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23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和坐便器本体同轴设置的内套筒,连接所述坐便器本体和所述内套筒的上端的坐垫环、设置在内套筒中的拉袋机构和设置在拉袋机构下部的烫印机构,其中环形筒袋套设在所述内套筒上,并且覆盖在所述坐垫环,以及所述拉袋机构适于从所述坐垫环的内圈拉动所述环形筒袋并通过所述烫印机构实现密封。该种坐便器,卫生且干净。

Pedestal pa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oilet, which comprises a toilet body and an inner sleeve coaxially arranged with the toilet body, a cushion ring connected with the toilet body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inner sleeve, a bag pulling mechanism arranged in the inner sleeve and a hot stamping mechanism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g pulling mechanism, in which the annular cylinder bag is sleeved with the inner sleeve. The cylinder is covered with the cushion ring and the bag pulling mechanism is suitable for pulling the ring bag from the inner ring of the cushion ring and realizing sealing through the stamping mechanism. The toilet is sanitary and cl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坐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坐便器,具体涉及一种坐便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过的坐便器,在通过环形筒袋覆盖的时候,会有如下的缺点:1、坐便器的整体支承效果差,导致环形筒袋在其支承固定下不稳定;2、在抽取环形筒袋的时候,因为环形筒袋是被压缩贴合,很容易在拉取的时候而过多叠加多层的环形筒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为了提供一种坐便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和坐便器本体同轴设置的内套筒,连接所述坐便器本体和所述内套筒的上端的坐垫环、设置在内套筒中的拉袋机构和设置在拉袋机构下部的烫印机构,其中环形筒袋套设在所述内套筒上,并且覆盖在所述坐垫环,以及所述拉袋机构适于从所述坐垫环的内圈拉动所述环形筒袋并通过所述烫印机构实现密封。作为优选,所述坐便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坐便器本体和所述内套筒之间的分袋机构,其中所述分袋机构适于将误拉动的多层环形筒袋分成一层行进层和其他滞留层。作为优选,所述分袋机构包括四组分袋部,其中四组所述分袋部分设在所述环形筒袋的四个方向。作为优选,所述分袋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坐便器本体的侧壁上的从动压辊和固定在所述坐垫环上并且与所述从动压辊相互压合的分层头,其中所述环形筒袋适于被四个所述分层头向周向展开并且分别压合在对应的所述从动压辊上。作为优选,所述坐便器本体的内壁一体设置有放置底环,其中所述环形筒袋适于放置在所述放置底环上。作为优选,所述放置底环的内圈与所述内套筒之间存在抽袋间隙,所述内套筒呈阶梯状,其中所述环形筒袋适于套设在内套筒中,并依次被放置在阶梯状的所述内套筒上,以及穿过所述抽袋间隙被放置在所述放置底环上。作为优选,所述坐便器还包括两个夹紧头,所述夹紧头镜像铰接在所述坐便器本体的外部,所述坐垫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凹口,一个所述凹口对应一个所述夹紧头,所述夹紧头的端部具有橡胶卡头,所述橡胶卡头适于压合所述环形筒袋至所述凹口中。作为优选,所述拉袋机构包括两组输送辊组,两组所述输送辊组镜像设置在所述坐便器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环形筒袋的两侧分别被夹设在一组所述输送辊组中,两组所述输送辊组适于带动所述环形筒袋下移。作为优选,所述烫印机构包括加热器以及抵接于该加热器的加热器座,两者相对于两组所述输送辊组的位置正交的方向上相向配置并且位于两组所述输送辊组的正下方,所述加热器适于靠近所述加热器座并将位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加热器座之间的所述环形筒袋封闭隔断。作为优选,所述烫印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两个相互平行且分别设置在一组所述输送辊组正下方的支承杆、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支承杆上的移动托架和固定托架,所述加热器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托架上,所述加热器固定在所述移动托架上,所述移动托架的两侧镜像设置有齿条;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双轴驱动电机和分别套定在所述双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每个所述齿轮对应一个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种坐便器,结构简单,能够将误拉动的多层环形筒袋分成一层行进层和其他滞留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坐便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坐垫环和夹紧头安装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烫印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烫印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坐便器本体1,内套筒2,坐垫环3,凹口31,拉袋机构4,烫印机构5,环形筒袋6;分袋机构7,分层头71,端头部711,固定部712,从动压辊72;夹紧头8,橡胶卡头9,加热器座14,加热器15,双轴驱动电机16,支承杆17,移动托架18,固定托架19,齿条20,齿轮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相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1、和坐便器本体1同轴设置的内套筒2,连接坐便器本体1和内套筒2的上端的坐垫环3、设置在内套筒2中的拉袋机构4和设置在拉袋机构4下部的烫印机构5,其中环形筒袋6套设在内套筒2上,并且覆盖在坐垫环3,以及拉袋机构4适于从坐垫环3的内圈拉动环形筒袋6并通过烫印机构5实现密封。在本实施例中,环形筒袋6会依次覆盖在坐垫环3上,然后再经由坐垫环3的内圈向下运动至拉袋机构4处,并穿过拉袋机构4继续下行位于烫印机构5中。坐便器还包括设置在坐便器本体1和内套筒2之间的分袋机构7,其中分袋机构7适于将误拉动的多层环形筒袋6分成一层行进层和其他滞留层。此处的行进层,为一层,而被刮下的可能为一层,可能为两层的滞留层,滞留的意思为,其没有被拉袋机构4拉出分袋机构7。分袋机构7包括四组分袋部,其中四组分袋部分设在环形筒袋6的四个方向。将分袋部分设在四个周围,能够将环形筒袋6尽量的展开。分袋部包括固定在坐便器本体1的侧壁上的从动压辊72和固定在坐垫环3上并且与从动压辊72相互压合的分层头71,其中环形筒袋6适于被四个分层头71向周向展开并且分别压合在对应的从动压辊72上。其中分层头71分为呈L型的固定部712和用于压紧环形筒袋6的端头部711,端头部711与从动压辊72压合环形筒袋。在其中,分袋部不会自己工作,而是在拉袋机构4的拉袋作用下由环形筒袋6带动从动压辊72实现自转,同时起到输送效果。坐便器本体1的内壁一体设置有放置底环,其中环形筒袋6适于放置在放置底环上。放置底环的内圈与内套筒2之间存在抽袋间隙,内套筒2呈阶梯状,其中环形筒袋6适于套设在内套筒2中,并依次被放置在阶梯状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坐便器本体、和坐便器本体同轴设置的内套筒,连接所述坐便器本体和所述内套筒的上端的坐垫环、设置在内套筒中的拉袋机构和设置在拉袋机构下部的烫印机构,其中环形筒袋套设在所述内套筒上,并且覆盖在所述坐垫环,以及所述拉袋机构适于从所述坐垫环的内圈拉动所述环形筒袋并通过所述烫印机构实现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坐便器本体、和坐便器本体同轴设置的内套筒,连接所述坐便器本体和所述内套筒的上端的坐垫环、设置在内套筒中的拉袋机构和设置在拉袋机构下部的烫印机构,其中环形筒袋套设在所述内套筒上,并且覆盖在所述坐垫环,以及所述拉袋机构适于从所述坐垫环的内圈拉动所述环形筒袋并通过所述烫印机构实现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坐便器本体和所述内套筒之间的分袋机构,其中所述分袋机构适于将误拉动的多层环形筒袋分成一层行进层和其他滞留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袋机构包括四组分袋部,其中四组所述分袋部分设在所述环形筒袋的四个方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袋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坐便器本体的侧壁上的从动压辊和固定在所述坐垫环上并且与所述从动压辊相互压合的分层头,其中所述环形筒袋适于被四个所述分层头向周向展开并且分别压合在对应的所述从动压辊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器本体的内壁一体设置有放置底环,其中所述环形筒袋适于放置在所述放置底环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底环的内圈与所述内套筒之间存在抽袋间隙,所述内套筒呈阶梯状,其中所述环形筒袋适于套设在内套筒中,并依次被放置在阶梯状的所述内套筒上,以及穿过所述抽袋间隙被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红张利斌孙传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