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130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电机执行电路。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包含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和比较器,用于响应于遥控指令,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射脉冲信号,所述红外接收管接收所述脉冲信号,所述比较器比较所述脉冲信号的变化。单片机控制电路,用于读取来自所述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的所述信号变化,以控制电机执行电路的操作。电机执行电路,用于在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选通相应挡位以实现对应的电机转速。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能够使用户更加方便地调节电风扇挡位和转速。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fa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fa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infrare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ircuit, a single chip computer control circuit and a motor execution circuit. The infrare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ircuit comprises an infrared transmitting tube, an infrared receiving tube and a comparator for transmitting a pulse signal in response to a remote control instruction. The infrared transmitting tube receives the pulse signal, and the comparator compares the changes of the pulse signal.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control circuit is used to read the signal change from the infrare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ircuit to control the motor to perform the operation of the circuit. The motor execution circuit is used to select the corresponding gear to realize the corresponding motor spe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control circuit.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fan device can make it more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adjust the gear and speed of the electric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
本技术关于电子通信和电风扇控制领域,更具体的,关于一种利用红外线对电风扇进行遥控的装置。
技术介绍
夏天是使用电风扇最为密集的一段时间,但是众所周知,大部分的家用电风扇是通过按键的方式来调节电风扇转速的,对用户来说,显得非常的不方便。特别是当用户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感觉有点热或者有点冷时,这时就需要调节电风扇的挡位,但是,必须起床去调节风扇挡位既不方便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熟睡的人,因此需要一种通过红外线来调节电风扇转速和挡位的装置,提升用户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包含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电机执行电路。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包含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和比较器,用于响应于遥控指令,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射脉冲信号,所述红外接收管接收所述脉冲信号,所述比较器比较所述脉冲信号的变化。单片机控制电路用于读取来自所述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的所述信号变化,以控制电机执行电路的操作。以及电机执行电路用于在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选通相应挡位以实现对应的电机转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能够使用户更加方便地调节电风扇挡位和转速。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的单片机控制电路为P89C51X2BN的51系列单片机。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和起振电路。复位电路包含连接至所述单片机的引脚9的三条支路,其中第一支路包含连接于所述引脚9和第一地端之间的第一电阻,第二支路包含连接于所述引脚9和第一供应电源之间的第三电容,第三支路包含连接于所述引脚9和所述第一供应电源之间的第一开关。起振电路包含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晶振,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单片机的引脚18和引脚19,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同时连接至所述第一地端,以及所述晶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的引脚40和引脚20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供应电源和所述第一地端,以及引脚21接至第二带锁按键的一端,所述第二带锁按键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地端,其中所述第二带锁按键用于控制开启电路。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由型号为LM555CM芯片的555定时器控制。进一步地,所述555定时器的引脚4和引脚8相连后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红外发射管的正极以及第三按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按键的另一端连接于储蓄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电位器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连接后,同时连接到所述555定时器的引脚7,所述电位器的第二引脚连接至所述555定时器的引脚2和引脚6,并且还与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储蓄电池的负极;所述555定时器的引脚5连接至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储蓄电池的负极。所述555定时器的引脚3连接至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红外发射管的负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储蓄电池的负极;以及所述红外接收管的第一引脚连接至运算放大器的引脚3和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引脚4以及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二供应电源处,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引脚1、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单片机的引脚1,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引脚2连接至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引脚11、所述红外接收管的第三引脚以及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地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按键用于控制所述挡位的变换。进一步地,通过调节所述电位器来调节所述红外发射管的发送频率。进一步地,当调小所述电位器的电阻值时,所述555定时器输出的脉宽变小,所述红外发射管持续工作的时间更短;以及当调大所述电位器的电阻值时,所述555定时器输出的脉宽变宽,所述红外发射管持续工作的时间更长。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执行电路包含: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的其中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单片机的引脚5、引脚6和引脚7,所述第八电阻、所述第九电阻和所述第十电阻的其中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进一步分别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均连接至第三地端;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进一步分别连接至第一、第二和第三双向可控硅的引脚2,三个双向可控硅的引脚1均连接整流后的交流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双向可控硅的引脚0连接至线圈的引脚1,所述第二双向可控硅的引脚0连接至所述线圈的中间接头处,所述第三双向可控硅的引脚0连接至所述线圈的引脚2,其中,所述线圈的引脚1还连接至电机的一头,所述电机的另一头连接至所述整流后的交流电源的负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图2A和图2B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执行电路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在图1中,C1,C2:瓷片电容;C3:电解电容;Y1:12MHZ晶振;S1:按键;S2:带锁按键;R1:电阻;U1:P89C51X2BN型单片机;P10,P14,P15,P16,P17:网络标号;VCC1:+5V的电源;GND1:地端。在图2A和图2B中,U2:555定时器;R2,R3,R5,R6,R7:电阻;C4,C5,C6:电容;R4:电位器;Q1:三极管;D1:红外发射管;S3:按键;BT1:储蓄电池;Q2:红外接收管;U3A:运算放大器;P10:网络标号;VCC2:+5V的电源;GND2:地端。在图3中,R8,R9,R10:电阻;D25,D26,D27:二极管;Q3,Q4,Q5:三极管;H1,H2,H3:双向可控硅;L1:线圈;B1:电机。在图4中,1:红外接收管;2:挡位指示灯绿灯;3:挡位指示灯黄灯;4:挡位指示灯红灯;5:接收装置;6:红外发射管;7:电位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方便用户调节电风扇转速的一种控制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红外线遥控风扇的装置,整个电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单片机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包含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和比较器,用于响应于遥控指令,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射脉冲信号,所述红外接收管接收所述脉冲信号,所述比较器比较所述脉冲信号的变化;单片机控制电路,用于读取来自所述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的所述信号变化,以控制电机执行电路的操作;以及电机执行电路,用于在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选通相应挡位以实现对应的电机转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包含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和比较器,用于响应于遥控指令,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射脉冲信号,所述红外接收管接收所述脉冲信号,所述比较器比较所述脉冲信号的变化;单片机控制电路,用于读取来自所述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的所述信号变化,以控制电机执行电路的操作;以及电机执行电路,用于在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选通相应挡位以实现对应的电机转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为P89C51X2BN的51系列单片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包含连接至所述单片机的引脚9的三条支路,其中第一支路包含连接于所述引脚9和第一地端之间的第一电阻,第二支路包含连接于所述引脚9和第一供应电源之间的第三电容,第三支路包含连接于所述引脚9和所述第一供应电源之间的第一开关;起振电路,包含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晶振,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单片机的引脚18和引脚19,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同时连接至所述第一地端,以及所述晶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的引脚40和引脚20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供应电源和所述第一地端,以及引脚21接至第二带锁按键的一端,所述第二带锁按键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地端,其中所述第二带锁按键用于控制开启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由型号为LM555CM芯片的555定时器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线遥控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555定时器的引脚4和引脚8相连后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红外发射管的正极以及第三按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按键的另一端连接于储蓄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电位器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连接后,同时连接到所述555定时器的引脚7,所述电位器的第二引脚连接至所述555定时器的引脚2和引脚6,并且还与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储蓄电池的负极;所述555定时器的引脚5连接至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储蓄电池的负极;所述555定时器的引脚3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蕾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