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445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外侧模上设置与对拉螺杆连接的内置螺栓,并在内置螺栓的外侧设置压力分散板;在外侧模的外侧设置拔杆连接板;在第一撑筋限位槽和第二撑筋限位槽之间设置第一撑筋,在第二立柱与第一立柱之间设置第二撑筋;在第一立柱的柱脚与楼板之间设置承压板、斜撑和拉筋;在第二立柱、内侧模与楼板相接处均设置竖向限位体;在已浇筑混凝土墙体内预设板底限位体,并在板底限位体与外侧模相接处设置柔性填充层;在外侧模与邻近的外侧墙体之间设置竖向外撑;外侧模采用滑模导向架进行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可以提升墙模支设和拆除的效率,而且可以提升模板支设的质量,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Construction method of narrow space wall based on integral assembly of large formwork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narrow space wall based on integral assembling large formwork,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built-in bolt connected with a pull screw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formwork, a pressure dispers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built-in bolt, a pull-out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outer formwork, and a first brace limit groove and a second brace limit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formwork. The first bracing bar is set between the groove, and the second bracing bar is set between the second column and the first column; the compression plate, diagonal bracing and tension bar are set between the column foot of the first column and the floor; the vertical spacing body is set at the junction of the second column, the inner formwork and the floor; the floor spacing body is set in the pre-cast concrete wall body, and the floor spacing body is set in the slab. A flexible filling layer is arrang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bottom limit body and the outer die; a vertical outward bra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die and the adjacent outer wall body; and a sliding mode guide frame is used to remove the outer die.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wall formwork support and demolition, 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rmwork support an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墙体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模板支设和定位精度高、模板结构整体性好、支撑体系现场拆装方便的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适用于狭窄空间墙体施工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区域内部的建筑密集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建筑间距越来越小。在狭窄空间的模板支设问题逐步成为困扰当前工程建设、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瓶颈。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空间狭窄部位墙体模板技术,包括将木丝板、木方、脚手管、山形件、对拉螺栓、螺母拼装成整体模板,采用起重机将外侧模板吊装到位,通过对拉螺杆等构件将内侧模板拼装,然后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最后拆墙体内、外侧模板,通过塔吊配合将整体模板吊出,该技术虽解决了狭窄空间墙体模板支设问题,但整体模板吊装施工难度大,整体模板安装定位精度难以保证;同时,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时,该技术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内外侧模板进行侧向支撑,墙体成型质量不易控制。鉴于此,为提升狭窄空间墙体的施工质量、提高现场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不但可以提升墙模支设和拆除的施工效率,而且可以改善模板支设的质量,还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可以满足狭窄空间墙体模板支设要求、而且可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还可以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一种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外侧模和内侧模制备:在外侧模上设置与对拉螺杆连接的内置螺栓,并在内置螺栓的外侧设置连接筋体,在内置螺栓的外侧设置压力分散板;在外侧模的外侧设置拔杆连接板,在拔杆连接板上设置拔杆穿过孔;在内侧模的对拉螺杆穿过孔处设置补强钢管;在内侧模板面向第二立柱侧设置连接定位隼和第一撑筋限位槽;2)板底限位体设置:在已浇筑混凝土墙体内预设板底限位体,并在板底限位体与外侧模相接处设置柔性填充层;3)外侧模安装:将外侧模吊装至设定位置,并使外侧模的底部与板底限位体的柔性填充层紧密接触,校核内置螺栓的空间位置;4)内侧模安装:将内侧模吊装至设定位置,在内侧模背离待浇筑墙体侧设置型钢补强支架,并在第一撑筋限位槽和第二撑筋限位槽之间设置第一撑筋;在第二立柱背离内侧模侧设置第一立柱,并在第二立柱与第一立柱之间设置第二撑筋;在第二立柱、内侧模与楼板相接处均设置竖向限位体;使内置螺栓穿过内侧模的补强钢管;5)竖向外撑设置:在外侧模与邻近外墙之间插入竖向外撑,将外侧模与邻近外墙顶紧,并紧固内侧模与外侧模之间的内置螺栓;6)待浇筑墙体混凝土浇筑:先校核外侧模和内侧模的位置和连接情况,再进行浇筑墙体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采用小型振捣器进行振捣施工;7)外侧模拆除:先拔出竖向外撑后;再在外侧模的外侧布设滑模导向架,并将拔杆与外侧模连接牢固;然后解除对拉螺杆对内侧模和外侧模的约束,采用拔杆上提外侧模完成外侧模拆除施工;8)内侧模拆除:取出对拉螺杆后,解除连接定位板对内侧模的约束,依次拆除外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及相接的支撑结构,再将内侧模吊出。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竖向外撑由刚性连杆和横向挤压体组成,其中横向挤压体沿刚性连杆长度方向设置3-10个,间距为0.3~0.5m,在横向挤压体与刚性连杆相接处设置补强连接筋,横向挤压体沿长轴方向的横断面呈椭圆形,沿长轴方向的纵断面两端为平面,中间采用圆弧线连接。进一步地,步骤7)所述滑模导向架由第一横板、第一立板、第二横板、第二立板、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组成,将第一横板设于邻近楼板上部,并在第一横板上设置第二压重体,在第二立板的顶部设置拔杆限位体,在最下面一段拔杆的底端设置撑板;撑板与拔杆焊接连接,横断面形状与拔杆穿过孔相似,周长较拔杆穿过孔小4~8cm。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型钢补强支架由第二立柱、第一立柱、第二撑筋、承压板和第一压重体组成;在第一立柱的柱脚与楼板之间设置承压板、斜撑和拉筋,在第二立柱面向内侧模侧设置第二撑筋限位槽,在承压板上设置第一压重体。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拔杆穿过孔横断面呈长方形或椭圆形;所述连接定位隼横断面呈“L”形。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板底限位体与楼板整体浇筑,由内置锚板、锚板栓钉、外部连接板和侧向限位板组成,内置锚板与锚板栓钉焊接连接,外部连接板与侧向限位板垂直焊接连接。步骤1)和步骤3)所述外侧模采用塑料模板或合金模板或混凝土模板;所述柔性填充层采用橡胶片或土工布或土工膜。步骤4)所述竖向限位体的高度为10cm~20cm,与承压板垂直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内侧模与外侧模之间设置对拉螺杆,在外侧模与邻近外墙之间设置竖向限位体,并使外侧模的低端与板底限位体连接,可有效提升模板结构的整体性和定位精度。(2)本专利技术中的型钢补强支架、滑模导向架现场组装方便,并可重复利用,可降低现场施工措施费、节省建筑材料。(3)本专利技术对拉螺杆与内侧模和外侧模连接方便,外侧模采用拔杆及滑模导向架拆除后可重复利用,拆除施工时不会对既有结构产生影响。(4)本专利技术竖向限位体和拔杆端部的撑板均采用非均匀断面,转动后可分别满足顶压和支撑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竖向外撑结构断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滑模导向架布设完成后断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流程图。图中:1-外侧模;2-内侧模;3-对拉螺杆;4-连接筋体;5-内置螺栓;6-压力分散板;7-拔杆连接板;8-拔杆穿过孔;9-对拉螺杆穿过孔;10-补强钢管;11-连接定位隼;12-第一撑筋限位槽;13-已浇筑混凝土墙体;14-板底限位体;15-柔性填充层;16-内置锚板;17-锚板栓钉;18-外部连接板;19-侧向限位板;20-第二立柱;21-第二撑筋限位槽;22-第一撑筋;23-第一立柱;24-第二撑筋;25-楼板;26-承压板;27-斜撑;28-拉筋;29-第一压重体;30-竖向限位体;31-竖向外撑;32-刚性连杆;33-横向挤压体;34-补强连接筋;35-滑模导向架;36-拔杆;37-第一横板;38-第一立板;39-第二横板;40-第二立板;41-第一斜杆;42-第二斜杆;43-邻近楼板;44-第二压重体;45-拔杆限位体;46-撑板;47-连接定位板;48-邻近外墙;49-型钢补强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外侧模和内侧模设计和制作施工技术要求、现场吊装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浇筑施工技术要求、螺栓紧固施工技术要求等,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赘述,重点阐述本专利技术涉及方法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竖向外撑结构断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滑模导向架布设完成后断面示意图。参照图1~图3所示,在外侧模1上设置与对拉螺杆3连接的内置螺栓5,并在内置螺栓5的外侧设置连接筋体4,在内置螺栓5的外侧设置压力分散板6;在外侧模1的外侧设置拔杆连接板7;在第一撑筋限位槽12和第二撑筋限位槽21之间设置第一撑筋22;在第二立柱20与第一立柱23之间设置第二撑筋24;在第一立柱2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外侧模(1)和内侧模(2)制备:在外侧模(1)上设置与对拉螺杆(3)连接的内置螺栓(5),并在内置螺栓(5)的外侧设置连接筋体(4),在内置螺栓(5)的外侧设置压力分散板(6);在外侧模(1)的外侧设置拔杆连接板(7),在拔杆连接板(7)上设置拔杆穿过孔(8);在内侧模(2)的对拉螺杆穿过孔(9)处设置补强钢管(10);在内侧模(2)板面向第二立柱(20)侧设置连接定位隼(11)和第一撑筋限位槽(12);2)板底限位体(14)设置:在已浇筑混凝土墙体(13)内预设板底限位体(14),并在板底限位体(14)与外侧模(1)相接处设置柔性填充层(15);3)外侧模(1)安装:将外侧模(1)吊装至设定位置,并使外侧模(1)的底部与板底限位体(14)的柔性填充层(15)紧密接触,校核内置螺栓(5)的空间位置;4)内侧模(2)安装:将内侧模(2)吊装至设定位置,在内侧模(2)背离待浇筑墙体侧设置型钢补强支架(49),并在第一撑筋限位槽(12)和第二撑筋限位槽(21)之间设置第一撑筋(22);在第二立柱(20)背离内侧模(2)侧设置第一立柱(23),并在第二立柱(20)与第一立柱(23)之间设置第二撑筋(24);在第二立柱(20)、内侧模(2)与楼板(25)相接处均设置竖向限位体(30);使内置螺栓(5)穿过内侧模(2)的补强钢管(10);5)竖向外撑(31)设置:在外侧模(1)与邻近外墙(48)之间插入竖向外撑(31),将外侧模(1)与邻近外墙(48)顶紧,并紧固内侧模(2)与外侧模(1)之间的内置螺栓(5);6)待浇筑墙体混凝土浇筑:先校核外侧模(1)和内侧模(2)的位置和连接情况,再进行浇筑墙体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采用小型振捣器进行振捣施工;7)外侧模(1)拆除:先拔出竖向外撑(31)后;再在外侧模(1)的外侧布设滑模导向架(35),并将拔杆(36)与外侧模(1)连接牢固;然后解除对拉螺杆(3)对内侧模(2)和外侧模(1)的约束,采用拔杆(36)上提外侧模(1)完成外侧模(1)拆除施工;8)内侧模(2)拆除:取出对拉螺杆(3)后,解除连接定位板(47)对内侧模(2)的约束,依次拆除外部第一立柱(23)和第二立柱(20)及相接的支撑结构,再将内侧模(2)吊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外侧模(1)和内侧模(2)制备:在外侧模(1)上设置与对拉螺杆(3)连接的内置螺栓(5),并在内置螺栓(5)的外侧设置连接筋体(4),在内置螺栓(5)的外侧设置压力分散板(6);在外侧模(1)的外侧设置拔杆连接板(7),在拔杆连接板(7)上设置拔杆穿过孔(8);在内侧模(2)的对拉螺杆穿过孔(9)处设置补强钢管(10);在内侧模(2)板面向第二立柱(20)侧设置连接定位隼(11)和第一撑筋限位槽(12);2)板底限位体(14)设置:在已浇筑混凝土墙体(13)内预设板底限位体(14),并在板底限位体(14)与外侧模(1)相接处设置柔性填充层(15);3)外侧模(1)安装:将外侧模(1)吊装至设定位置,并使外侧模(1)的底部与板底限位体(14)的柔性填充层(15)紧密接触,校核内置螺栓(5)的空间位置;4)内侧模(2)安装:将内侧模(2)吊装至设定位置,在内侧模(2)背离待浇筑墙体侧设置型钢补强支架(49),并在第一撑筋限位槽(12)和第二撑筋限位槽(21)之间设置第一撑筋(22);在第二立柱(20)背离内侧模(2)侧设置第一立柱(23),并在第二立柱(20)与第一立柱(23)之间设置第二撑筋(24);在第二立柱(20)、内侧模(2)与楼板(25)相接处均设置竖向限位体(30);使内置螺栓(5)穿过内侧模(2)的补强钢管(10);5)竖向外撑(31)设置:在外侧模(1)与邻近外墙(48)之间插入竖向外撑(31),将外侧模(1)与邻近外墙(48)顶紧,并紧固内侧模(2)与外侧模(1)之间的内置螺栓(5);6)待浇筑墙体混凝土浇筑:先校核外侧模(1)和内侧模(2)的位置和连接情况,再进行浇筑墙体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采用小型振捣器进行振捣施工;7)外侧模(1)拆除:先拔出竖向外撑(31)后;再在外侧模(1)的外侧布设滑模导向架(35),并将拔杆(36)与外侧模(1)连接牢固;然后解除对拉螺杆(3)对内侧模(2)和外侧模(1)的约束,采用拔杆(36)上提外侧模(1)完成外侧模(1)拆除施工;8)内侧模(2)拆除:取出对拉螺杆(3)后,解除连接定位板(47)对内侧模(2)的约束,依次拆除外部第一立柱(23)和第二立柱(20)及相接的支撑结构,再将内侧模(2)吊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