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崖壁碎石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299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履带式崖壁碎石清除装置,包括行走机构、转向机构及敲击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个履带行走单元及中间架,两个履带行走单元对称设在中间架的两侧。履带行走单元包括履带架、履带及第一电机,履带通过辊组设在履带架上,第一电机通过辊组驱动履带运动。履带架的上方设置有风扇组,风扇组通过风扇支架安装在履带架上。转向机构设置在中间架的中后部,其包括钢索挂架及第二电机。敲击机构包括敲击锤、活动支架及气缸支架,敲击锤通过安装板设置在活动支架上,活动支架设在中间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维护和维修费用低,提高操作的安全性,省时省力,减少工人数量,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了碎石清理效率。

A crawler-type cliff debris removal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rawler type cliff gravel remova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alking mechanism, a steering mechanism and a knocking mechanism. The walking mechanism comprises two crawler walking units and a middle frame, and two crawler walking unit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iddle frame. The crawler walking unit comprises a crawler rack, a crawler and a first motor. The crawler is arranged on the crawler rack through a roll group, and the first motor drives the crawler movement through the roll group. A fan group is arranged above the crawler rack, and the fan group is installed on the crawler rack through the fan bracket. The steer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the middle and rear parts of the intermediate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steel cable hanger and a second motor. The percuss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percussion hammer, a movable bracket and a cylinder bracket. The percussion hammer is arranged on the movable bracket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movable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middle bracket.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low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cost, improves operation safety, saves time and labor, reduces the number of workers, saves labor cost, and improves gravel clean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崖壁碎石清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式崖壁碎石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岩崩是山地灾害中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其具有广泛分布、失稳突然、快速的运动、致灾性强等特点,但灾难发生之前一般没有明显的预兆,因而预防和防治的难度较大。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不断扩展和工程建设的不断扩张,使落石崩塌灾害呈现出日趋严峻的趋势,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因此研发出能够代替人工作业的自动化去落石装置则格外值得重视。目前清理崖壁碎石的方式还是传统人工作业,由工人借助绳索帮助攀岩到悬壁上判别岩石是否破碎形成落石的危险并进行清理,但是现行的传统人工作业方式,存在效率低、花费人力大、消耗时间长等弊端,高空作业人员仅在由其他工人牵制的绳索下进行高空作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便可能跌落悬崖。传统的作业方式依靠工人的近距离观察及操作经验判断石块是否有掉落危险,效率低耗时长且没有特定数字化标准。除铁路领域外,其他领域也受意外落石的影响。近年来,因峡谷落石而导致景区停业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作为自然风景区,加盖防护网的做法自然不可行,且地形相比铁路沿线更加复杂,依靠人工清理更显得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履带式崖壁碎石清除装置,解决人工清理崖壁碎石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需要多人配合操作,碎石清理效率低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履带式崖壁碎石清除装置,包括行走机构、转向机构及敲击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个履带行走单元及一个中间架,两个履带行走单元对称设在中间架的两侧。所述履带行走单元包括履带架、履带及第一电机,履带通过辊组设置在履带架上,第一电机设置在履带架上,第一电机通过辊组驱动履带运动。所述履带架的上方设置有风扇组,风扇组通过风扇支架安装在履带架上。转向机构设置在中间架的中后部,其包括钢索挂架及第二电机。所述敲击机构的设置在中间架的前侧,其包括敲击锤、活动支架及气缸支架,敲击锤通过敲击锤安装座设置在活动支架上,活动支架通过气缸支架设在中间架上。优选地,辊组包括前上辊、前下辊、后上辊及后下辊,前上辊设在履带架的前端顶部,前下辊位于前上辊的后下方。后上辊设在履带架的后端顶部,后下辊位于后上辊的后前方。优选地,前上辊、前下辊、后上辊及后下辊均横向布置,各辊均位于履带的内侧,其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履带架。前上辊的一端配置有从动轮,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与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相连。优选地,所述风扇组包括至少两个风扇,每个风扇组的所有风扇由前往后间隔布置,两个风扇组的各风扇分别一一对应。每个风扇支架的下部设有一个挡风板,挡风板位于风扇和履带之间,各风扇的出风方向均朝向与其对应的挡风板。优选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钢索挂架上,钢索挂架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吊耳,每个吊耳上均开有用于连接钢绞绳的挂接孔。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二轴承与中间架相配合,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其端部的齿轮驱动中间架实现转向。优选地,气缸支架包括两个第一导柱,两个第一导柱均竖向平行布置,两个第一导柱的下端与中间架固定相连,上端通过气缸安装板固定相连。所述活动支架设置在两个第一导柱上,气缸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端驱动活动支架沿第一导柱上下运动。优选地,活动支架包括竖向布置的两个第二导柱及敲击锤安装座,每个第二导柱上均套有一个压缩弹簧。敲击锤安装座位于压缩弹簧的下方,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导柱滑动相连。优选地,活动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可吸附敲击锤安装座并驱动其运动,敲击锤固定安装在敲击锤安装座的底部。优选地,所述中间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履带架固定焊接成一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维护和维修费用低,替代人工在崖壁上行走对碎石进行清除,提高操作的安全性,省时省力,减少工人数量,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了碎石清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履带式崖壁碎石清除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中某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敲击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2,一种履带式崖壁碎石清除装置,包括行走机构1、转向机构2及敲击机构3,所述行走机构1包括两个履带行走单元4及一个中间架5,两个履带行走单元4对称固定安装在中间架5的左右两侧。履带行走单元4包括履带架41、履带及第一电机42,履带通过辊组设置在履带架41上,第一电机42固定安装在履带架41的前端内侧,第一电机41通过辊组驱动履带运动。所述辊组包括前上辊43、前下辊、后上辊44及后下辊,前上辊43设在履带架41的前端顶部,前下辊位于前上辊43的后下方。后上辊44设在履带架41的后端顶部,后下辊位于后上辊44的后前方。所述前上辊43、前下辊、后上辊44及后下辊均横向布置,各辊均位于履带的内侧,前上辊43、前下辊、后上辊44及后下辊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履带架41上,前上辊43作为驱动辊,前下辊、后上辊44及后下辊均为用于对履带其支撑作用的支撑辊。前上辊43的右端配置有从动轮45,从动轮45通过传动带与设置在第一电机42输出端的主动轮46相连,第一电机42带动主动轮46转动,主动轮46通过传动带驱动前上辊43转动,前上辊43驱动履带运动,实现行走机构1的前进或后退。履带经过前上辊43和前下辊之间时,在前上辊43和前下辊之间形成倾斜面,履带经过后上辊44及后下辊之间时,在后上辊44及后下辊也形成倾斜面,各辊的布置方式可使行走机构1在崖壁行走时具备较好的越障性能。所述履带架41的上方设置有风扇组,风扇组通过风扇支架61安装在履带架上。所述风扇组包括两个风扇6,每个风扇组的两个风扇6由前往后间隔布置,两个风扇组的各风扇6分别一一对应,每个所述风扇6上配置有一个风扇电机,风扇电机驱动与其对应的风扇转动,所有风扇电机均同步运行。每个风扇支架61的下部设有一个挡风板62,挡风板62位于风扇6和履带之间,各风扇6的出风方向均朝向与其对应的挡风板62。工作状态下,各风扇6开启,向其对应的挡风板62吹风,风力保持行走机构1贴近在崖壁上,保证行走机构1能够贴在崖壁上行走。转向机构2设置在中间架5的中后部,其包括钢索挂架21及第二电机22。第二电机22固定安装在钢索挂架21上,钢索挂架21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吊耳23,每个吊耳上均开有用于连接钢绞绳的挂接孔。所述第二电机22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二轴承与中间架5转动配合,第二电机22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其端部的齿轮驱动中间架5实现转向,具体地,所述第二电机22的动力输出端的齿轮,与固定安装在中间架5上的内齿轮相啮合。在使用状态下,碎石清除装置通过两根钢绞绳吊挂在崖壁上,两根钢绞绳的一端分别于两个吊耳23固定相连,其另一端缠绕在位于崖壁顶部的卷扬机的滚筒上,卷扬机的滚筒转动与行走机构1和转向机构2相配合,实现碎石清除装置在崖壁上的行走和转向,到达崖壁需要清理碎石的位置。所述敲击机构3的设置在中间架5的前侧,其包括敲击锤31、活动支架32及气缸支架33,敲击锤31通过敲击锤安装座322设置在活动支架3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崖壁碎石清除装置,包括行走机构、转向机构及敲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个履带行走单元及一个中间架,两个履带行走单元对称设在中间架的两侧;所述履带行走单元包括履带架、履带及第一电机,履带通过辊组设置在履带架上,第一电机设置在履带架上,第一电机通过辊组驱动履带运动;所述履带架的上方设置有风扇组,风扇组通过风扇支架安装在履带架上;转向机构设置在中间架的中后部,其包括钢索挂架及第二电机;所述敲击机构的设置在中间架的前侧,其包括敲击锤、活动支架及气缸支架,敲击锤通过安装板设置在活动支架上,活动支架通过气缸支架设在中间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崖壁碎石清除装置,包括行走机构、转向机构及敲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个履带行走单元及一个中间架,两个履带行走单元对称设在中间架的两侧;所述履带行走单元包括履带架、履带及第一电机,履带通过辊组设置在履带架上,第一电机设置在履带架上,第一电机通过辊组驱动履带运动;所述履带架的上方设置有风扇组,风扇组通过风扇支架安装在履带架上;转向机构设置在中间架的中后部,其包括钢索挂架及第二电机;所述敲击机构的设置在中间架的前侧,其包括敲击锤、活动支架及气缸支架,敲击锤通过安装板设置在活动支架上,活动支架通过气缸支架设在中间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崖壁碎石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辊组包括前上辊、前下辊、后上辊及后下辊,前上辊设在履带架的前端顶部,前下辊位于前上辊的后下方;后上辊设在履带架的后端顶部,后下辊位于后上辊的后前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履带式崖壁碎石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上辊、前下辊、后上辊及后下辊均横向布置,各辊均位于履带的内侧,其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履带架;前上辊的一端配置有从动轮,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与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崖壁碎石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包括至少两个风扇,每个风扇组的所有风扇由前往后间隔布置,两个风扇组的各风扇分别一一对应;每个风扇支架的下部设有一个挡风板,挡风板位于风扇和履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悦希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