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及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287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及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该工装包括:基座、至少三个支撑架和垫脚;其中,各支撑架均设置于基座上,用于支撑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待组装体;垫脚与支撑架一一对应,且设置于其对应的支撑架上,用于调节待组装体的水平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于基座上的支撑架支撑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待组装体,以便对待组装体进行组装,与放置在地面组装相比,便于对待组装体的移动、调整和控制,以提高环形炉下部台车的组装精度,以满足质量外观要求;通过支撑架和待组装体之间的垫脚,调节待组装体的水平度,以确保待组装体组装前均为水平放置,进而进一步提高环形炉下部台车的组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及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钢冷轧产品生产线设备安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及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取向硅钢的发展十分迅速,硅钢现已成为大型钢厂的重点发展项目。取向硅钢机组是一个复杂的冷轧带钢处理机组,由多个机组联合组成一套完整的生产系统。其中高温环形炉为联合机组中的核心机组,应用环形炉对钢卷进行热处理具有产能大、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越性。环形炉的施工方法独特、新颖、系统性强。为了满足设计、使用要求,满足快速的建设工期,我们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独特的技术措施,对环形炉设备的安装方法进行优化。环形炉下部台车为环形炉关键设备。其尺寸较大(6400*5400*800),供货时每个台车一分为二,需要在现场组装;下部台车的下部导轨要求为一个平面,要求精度高,但是现有组装时直接在地面上组装致使其精度低不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及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方法组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精度低不符要求的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至少三个支撑架(2)和垫脚(3);其中,各所述支撑架(2)均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用于支撑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待组装体;所述垫脚(3)与所述支撑架(2)一一对应,且设置于其对应的支撑架(2)上,用于调节所述待组装体的水平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至少三个支撑架(2)和垫脚(3);其中,各所述支撑架(2)均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用于支撑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待组装体;所述垫脚(3)与所述支撑架(2)一一对应,且设置于其对应的支撑架(2)上,用于调节所述待组装体的水平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两个第一基板(11)和两个第二基板(12);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基板(11)并列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基板(12)在两个所述第一基板(11)之间并列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基板(12)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基板(11)相连接,以围设长方形或正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第一基板(11)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二基板(12)并列设置的第三基板(13),其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基板(1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1)和所述第二基板(12)的连接处设有所述支撑架(2),以使所述支撑架(2)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1)和所述第三基板(13)的连接处设有所述支撑架(2)。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支撑管(21)和设置于所述支撑管(21)上的支撑板(22);其中,所述支撑板(22)与所述支撑管(21)的轴线呈夹角设置且与所述支撑管(21)的上端面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智肄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