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用催化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51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用催化燃烧炉,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圆盘、支撑柱、燃烧炉、过滤罩、废气进口、送风机、废气进入管道、上盖、蓄热体、蓄热体固定架、燃烧室、燃烧器、烟囱、连接管、第二支撑圆盘、排气管、反吹送风机、进入管,支撑柱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垂直安装在第一支撑圆盘上,另一端与燃烧炉底部相连接,送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废气进入管道,废气进入管道与燃烧炉相互贯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废气用催化燃烧炉,结构在燃烧炉旁边安装有一台反吹送风机,可以将为废气室提供循环气流,加快废气室里面废气的排放,提高排气管的排放速度。

A Catalytic Combustion Furnace for Exhaust Ga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talytic combustion furnace for exhaust gas,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disc, a supporting column, a combustion furnace, a filter cover, an exhaust gas inlet, a blower, an exhaust gas entry pipeline, an upper cover, a regenerator, a heat storage fixture, a combustion chamber, a burner, a chimney, a connecting pipe, a second supporting disc, an exhaust pipe, and an exhaust pipe.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is mounted vertically on the first supporting disc by welding connection,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combustion furnace, the outlet of the blowing fan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haust gas entering pipeline, and the exhaust gas entering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mbustion furnace through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talytic combustion furnace for exhaust gas. The structure is equipped with a reverse blower beside the combustion furnace, which can provide circulating air for the exhaust chamber, accelerate the exhaust gas emission in the exhaust chamber, and improve the exhaust pipe discharge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用催化燃烧炉
本技术是一种废气用催化燃烧炉,属于燃烧炉

技术介绍
燃烧炉、电弧燃烧炉又名碳硫燃烧炉,简称电弧炉,它是利用高压、高频振荡电路,形成瞬间大电流点燃样品,使样品在富氧条件下迅速燃烧后产生的混合气体,经过化学分析程序,定量而快捷地分析出样品中碳、硫含量的设备,它是我国理化工作者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630114.5的一种催化燃烧炉,本技术的催化燃烧炉利用催化蓄热体的催化、储热作用;以及螺旋板式换热系统。本技术的催化燃烧炉节省能源,降低了处理成本,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废气处理率可达99%以上。但是现有技术排气速度慢,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气用催化燃烧炉,以解决现有技术排气速度慢,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废气用催化燃烧炉,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圆盘、支撑柱、燃烧炉、过滤罩、废气进口、送风机、废气进入管道、上盖、蓄热体、蓄热体固定架、燃烧室、燃烧器、烟囱、连接管、第二支撑圆盘、排气管、反吹送风机、进入管,所述支撑柱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垂直安装在第一支撑圆盘上,另一端与燃烧炉底部相连接,所述送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废气进入管道,所述废气进入管道与燃烧炉相互贯通连接,所述上盖位于燃烧炉的顶部,所述燃烧炉内部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部设有蓄热体,所述蓄热体通过蓄热体固定架与燃烧室底部相连接,所述燃烧器通过嵌入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上盖的前端,所述烟囱的底部与第二支撑圆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一端与烟囱相互贯通连接,另一端与排气管的一端相互贯通连接,所述排气管另一端与燃烧炉相连接,所述反吹送风机通过进入管与燃烧炉相连接;所述反吹送风机由风筒、循环风轮、旋转轴、电机、电机支撑架、出风口、底座、连接法兰盘、进风口组成,所述风筒上设有出风口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风筒内部设有循环风轮,所述旋转轴一端与循环风轮的内孔过盈配合,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接,所述风筒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垂直安装在电机支撑架上,所述电机支撑架与底座相互焊接,所述连接法兰盘与出风口相焊接,所述进风口安装在风筒的中间上且相互贯通。进一步地,所述反吹送风机上的出风口通过进入管与燃烧炉内部的废气室相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炉的底部均匀等距分布有六根的支撑柱且两两之间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罩安装在废气进口的一端,所述废气进口的另一端与送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循环风轮上均匀等距设有十六片的叶片。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罩用于过滤废气中的大颗粒有害物质,防止大颗粒物质进入到送风机,保证送风机正常工作。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废气用催化燃烧炉,结构在燃烧炉旁边安装有一台反吹送风机,可以将为废气室提供循环气流,加快废气室里面废气的排放,提高排气管的排放速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废气用催化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废气用催化燃烧炉的反吹送风机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支撑圆盘-1、支撑柱-2、燃烧炉-3、过滤罩-4、废气进口-5、送风机-6、废气进入管道-7、上盖-8、蓄热体-9、蓄热体固定架-10、燃烧室-11、燃烧器-12、烟囱-13、连接管-14、第二支撑圆盘-15、排气管-16、反吹送风机-17、进入管-18、风筒-1701、循环风轮-1702、旋转轴-1703、电机-1704、电机支撑架-1705、出风口-1706、底座-1707、连接法兰盘-1708、进风口-170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气用催化燃烧炉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圆盘1、支撑柱2、燃烧炉3、过滤罩4、废气进口5、送风机6、废气进入管道7、上盖8、蓄热体9、蓄热体固定架10、燃烧室11、燃烧器12、烟囱13、连接管14、第二支撑圆盘15、排气管16、反吹送风机17、进入管18,所述支撑柱2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垂直安装在第一支撑圆盘1上,另一端与燃烧炉3底部相连接,所述送风机6的出风口连接有废气进入管道7,所述废气进入管道7与燃烧炉3相互贯通连接,所述上盖8位于燃烧炉3的顶部,所述燃烧炉3内部设有燃烧室11,所述燃烧室11内部设有蓄热体9,所述蓄热体9通过蓄热体固定架10与燃烧室11底部相连接,所述燃烧器12通过嵌入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上盖8的前端,所述烟囱13的底部与第二支撑圆盘1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4一端与烟囱13相互贯通连接,另一端与排气管16的一端相互贯通连接,所述排气管16另一端与燃烧炉3相连接,所述反吹送风机17通过进入管18与燃烧炉3相连接;所述反吹送风机17由风筒1701、循环风轮1702、旋转轴1703、电机1704、电机支撑架1705、出风口1706、底座1707、连接法兰盘1708、进风口1709组成,所述风筒1701上设有出风口1706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风筒1701内部设有循环风轮1702,所述旋转轴1703一端与循环风轮1702的内孔过盈配合,另一端与电机1704相连接,所述风筒170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电机1704相连接,所述电机170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垂直安装在电机支撑架1705上,所述电机支撑架1705与底座1707相互焊接,所述连接法兰盘1708与出风口1706相焊接,所述进风口1709安装在风筒1701的中间上且相互贯通,所述反吹送风机17上的出风口1706通过进入管18与燃烧炉3内部的废气室相互连接,所述燃烧炉3的底部均匀等距分布有六根的支撑柱2且两两之间相互平行,所述过滤罩4安装在废气进口5的一端,所述废气进口5的另一端与送风机6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循环风轮1702上均匀等距设有十六片的叶片,所述过滤罩4用于过滤废气中的大颗粒有害物质,防止大颗粒物质进入到送风机6,保证送风机6正常工作。本专利所说的送风机6通过吐出侧,向目标物输送冷空气或热空气,从而达到空气流通或加热的目的。在进行使用时,通过送风机6将废气运送到燃烧炉3内,启动上盖8上的燃烧器12来加热燃烧室11内部的废气,使其中的有机废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于280-300℃左右转化为CO2和H2O并释放出大量热量,热量通过蓄热体9对热量再利用,燃烧后气体通过产生的反吹送风机17的作用下,从排气管16排出。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排气速度慢,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在燃烧炉旁边安装有一台反吹送风机,可以将为废气室提供循环气流,加快废气室里面废气的排放,提高排气管的排放速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用催化燃烧炉,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圆盘(1)、支撑柱(2)、燃烧炉(3)、过滤罩(4)、废气进口(5)、送风机(6)、废气进入管道(7)、上盖(8)、蓄热体(9)、蓄热体固定架(10)、燃烧室(11)、燃烧器(12)、烟囱(13)、连接管(14)、第二支撑圆盘(15)、排气管(16)、反吹送风机(17)、进入管(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垂直安装在第一支撑圆盘(1)上,另一端与燃烧炉(3)底部相连接,所述送风机(6)的出风口连接有废气进入管道(7),所述废气进入管道(7)与燃烧炉(3)相互贯通连接,所述上盖(8)位于燃烧炉(3)的顶部,所述燃烧炉(3)内部设有燃烧室(11),所述燃烧室(11)内部设有蓄热体(9),所述蓄热体(9)通过蓄热体固定架(10)与燃烧室(11)底部相连接,所述燃烧器(12)通过嵌入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上盖(8)的前端,所述烟囱(13)的底部与第二支撑圆盘(1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4)一端与烟囱(13)相互贯通连接,另一端与排气管(16)的一端相互贯通连接,所述排气管(16)另一端与燃烧炉(3)相连接,所述反吹送风机(17)通过进入管(18)与燃烧炉(3)相连接;所述反吹送风机(17)由风筒(1701)、循环风轮(1702)、旋转轴(1703)、电机(1704)、电机支撑架(1705)、出风口(1706)、底座(1707)、连接法兰盘(1708)、进风口(1709)组成,所述风筒(1701)上设有出风口(1706)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风筒(1701)内部设有循环风轮(1702),所述旋转轴(1703)一端与循环风轮(1702)的内孔过盈配合,另一端与电机(1704)相连接,所述风筒(170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电机(1704)相连接,所述电机(170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垂直安装在电机支撑架(1705)上,所述电机支撑架(1705)与底座(1707)相互焊接,所述连接法兰盘(1708)与出风口(1706)相焊接,所述进风口(1709)安装在风筒(1701)的中间上且相互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用催化燃烧炉,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圆盘(1)、支撑柱(2)、燃烧炉(3)、过滤罩(4)、废气进口(5)、送风机(6)、废气进入管道(7)、上盖(8)、蓄热体(9)、蓄热体固定架(10)、燃烧室(11)、燃烧器(12)、烟囱(13)、连接管(14)、第二支撑圆盘(15)、排气管(16)、反吹送风机(17)、进入管(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垂直安装在第一支撑圆盘(1)上,另一端与燃烧炉(3)底部相连接,所述送风机(6)的出风口连接有废气进入管道(7),所述废气进入管道(7)与燃烧炉(3)相互贯通连接,所述上盖(8)位于燃烧炉(3)的顶部,所述燃烧炉(3)内部设有燃烧室(11),所述燃烧室(11)内部设有蓄热体(9),所述蓄热体(9)通过蓄热体固定架(10)与燃烧室(11)底部相连接,所述燃烧器(12)通过嵌入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上盖(8)的前端,所述烟囱(13)的底部与第二支撑圆盘(1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4)一端与烟囱(13)相互贯通连接,另一端与排气管(16)的一端相互贯通连接,所述排气管(16)另一端与燃烧炉(3)相连接,所述反吹送风机(17)通过进入管(18)与燃烧炉(3)相连接;所述反吹送风机(17)由风筒(1701)、循环风轮(1702)、旋转轴(1703)、电机(1704)、电机支撑架(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洲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台安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