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吸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03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关闭更为轻松、噪音更低,能延长门锁和车门铰链使用寿命的汽车自吸门锁。一种汽车自吸门锁,包括锁紧机构、驱动机构和第一位置传感器,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形成有开槽,所述固定板上可转动固定有锁舌,锁舌一端为联动端,锁舌另一端为锁紧端,所述联动端与拉线联动,所述拉线远离锁紧机构的一端与滑块固定,当锁舌向一侧转动至极限位置时,锁紧端偏离开槽,所述联动端通过拉线带动滑块向前移动,当锁舌向另一侧转动时,所述锁紧端向开槽侧转动,且联动端通过拉线推动滑块向后移动,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滑块向后移动时,驱动机构控制滑块继续向后移动,以使滑块通过拉线拉动锁舌以使锁舌再次转动。

Auto suction door lock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self-priming door lock for automobiles, which closes the door more easily, has lower noise and ca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door lock and the door hinge. A self-priming door lock for automobiles includes a locking mechanism,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first position sensor. The lock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fixing plate, which is grooved. The fixing plate can rotate and fix a locking tongue. One end of the locking tongue is a linkage en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locking tongue is a locking end. The linkage end is linked with the pulling line and the pulling line is connected. One end far from the locking mechanism is fixed with the slider. When the locking tongue rotates to the limit position on one side, the locking end deviates from the groove. The linkage end drives the slider forward by pulling wires. When the locking tongue rotates to the other side, the locking end rotates to the slotted side, and the linkage end drives the slider backward by pulling wires, and when the first one moves backward by pulling wires. When the sensor detects that the slider moves backwards, the driving mechanism controls the slider to continue moving backwards so that the slider pulls the lock tongue through a pull line to rotate the lock tongue ag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自吸门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门锁,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自吸门锁。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汽车,在关门过程中关门力太小可能导致车门(汽车侧门和尾门)关不上;关门力太大,车门对车身冲击,会产生的较大噪声,对汽车门锁和车门铰链使用寿命也有所影响,而这种冲击和噪声很大程度的影响车主或消费者(顾客、乘客)的用车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关闭更为轻松、噪音更低,能延长门锁和车门铰链使用寿命的汽车自吸门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自吸门锁,包括锁紧机构、驱动机构和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形成有开槽,所述固定板上可转动固定有锁舌,所述锁舌一端为联动端,所述锁舌另一端为锁紧端,所述联动端与拉线联动,所述拉线远离锁紧机构的一端与滑块固定,当锁舌向一侧转动至极限位置时,锁舌的锁紧端偏离所述开槽,所述联动端通过拉线带动滑块向前移动,当锁舌向另一侧转动时,所述锁舌的锁紧端向开槽侧移动,且联动端通过拉线推动滑块向后移动,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滑块向后移动时,驱动机构控制滑块继续向后移动,以使滑块通过拉线拉动锁舌以使锁舌再次转动。进行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当使用者关门或车门通过自重旋转以使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尾门或侧门上的锁钩进入到锁紧机构固定板的开槽内,尾门或侧门上的锁钩沿开槽向后移动以推动锁舌以使锁舌旋转,锁舌的联动端转动并通过拉线推动滑块向后移动,当第一位置传感器检测到滑块向后移动后,驱动机构启动以再次带动滑块向后移动,以使锁舌被拉线拉动以向一侧转动至极限位置,此时锁舌的锁紧端转动至锁钩开槽上,能限制锁钩向前移动以退出开槽。其中能通过现有汽车门锁自有的锁止机构实现锁舌的固定,或通过限制滑块的移动以实现锁舌的固定,从而实现锁舌位置的保持,以实现车门的锁紧固定。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现有锁紧机构的锁舌与拉线固定,以实现对锁舌的二次转动以将锁舌转动至设定位置,不需要对车门施加重力以撞击锁舌以使锁舌直接转动至设定位置,只需要使用者将车门轻推关闭以触动锁舌进行初步转动,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检测锁舌或滑块的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机构能运作以联动锁舌二次转动,以实现车门的锁紧,车门的关闭锁紧更为轻松,车门关闭时没有噪音,汽车门锁和车门铰链不会因重力撞击而受损。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机、丝杆、移动块,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联动,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限制移动块转动的导向块,在所述电机的作用下,所述丝杆转动并使移动块沿丝杆前后移动,当移动块沿丝杆向后移动,所述移动块推动滑块向后移动以带动锁舌转动。本专利技术通过丝杆转动以实现移动块的往复运动,通过移动块沿丝杆向后移动以推动滑块移动,从而拉动拉线带动锁舌转动。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的移动精度更高,且能有效带动滑块的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块偏离后端的部分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滑块的滑槽,且所述移动块后端形成有前后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与丝杆外壁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滑槽位于所述通孔前侧,所述滑槽具有位于滑块前侧的前槽壁,在所述电机的作用下,所述丝杆转动并使移动块沿丝杆前后移动,当移动块沿丝杆向后移动,所述移动块的前槽壁与滑块前端面相抵以推动滑块向后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滑块不需要套设在丝杆上,通过将滑块放置在滑槽内以实现对滑块的导向,滑块的移动时的阻力更小。作为优选,所述滑块或锁舌配合有第二位置传感器,当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移动块带动滑块向后移动至设定位置,或第二位置传感器检测到锁舌的联动端向远离锁紧端侧转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电机控制所述丝杆反向转动,以使所述移动块向前移动。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当检测到滑块二次向后移动,或检测到锁舌转动至设定位置以锁住车门锁钩,驱动机构控制丝杆翻转以使移动块向前移动,以使滑块不再受驱动机构的施力,在取消对锁舌位置的保持的情况下,车门打开便可带动滑块向前移动,以使车门的打开更为方便。作为优选,所述锁舌通过转动轴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锁舌与转动轴固定,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转动轴固定,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相抵,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所述锁舌始终具有一个使锁紧端偏离开槽的力,所述锁舌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转动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限位块用于抵住锁舌的锁紧端以保持锁舌的位置,或所述限位块勾住所述锁舌的联动端以保持锁舌的位置。其中,转动轴上扭簧的设置便于车门的打开。作为优选,所述拉线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头,所述第一固定头形成有上下贯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配合有铰接轴,所述第一固定头通过铰接轴与所述锁舌固定。上述设置便于拉线与锁舌的联动固定,同时使拉线的第一固定头能以铰接轴为中心转动,拉线和驱动机构位置的设置更为方便,以使本专利技术结构更为简单。作为优选,所述拉线外套设有线管,所述线管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的壳体固定,所述线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所述驱动机构的壳体上设有第二固定头,所述线管远离锁紧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三固定头,所述第二固定头前端形成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三固定头包括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结构,且所述第三固定头的固定段上配合有锁紧螺母,当所述第二固定头与第三固定头配合,部分固定段螺纹配合在所述内螺纹孔内,且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二固定头前端端面相抵。其中,线管用于避免拉线弯曲,以保持拉线的移动方向,以便于滑块的推动和拉动。第二固定头和第三固定头用于线管与驱动机构的固定,通过第二固定头与第三固定头的螺纹配合深度,以实现线管长度的调整;锁紧螺母用于对线管的进一步固定,以保持线管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丝杆为多头丝杆,所述丝杆的螺纹头数至少为三,所述丝杆与电机的输出轴平行设置,所述丝杆上设有出轴齿轮,所述驱动机构的壳体内设有减速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起步齿轮,所述起步齿轮与所述减速齿轮啮合,所述减速齿轮与所述出轴齿轮啮合。丝杆的螺纹头数至少为三个,当汽车门锁系统发生故障时,在通过机械操作解开汽车门锁的内置锁止机构后,便能直接将车门打开;不需要对车身内饰进行破坏,不需要剪断拉线,只需要客服丝杆的少许自锁力便能打开车门。本专利技术通过现有汽车的内置锁止机构实现本专利技术锁紧机构的锁舌转动后位置的保证。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块周向面的一侧面上形成有所述滑槽的槽口,所述移动块的相对两侧的侧面均形成有导向槽,所述滑块上形成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固定有导柱,所述导柱的端部位于所述导向槽内。上述设置用于防止滑块脱离移动块,导柱不仅用于对滑块的导向,还用于对滑块的位置进行定位,以避免滑块过多地与移动块的滑槽的槽壁接触,以使滑块能更容易地被推动。作为优选,所述拉线远离锁舌的一端形成有拉线凸头,所述滑块一侧端面内凹以形成有用于对拉线让位的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拉线凸头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通,且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均贯穿所述滑块的一侧周向面,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形槽有倒扣,所述第一容纳槽倒扣处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拉线的直径;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前后槽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拉线凸起前后端面间的距离。第一容纳槽的倒扣用于对拉线的固定,防止拉线不会沿第一容纳槽移动,以避免滑块倾斜翘动,以使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运行更为稳定有效。第二容纳槽设置的较长,使得拉线凸起有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机构、驱动机构和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形成有开槽,所述固定板上可转动固定有锁舌,所述锁舌一端为联动端,所述锁舌另一端为锁紧端,所述联动端与拉线联动,所述拉线远离锁紧机构的一端与滑块固定,当锁舌向一侧转动至极限位置时,锁舌的锁紧端偏离所述开槽,所述联动端通过拉线带动滑块向前移动,当锁舌向另一侧转动时,所述锁舌的锁紧端向开槽侧移动,且联动端通过拉线推动滑块向后移动,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滑块向后移动时,驱动机构控制滑块继续向后移动,以使滑块通过拉线拉动锁舌以使锁舌再次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机构、驱动机构和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形成有开槽,所述固定板上可转动固定有锁舌,所述锁舌一端为联动端,所述锁舌另一端为锁紧端,所述联动端与拉线联动,所述拉线远离锁紧机构的一端与滑块固定,当锁舌向一侧转动至极限位置时,锁舌的锁紧端偏离所述开槽,所述联动端通过拉线带动滑块向前移动,当锁舌向另一侧转动时,所述锁舌的锁紧端向开槽侧移动,且联动端通过拉线推动滑块向后移动,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滑块向后移动时,驱动机构控制滑块继续向后移动,以使滑块通过拉线拉动锁舌以使锁舌再次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机、丝杆、移动块,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联动,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限制移动块转动的导向块,在所述电机的作用下,所述丝杆转动并使移动块沿丝杆前后移动,当移动块沿丝杆向后移动,所述移动块推动滑块向后移动以带动锁舌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偏离后端的部分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滑块的滑槽,且所述移动块后端形成有前后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与丝杆外壁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滑槽位于所述通孔前侧,所述滑槽具有位于滑块前侧的前槽壁,在所述电机的作用下,所述丝杆转动并使移动块沿丝杆前后移动,当移动块沿丝杆向后移动,所述移动块的前槽壁与滑块前端面相抵以推动滑块向后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或锁舌配合有第二位置传感器,当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移动块带动滑块向后移动至设定位置,或第二位置传感器检测到锁舌的联动端向远离锁紧端侧转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电机控制所述丝杆反向转动,以使所述移动块向前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通过转动轴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锁舌与转动轴固定,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转动轴固定,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相抵,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所述锁舌始终具有一个使锁紧端偏离开槽的力,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耀辉周永强王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衡智能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