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保证空心楼板结构尺寸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445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于保证空心楼板结构尺寸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铺设水平的底模板;S2、在底模板上放置若干底层钢筋垫块,铺设底部钢筋层;S3、使用若干第二连接件将底部钢筋层与底模板连接;S4、在底模板上放置若干占位箱体垫块,铺设占位箱体层;S5、在占位箱体层上铺设抗浮钢筋层,抗浮钢筋层由占位箱体层支撑;S6、使用若干第一连接件将抗浮钢筋层与底模板连接;S7、在占位箱体层上放置若干顶层钢筋垫块,铺设顶部钢筋层;S8、使用若干第三连接件将顶部钢筋层与底部钢筋层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抗浮钢筋层和第一连接件防止浇筑砼浆后占位箱体发生倾浮,楼板各内部构件均被有效固定,保证楼板结构尺寸达到设计尺寸要求,提升楼板质量。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structural dimension of hollow flo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struction method which is beneficial to ensuring the structural dimension of hollow floor slab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S1, laying horizontal bottom formwork; S2, placing several bottom reinforcement pads on the bottom formwork to lay the bottom reinforcement layer; S3, connecting the bottom reinforcement layer with the bottom formwork by using several second connectors; S4, placing the bottom formwork on the bottom formwork. Place a number of space-occupying box cushion blocks and lay the space-occupying box layer; S5, lay anti-floating steel bar layer on the space-occupying box layer, and the anti-floating steel bar layer is supported by the space-occupying box layer; S6, use a number of first connectors to connect the anti-floating steel bar layer with the bottom template; S7, lay a number of top steel bar cushion blocks on the space-occupying box layer, and lay the top steel bar layer. 8. Connect the top steel layer with the bottom steel layer by using a number of third connectors. The anti-floating steel bar layer and the first connector prevent the occupying box body from tilting and floating after pouring concrete slurry, and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floor are effectively fixed to ensure that the floor structure size meets the design size requirements and improve the floor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于保证空心楼板结构尺寸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中一般建筑物构造的
,具体涉及一种利于保证空心楼板结构尺寸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框架结构的建筑,常用的现浇混凝土楼板为普通实心楼板或密肋实心楼板。经受力分析,楼板为承重构件,受力时发生微弯变形,上层为受压区,承受压力,下层为受拉区,承受拉力,为了减轻楼板自重,节约混凝土用量,可减少楼板中层的部分混凝土,形成上、下钢筋混凝土层及连接上下两层使之共同受力、抗剪所需的钢筋混凝土密肋的结构形式,减少的中层部分混凝土在浇筑时由占位箱体替代,占位箱体为轻质材料制成,可以是塑料制成的空心箱体,也可以是泡沫方块等,业内将这种结构形式的楼板称之为空心楼板。施工时,空心楼板在浇筑砼浆后,轻质的占位箱体存在容易上浮、水平移位的问题,占位箱体上浮后还要带动上层钢筋整体上浮,由于浮动的不规则性,还存在占位箱体或钢筋倾斜的问题,再加上浇筑砼浆的力量、捣振棒使用振动等的影响,使形成楼板各构造部分的相对位置结构尺寸与设计偏差较大,施工质量较差,影响建筑物制造质量并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保证空心楼板结构尺寸的施工方法,避免在空心楼板的施工过程中占位箱体和钢筋容易浮动、倾斜的问题,使占位箱体和钢筋被有效固定抗倾浮,达到有效控制空心楼板的结构尺寸,提升空心楼板制造质量,消除安全隐患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利于保证空心楼板结构尺寸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铺设水平的底模板;S2、按设计位置在所述底模板上放置若干底层钢筋垫块,然后铺设底部钢筋层;所述底部钢筋层由底层钢筋垫块支撑;S3、使用若干第二连接件将所述底部钢筋层与底模板连接以限制底部钢筋层上移;S4、按设计位置在所述底模板上放置若干占位箱体垫块,然后铺设占位箱体层;所述占位箱体层由占位箱体垫块支撑;S5、在占位箱体层上铺设抗浮钢筋层,所述抗浮钢筋层由占位箱体层支撑;S6、使用若干第一连接件将所述抗浮钢筋层与底模板连接以限制抗浮钢筋层上移;S7、按设计位置在所述占位箱体层上放置若干顶层钢筋垫块,然后铺设顶部钢筋层;所述顶部钢筋层由顶层钢筋垫块支撑;S8、使用若干第三连接件将所述顶部钢筋层与底部钢筋层连接以限制顶部钢筋层上移;S9、浇筑砼浆并捣振,待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底模板。本专利技术通过底层钢筋垫块和第二连接件控制底部钢筋层到底模板(浇筑砼浆成型后楼板的下表面)的距离;通过占位箱体垫块、抗浮钢筋层和第一连接件控制占位箱体层下表面到底部钢筋层的距离;通过顶层钢筋垫块和第三连接件控制顶部钢筋层到占位箱体层上表面的距离,进而保证顶部钢筋层到浇筑砼浆成型后楼板上表面的距离。抗浮钢筋层和第一连接件有效防止占位箱体层在浇筑砼浆过程中发生倾浮,第二连接件有效防止底部钢筋层的倾浮,第三连接件有效防止顶部钢筋层的倾浮;整个空心楼板的内部构造件得到有效固定,保证浇筑砼浆成型后楼板各内部构造件的相对位置结构尺寸,达到设计的结构尺寸要求,提升楼板的制造质量,消除安全隐患。增设的抗浮钢筋层在对占位箱体层抗倾浮的功能基础上,也增加了上层构造的内部强度,对应的可减少顶部钢筋层的钢筋用量,而不增加材料成本。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铁丝,使用铁丝绕过底部钢筋层的钢筋,在对应位置下方的底模板上钻两个孔,将铁丝的两端头分别穿过所述两个孔并在底模板下实施绑扎以连接底部钢筋层与底模板。这样,材料成本低,降低施工材料成本,绑扎连接施工操作简单。进一步地,所述占位箱体层包括纵横向阵列布置的若干占位箱体,相邻的占位箱体之间保留有间距空间,所有相邻占位箱体之间的间距空间共同形成为纵横交错的肋梁成型空间,每个占位箱体至少由三个占位箱体垫块支撑。这样,方便浇筑成型纵横交错的密肋结构,相邻占位箱体之间保留的间距空间也为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提供了方便的布设和操作空间,而无需穿过占位箱体,降低了施工设计难度,降低了占位箱体的制造难度,方便施工操作。进一步地,所述抗浮钢筋层由纵横交错的钢筋构成,其钢筋之间纵横交错的间距与纵横向阵列布置的占位箱体的阵列距离对应,且抗浮钢筋层的纵横向钢筋的交点位于占位箱体的几何中心的正上方;步骤S7中的顶层钢筋垫块通过抗浮钢筋层的钢筋间距空间放置在占位箱体上。这样,抗浮钢筋在每个占位箱体上呈十字形压固,有效抗上浮且抗不规则浮动造成倾斜的效果也很好,在达到抗倾浮的功能上,位置布置合理,钢筋材料用量少,降低施工材料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铁丝,使用铁丝绕过抗浮钢筋层的钢筋,在对应位置下方的底模板上钻两个孔,将铁丝的两端头分别穿过所述两个孔并在底模板下实施绑扎以连接抗浮钢筋层与底模板;所述第一连接件布置于所述间距空间。这样,材料成本低,降低施工材料成本,绑扎连接施工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地,所述顶部钢筋层与底部钢筋层的钢筋相对应,所述第三连接件为竖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的两端折弯并分别勾住顶部钢筋层与底部钢筋层的上下对应的钢筋;所述竖向钢筋布置于所述间距空间且所有竖向钢筋沿所述肋梁成型空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连接件为预制件。这样,连接施工操作简单、方便,第三连接件提前预制,将竖向钢筋两端按设计距离尺寸折弯,折弯至与竖向段呈90°或略小于90°,勾挂住对应的上下钢筋即可,需要时可通过铁丝将第三连接件与勾挂的钢筋进行绑扎以进一步固定其位置;实施时,还可以将竖向钢筋的一端折弯至与竖向段呈U形,另一端折弯至与竖向段呈90°或略小于90°,使用时先用U形端勾住下方钢筋,再用90°端勾住上方钢筋,然后将90°端进一步折弯U形,这样勾挂稳定性更好,施工步骤相对复杂。所有竖向钢筋沿所述肋梁成型空间间隔设置,在浇筑成型后,形成肋梁的内部钢筋,整体构成钢筋混凝土密肋,相对于传统在肋梁中加入条状钢筋(钢筋沿肋梁成型空间水平设置)的形式,没有增加钢筋材料用量,并在对顶部钢筋层抗倾浮的功能基础上,还加强了上、下层钢筋混凝土构造层的连接整体性,有效提高楼板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进一步地,S9还包括拆除底模板之前将底模板下的铁丝绑扎连接解开或剪除。这样,是针对本专利技术连接方式的拆除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占位箱体为矩形。这样,形成的肋梁截面呈一致的矩形,肋梁形状规范且满足连接强度需求,有效减少了中层部分的混凝土材料用量,降低施工材料成本。进一步地,在铺设占位箱体层的占位箱体时,在任意相邻两占位箱体的相对侧面之间均放置有至少一个间距控制支架以防止占位箱体水平位移。这样,防止占位箱体的水平移位,达到设计结构尺寸要求。进一步地,所述间距控制支架包括一水平筋,所述水平筋的两端分别搭设在相邻两占位箱体的上表面且所述水平筋垂直于所述相邻两占位箱体的相对侧面,所述水平筋连接有两竖向筋,所述两竖向筋分别紧贴于所述相邻两占位箱体的相对侧面;所述间距控制支架为预制件。这样,间距控制支架搭设在占位箱体上,安装方便,基本不受安装步骤的限制,可以在铺设占位箱体时设置,也可以在浇筑前实施卡设以校正占位箱体的间距;间距控制支架的构造简单,提前按设计间距预制,加快施工效率,制作方便,材料成本低。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抗浮钢筋层和第一连接件有效防止占位箱体在浇筑砼浆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利于保证空心楼板结构尺寸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铺设水平的底模板;S2、按设计位置在所述底模板上放置若干底层钢筋垫块,然后铺设底部钢筋层;所述底部钢筋层由底层钢筋垫块支撑;S3、使用若干第二连接件将所述底部钢筋层与底模板连接以限制底部钢筋层上移;S4、按设计位置在所述底模板上放置若干占位箱体垫块,然后铺设占位箱体层;所述占位箱体层由占位箱体垫块支撑;S5、在占位箱体层上铺设抗浮钢筋层,所述抗浮钢筋层由占位箱体层支撑;S6、使用若干第一连接件将所述抗浮钢筋层与底模板连接以限制抗浮钢筋层上移;S7、按设计位置在所述占位箱体层上放置若干顶层钢筋垫块,然后铺设顶部钢筋层;所述顶部钢筋层由顶层钢筋垫块支撑;S8、使用若干第三连接件将所述顶部钢筋层与底部钢筋层连接以限制顶部钢筋层上移;S9、浇筑砼浆并捣振,待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底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利于保证空心楼板结构尺寸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铺设水平的底模板;S2、按设计位置在所述底模板上放置若干底层钢筋垫块,然后铺设底部钢筋层;所述底部钢筋层由底层钢筋垫块支撑;S3、使用若干第二连接件将所述底部钢筋层与底模板连接以限制底部钢筋层上移;S4、按设计位置在所述底模板上放置若干占位箱体垫块,然后铺设占位箱体层;所述占位箱体层由占位箱体垫块支撑;S5、在占位箱体层上铺设抗浮钢筋层,所述抗浮钢筋层由占位箱体层支撑;S6、使用若干第一连接件将所述抗浮钢筋层与底模板连接以限制抗浮钢筋层上移;S7、按设计位置在所述占位箱体层上放置若干顶层钢筋垫块,然后铺设顶部钢筋层;所述顶部钢筋层由顶层钢筋垫块支撑;S8、使用若干第三连接件将所述顶部钢筋层与底部钢筋层连接以限制顶部钢筋层上移;S9、浇筑砼浆并捣振,待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底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于保证空心楼板结构尺寸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铁丝,使用铁丝绕过底部钢筋层的钢筋,在对应位置下方的底模板上钻两个孔,将铁丝的两端头分别穿过所述两个孔并在底模板下实施绑扎以连接底部钢筋层与底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于保证空心楼板结构尺寸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占位箱体层包括纵横向阵列布置的若干占位箱体,相邻的占位箱体之间保留有间距空间,所有相邻占位箱体之间的间距空间共同形成为纵横交错的肋梁成型空间,每个占位箱体至少由三个占位箱体垫块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利于保证空心楼板结构尺寸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钢筋层由纵横交错的钢筋构成,其钢筋之间的间距与占位箱体的纵横向阵列距离对应,且抗浮钢筋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泉席兵陈向尧袁谊杨福才田井发钟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