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163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板的测量装置,包括:夹设于相对设置的一对模板的外侧、且设有刻度线的测量尺,测量尺包括贴设于一对模板中一个模板的外侧面、且对应于零刻度处的初始部,和可沿着刻度线方向移动调节的移动部,通过调节移动部贴设于一对模板中另一个模板的外侧面而测得一对模板之间的间距;以及置于地面、且垂直向上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射器,调节红外发射器的位置使得其发出的红外线贴设于对应模板的外侧面而至测量尺上,利用红外线测量对应模板的垂直度。方便工人调整模板。工人在地面上可根据肉眼读数,不用反复上下攀爬到模板上口吊线,安全性好,有效减少工人复测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和作业精准度,可周转使用。

The Measuring Device of Tem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easuring device for a template, which comprises a measuring ruler clamped on the outer side of a pair of relatively arranged templates and provided with a scale line. The measuring ruler comprises an outer side of a template attached to a pair of templates, an initial part corresponding to a zero scale, and a movable part which can be moved and adjusted along the scale line direction.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templates is measured by adjusting the outer side of the moving part attached to another template in a pair of templates, and the infrared emitter placed on the ground and emitting infrared rays vertically upward,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infrared emitter so that the infrared emitted by the infrared emitter is attached 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rresponding template and onto the measuring ruler. The vertical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template is measured by infrared ray. It is convenient for workers to adjust the template. Workers on the ground can read according to the naked eye, do not repeatedly climb up and down to the top of the formwork hanging line, good safety,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orkers're-examination time,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operation accuracy, can be used in tu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板的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模板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模板用来注塑模具,包括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合模是指在设置好模板后保持模具闭合。在模板合模时需要调整因模板之间设置的钢筋偏移等问题导致的模板偏移的问题。传统做法是工人在模板上口吊线,再测量吊线位置与模板的距离计算墙厚度偏差,再吊线一次测量模板的定位偏差。每测量一次需要吊线两次,尺量两次,调整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这种做法主要有两个缺点。一是从效率角度看,工人站在模板上口进行两次吊线工作效率极低,调整完成后还要继续吊线进行核准,工作量大。二是从准确度上考虑,多次吊线及尺量等工作容易造成较大偏差,对工程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模板的测量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吊线测量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模板的测量装置,包括:夹设于相对设置的一对模板的外侧、且设有刻度线的测量尺,所述测量尺包括贴设于所述一对模板中一个模板的外侧面、且对应于零刻度处的初始部,和可沿着刻度线方向移动调节的移动部,通过调节所述移动部贴设于所述一对模板中另一个模板的外侧面而测得所述一对模板之间的间距;以及置于地面、且垂直向上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射器,调节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位置使得其发出的红外线贴设于对应模板的外侧面而至所述测量尺上,利用所述红外线测量对应模板的垂直度。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将测量尺夹设于相对设置的一对模板的外侧,从而可以根据测量尺上的刻度线来测量模板之间的间距,以判断是否符合墙体的厚度要求,以便后续对模板的位置进行调整。或者利用红外发射器发出对应于移动部的红外线,根据红外线辅助判断模板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并能根据刻度精准计算偏差值,方便工人调整模板。工人在地面上可根据肉眼读数,不用反复上下攀爬到模板上口吊线,安全性好,有效减少工人复测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和作业精准度,可周转使用。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测量尺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着所述刻度线的方向设置,所述移动部包括插设于所述滑槽的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滑槽内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移动部移动,当所述移动部停止移动时,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滑槽通过螺合于所述连接杆端部的螺母固定连接。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测量尺为槽钢,所述槽钢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翼缘板和连接于所述一对翼缘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翼缘板对应设有所述滑槽。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连接杆,横向插设于一对所述滑槽内、且端部凸伸出对应的所述翼缘板;U型框,通过所述U型框的开口夹设于所述一对翼缘板外侧,所述U型框对应于所述开口的端部套设于所述连接杆对应的端部。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初始部为固定于所述槽钢端部的平板,所述平板和所述U型框均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测量尺的顶部的水平仪。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包括:夹设于相对设置的一对模板10的外侧、且设有刻度线21的测量尺20,测量尺20包括贴设于一对模板10中一个模板的外侧面、且对应于零刻度处的初始部30,和可沿着刻度线21方向移动调节的移动部40,通过调节移动部40贴设于一对模板10中另一个模板的外侧面而测得一对模板10之间的间距;以及置于地面、且垂直向上发射红外线51的红外发射器50,调节红外发射器50的位置使得其发出的红外线51贴设于对应模板10的外侧面而至测量尺20上,利用红外线51测量对应模板10的垂直度。本装置通过将测量尺夹设于相对设置的一对模板的外侧,从而可以根据测量尺上的刻度线来测量模板之间的间距,以判断是否符合墙体的厚度要求,以便后续对模板的位置进行调整。或者利用红外发射器发出对应于移动部的红外线,根据红外线辅助判断模板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并能根据刻度精准计算偏差值,方便工人调整模板。工人在地面上可根据肉眼读数,不用反复上下攀爬到模板上口吊线,安全性好,有效减少工人复测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和作业精准度,可周转使用。作为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测量尺20开设有滑槽60,滑槽60沿着刻度线21的方向设置,移动部40包括插设于滑槽60的连接杆41,通过连接杆41在滑槽60内移动从而带动移动部40移动,当移动部40停止移动时,连接杆41和滑槽60通过螺合于连接杆41端部的螺母固定连接。具体地,测量尺20的初始部30的位置始终不变,初始部30用于贴设于模板10的外侧,而移动部40的连接杆41可以在滑槽60内移动,从而在将测量尺20夹设于相对设置的一对模板10的外侧前,可先将移动部40向远离初始部30的方向移动到大于一对模板10之间的距离,以留出足够的间距来将测量尺20夹设于模板10上,接着将移动部40向靠近初始部30的方向移动至贴设于模板10的外侧,根据移动部40对应于刻度线上的位置进行读数,从而测得一对模板10之间的距离,将此读数和墙体的厚度比对,从而对模板10的位置进行微调。作为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地面上设置红外发射器50,调节红外发射器50的位置使得其发出的红外线51贴设于对应模板10的外侧面而至测量尺20上,利用红外线51测量对应模板10的垂直度。通过观察模板10是否偏离红外线51从而判断模板10是否垂直,辅助检测模板10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作为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测量尺20为槽钢,槽钢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翼缘板22和连接于一对翼缘板22之间的连接板23,翼缘板22对应设有滑槽60,连接杆41横向插设于一对滑槽60内,从而可将连接杆41在一对滑槽60内横向移动,以带动移动部40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翼缘板22的边缘设置刻度线21。滑槽60对应设于刻度线21的上方,从而使得移动部40可沿着刻度线21的方向进行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移动部40包括:连接杆41,横向插设于一对滑槽60内、且端部凸伸出对应的翼缘板22;U型框,过开口夹设于一对翼缘板22的外侧,U型框对应于开口的端部套设于连接杆41对应的端部。初始部30为固定于槽钢端部的平板;平板和U型框均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作为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装置还包括设于测量尺20的顶部的水平仪70。利用水平仪70带的气泡方便调整测量尺20的的水平度,从而有利于测量的准确性。本技术模板的测量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通过将测量尺夹设于相对设置的一对模板的外侧,从而可以根据测量尺上的刻度线来测量模板之间的间距,以判断是否符合墙体的厚度要求,以便后续对模板的位置进行调整。或者利用红外发射器发出对应于移动部的红外线,根据红外线辅助判断模板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并能根据刻度精准计算偏差值,方便工人调整模板。工人在地面上可根据肉眼读数,不用反复上下攀爬到模板上口吊线,安全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板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设于相对设置的一对模板的外侧、且设有刻度线的测量尺,所述测量尺包括贴设于所述一对模板中一个模板的外侧面、且对应于零刻度处的初始部,和可沿着刻度线方向移动调节的移动部,通过调节所述移动部贴设于所述一对模板中另一个模板的外侧面而测得所述一对模板之间的间距;以及置于地面、且垂直向上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射器,调节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位置使得其发出的红外线贴设于对应模板的外侧面而至所述测量尺上,利用所述红外线测量对应模板的垂直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设于相对设置的一对模板的外侧、且设有刻度线的测量尺,所述测量尺包括贴设于所述一对模板中一个模板的外侧面、且对应于零刻度处的初始部,和可沿着刻度线方向移动调节的移动部,通过调节所述移动部贴设于所述一对模板中另一个模板的外侧面而测得所述一对模板之间的间距;以及置于地面、且垂直向上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射器,调节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位置使得其发出的红外线贴设于对应模板的外侧面而至所述测量尺上,利用所述红外线测量对应模板的垂直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尺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着所述刻度线的方向设置,所述移动部包括插设于所述滑槽的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滑槽内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移动部移动,当所述移动部停止移动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黄广李兆祥甘小锋孙玉乐王加康睿太王绪雷郝俊彪王德悦李成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