片205,具体的,送料叶片205可以为螺旋状结构,输送筒203的一端还连接有出料管206,输送筒203的筒身上连接有多个热风管207,热风管207是用于向输送筒203内输送热风进而对陶瓷废渣进行烘干,进一步,热风管207与用于产生热量的热泵等连接,由于陶瓷废渣先一步已经被挤压脱水,因此,其烘干的压力较小,只需少量的热量即可实现烘干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筒203的端部设有排潮口208,用于排出烘干陶瓷废渣时产生的湿气,而为了防止陶瓷废渣从排潮口208排出,所述排潮口208处安装有金属滤网209。所述热风管207与送料叶片205的送料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对送料叶片205的送料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热风管207、送料叶片205和输送筒203等均采用耐热材质制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筒体、螺旋叶片、挤压轴、下料斗、送料电机出料管和热风管等均为现有技术的应用,而在烘干前进行先一步的挤压脱水,其为本申请的创新点,其能减少陶瓷废渣的含水量,更便于进行烘干。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包括脱水机构(1)和烘干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构(1)包括具有锥形内腔(102)的筒体(101),筒体(101)的两端位置分别连接有下料斗(105)和下料管(110),且筒体(101)的内腔(102)直径沿着下料斗(105)至下料管(110)的方向逐渐减小,筒体(101)内安装有挤压轴(104),挤压轴(104)的直径变化与内腔(102)相反,挤压轴(104)的外部固定有螺旋叶片(203),螺旋叶片(203)随着挤压轴(104)的直径增加螺距逐渐变小,挤压轴(104)由安装在筒体(101)一侧位置处的脱水电机(109)驱动转动,所述筒体(101)的下表面位置处安装有筛网(106),筛网(106)紧贴筒体(101)的内壁,且筒体(101)的该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下料管(110)与用于对陶瓷废渣进行烘干的烘干机构(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包括脱水机构(1)和烘干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构(1)包括具有锥形内腔(102)的筒体(101),筒体(101)的两端位置分别连接有下料斗(105)和下料管(110),且筒体(101)的内腔(102)直径沿着下料斗(105)至下料管(110)的方向逐渐减小,筒体(101)内安装有挤压轴(104),挤压轴(104)的直径变化与内腔(102)相反,挤压轴(104)的外部固定有螺旋叶片(203),螺旋叶片(203)随着挤压轴(104)的直径增加螺距逐渐变小,挤压轴(104)由安装在筒体(101)一侧位置处的脱水电机(109)驱动转动,所述筒体(101)的下表面位置处安装有筛网(106),筛网(106)紧贴筒体(101)的内壁,且筒体(101)的该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下料管(110)与用于对陶瓷废渣进行烘干的烘干机构(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废渣烘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1)的底部设有集水斗(107),集水斗(107)的底部与排水管(10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超
申请(专利权)人:孟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