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运输装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568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运输装卸车,主要包括汽车底盘、升降装置、滑轨平台、滑轨装置、传送平台和驾驶室,所述汽车底盘两侧对称安设有多个车轮;汽车底盘的上部与升降装置的下端铰接,升降装置的驱动端与滑轨平台的底部铰接,升降装置与液压系统相连,所述滑轨平台上安装有滑轨装置,滑轨装置上设置传送平台,所述滑轨装置和传动平台均分别与动力系统相连;所述驾驶室设于传送平台上,驾驶室内设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分别与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多变(包括自行走、升降、俯仰、前后左右偏移和左右偏航的功能),与机场对接性能好,运输效率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运输装卸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场运输装载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运输装卸车。
技术介绍
大型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是完成战略投送的重要配套装备,用于大件货物的机场摆渡和地面装卸,其机动能力强,能在航空站内外场、仓储中心等区域自行机动,成为快速装卸载的利器。现有的装卸平台主要包括平台车、输送系统、举升系统、托架及导轨系统、移动对接系统,其输送机由三段输送机组成,分三层排布,上层三号输送机和中层二号输送机设置在可沿托架伸缩的导轨内,且两层输送机可相对导轨独立伸缩,实现了输送机的伸出长度大于输送机自身长度,使其可伸入货舱内的输送机长度增大。然而,这种装卸平台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平台仅有将输送机深入货舱的功能,无偏移和偏航等就地微调对接功能;二是其驾驶室设在底盘上,无法随着平台上升而上升,司机的视野会受到限制,无法准确观察到输送机的位置和货物的状态;三是平台上无人行走道,不能供工作人员在平台上调整与监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运输装卸车,可实现平台升降、前后俯仰、前后偏移、左右偏移和左右偏航功能,使传送平台与机舱准确对接,提高装卸效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运输装卸车,主要包括汽车底盘、升降装置、滑轨平台、滑轨装置、传送平台和驾驶室,所述汽车底盘两侧对称安设有多个车轮;汽车底盘的上部与升降装置的下端铰接,升降装置的驱动端与滑轨平台的底部铰接,升降装置与液压系统相连,所述滑轨平台上安装有滑轨装置,滑轨装置上设置传送平台,所述滑轨装置和传动平台均分别与动力系统相连;所述驾驶室设于传送平台上,驾驶室内设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分别与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相连。按上述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汽车底盘前端的前升降架和汽车底盘后端的后升降架,前升降架包括前长杆、前短杆和前液压缸,所述前长杆的上端与滑轨平台铰接,前长杆的下端与汽车底盘滚动连接;所述前短杆的上端与前长杆的中部铰接,前短杆的下端与汽车底盘铰接;所述前长杆的中部与前液压缸的驱动端铰接,前液压缸与液压系统相连。按上述方案,所述后升降架包括后长杆、后短杆和后液压缸,所述后长杆的上端与滑轨平台滚动连接,后长杆的下端与汽车底盘滚动连接;所述后短杆的上端与后长杆的中部铰接,后短杆的下端与汽车底盘铰接;所述后长杆的中部与后液压缸的驱动端铰接,后液压缸与液压系统相连。按上述方案,所述滑轨装置包括分设于滑轨平台两端的前十字滑台和后十字滑台,所述前十字滑台由垂直且上下布置的上滑动机构和下滑动机构组成,所述上滑动机构和下滑动机构配置相同,均分别包括底座、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步进电机,以及滑动盖板,所述底座内设有丝杆、螺母座、滑块及滑块导轨,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步进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步进电机与动力系统相连,步进电机驱动丝杆转动;所述丝杆与螺母座相适配,螺母座的两侧分别与滑块固连,滑块安装于滑块导轨上;在滑块的顶部固连滑动盖板;所述下滑轨机构的滑动盖板与上滑轨机构的底座相连。按上述方案,所述上滑轨机构的滑动盖板顶部中心伸出有凸轴,凸轴通过滚动轴承与传送平台下端的凹槽连接。按上述方案,所述传送平台包括平台底板和平台盖板,在平台底板上设有多个固定隔板,所述固定隔板竖直且平行布置,相邻两个固定隔板之间形成一列辊道,辊道内间隔安装有动力滚轮或辅助滚轮,相邻两个辊道内安装不同的滚轮;所述动力滚轮的驱动电机与动力系统相连。按上述方案,在辊道的两端分别布置有旋转挡块。按上述方案,所述传送平台的外侧设有翻转走道,翻转走道与平台底板相连。按上述方案,所述传送平台上设有驾驶室行走装置,驾驶室行走装置包括驾驶室行走轨道、U字形的驾驶室支撑架、支撑肋板和驾驶室滑块,所述驾驶室固定于驾驶室支撑架的上端板,行走轨道固定于传动平台下端,驾驶室滑块与行走轨道相适配且沿行走轨道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支撑肋板固定于驾驶室支撑架的两直角处。按上述方案,驾驶室还配置伸缩梯,伸缩梯的下端可延伸至地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升降系统采用两组升降机构,通过两组升降机构实现传动平台的升降,同时利用两组升降机构的高度差实现传动平台的俯仰,一种装置可实现两种功能;两组升降机构对应于汽车底盘上的双轨道结构,即侧向轨道和水平轨道,位置安排合理,可以供两组升降结构的下滚轮无障碍滑动,避免了杆件的运动干涉,充分利用了空间,降低了装卸车在非工作状态时的最低高度;2、本专利技术设置两组滑动机构,利用两组滑台的运动,控制传送平台相对于滑轨平台相应地运动,其相对运动方式有前后偏移、左右偏移和左右偏航,以实现传送平台的就地微调功能;3、本专利技术在传送平台上设置动力滚轮和辅助滚轮,在运输大型物资时,动力滚轮使其可以在平台上顺利输送,辅助滚轮使其运输时摩擦力减小使得运输稳定进行;传送平台的两端分别设有旋转挡块,在平台非载物状态和载物状态时,旋转挡块可分别处于水平和垂直状态,以供物资的顺利装卸和稳定运输;4、本专利技术中的驾驶室通过驾驶室滑动装置与传送平台相连接,在装卸车非工作状态时,驾驶室可以悬在传送平台上方以减小装卸车总宽度,减少装卸车存储空间,在装卸车工作状态时,驾驶室可以悬在传送平台右侧而不干扰物资的输送;5、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多变(包括自行走、升降、俯仰、前后左右偏移和左右偏航的功能),与机场对接性能好,运输效率高,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汽车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上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滑轨平台与传送平台的连接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中传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传动平台的俯视图。图11为旋转挡块的翻转示意图。图12为本实施例中驾驶室滑动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一。图13为本实施例中驾驶室滑动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二。图14为本实施例的升降示意图一。图15为本实施例的升降示意图二。图16为本实施例的俯仰示意图。图17为本实施例中传送平台的平移示意图。图18为本实施例中驾驶室的平移示意图。其中:1、汽车底盘;2、动力系统;3、液压系统;4、电控系统;5、车轮;6、前升降架;7、前短杆;8、前长杆;9、后短杆;10、后长杆;11、前液压缸;12、后液压缸;13、滑轨平台;14、铰轴;15、俯仰滑道;16、俯仰滚轮;17、前十字滑台;18、后十字滑台;19、传送平台;20、铰链合页;21、翻转走道;22、驾驶室;23、驾驶室行走装置;24、伸缩梯;25、旋转挡块;26、销轴;27、后下滚轮槽;28、前下滚轮槽;29、前下滚轮;30、后下滚轮;31、步进电机;32、滑块;33、滑块导轨;34、滑动盖板;35、螺母座;36、丝杆;37、动力滚轮;38、辅助滚轮;39、平台底板;40、平台盖板;41、固定隔板;42、辊道;43、凹槽;44、驾驶室行走轨道;45、驾驶室支撑架;46、驾驶室支撑肋板;47、驾驶室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多功能运输装卸车,主要包括汽车底盘1、升降装置、滑轨平台13、滑轨装置、传送平台19和驾驶室22,所述汽车底盘1两侧对称安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运输装卸车,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汽车底盘、升降装置、滑轨平台、滑轨装置、传送平台和驾驶室,所述汽车底盘两侧对称安设有多个车轮;汽车底盘的上部与升降装置的下端铰接,升降装置的驱动端与滑轨平台的底部铰接,升降装置与液压系统相连,所述滑轨平台上安装有滑轨装置,滑轨装置上设置传送平台,所述滑轨装置和传动平台均分别与动力系统相连;所述驾驶室设于传送平台上,驾驶室内设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分别与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运输装卸车,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汽车底盘、升降装置、滑轨平台、滑轨装置、传送平台和驾驶室,所述汽车底盘两侧对称安设有多个车轮;汽车底盘的上部与升降装置的下端铰接,升降装置的驱动端与滑轨平台的底部铰接,升降装置与液压系统相连,所述滑轨平台上安装有滑轨装置,滑轨装置上设置传送平台,所述滑轨装置和传动平台均分别与动力系统相连;所述驾驶室设于传送平台上,驾驶室内设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分别与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运输装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汽车底盘前端的前升降架和汽车底盘后端的后升降架,前升降架包括前长杆、前短杆和前液压缸,所述前长杆的上端与滑轨平台铰接,前长杆的下端与汽车底盘滚动连接;所述前短杆的上端与前长杆的中部铰接,前短杆的下端与汽车底盘铰接;所述前长杆中部与前液压缸的驱动端铰接,前液压缸与液压系统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运输装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升降架包括后长杆、后短杆和后液压缸,所述后长杆的上端与滑轨平台滚动连接,后长杆的下端与汽车底盘滚动连接;所述后短杆的上端与后长杆的中部铰接,后短杆的下端与汽车底盘铰接;所述后长杆的中部与后液压缸的驱动端铰接,后液压缸与液压系统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运输装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装置包括分设于滑轨平台两端的前十字滑台和后十字滑台,所述前十字滑台由垂直且上下布置的上滑动机构和下滑动机构组成,所述上滑动机构和下滑动机构配置相同,均分别包括底座、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步进电机,以及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陈宇轩谢屹李红博项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