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78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坐便器,包括第一马桶圈、第二马桶圈、第一坐便垫、第二坐便垫、伸缩机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马桶圈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马桶圈位于第一马桶圈的上方,第二马桶圈的端部与第一马桶圈端部通过连接轴相连,第二马桶圈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伸缩机构的一端与第一马桶圈端部的轴铰接,伸缩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在墙上;第一坐便垫和第二坐便垫分别贴覆在第一马桶圈、第二马桶圈的顶面上非通孔处,第一坐便垫和第二坐便垫均包括若干层单面胶带,各单面胶带上均设有撕拉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铰接在第一马桶圈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占地面积小,具有马桶和蹲坑式的优点,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

Folding toil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ing toile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toilet ring, a second toilet ring, a first toilet cushion, a second toilet cushion, a telescopic mechanism, a first support rod and a second support rod; a first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toilet ring; the second toilet ring is located above the first toilet ring and the second toilet ring. Th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first toilet ring through a connecting shaft,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econd toilet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hrough hole; one end of the telescopic mechanism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axis of the end of the first toilet ring,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mechanism is used for fixing on the wall; the first toilet cushion and the second toilet cushion are respectively past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rst toilet ring and the second toilet ring. At the upper non-through hole, the first and second seat cushions both include a number of layers of single-sided adhesive tape, each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tearing part; the first support rod and the second support rod are hinged below the first toilet r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manufacture, small floor area, toilet and squatting pit type, and meets the use needs of various groups of peo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坐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坐便器,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坐便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坐便器大多是马桶或者蹲坑式,马桶的使用舒适度比蹲坑式好很多,但是马桶的造价高,且在医院等公共场所,人流量非常大,因此使用的人较多,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且由于场地的限制,多采用蹲坑式坐便器,但是蹲坑式坐便器非常不适合孕妇、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为了能够兼顾所有人,需要一种能够同时具有马桶和蹲坑式优点的坐便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折叠式坐便器,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较低、占地面积小,能够同时具有马桶和蹲坑式的优点,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折叠式坐便器,包括第一马桶圈、第二马桶圈、第一坐便垫、第二坐便垫、伸缩机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马桶圈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马桶圈位于第一马桶圈的上方,第二马桶圈的端部与第一马桶圈端部通过连接轴相连,第二马桶圈能够绕第一马桶圈的端部转动,第二马桶圈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的尺寸;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与第一马桶圈端部的轴铰接,伸缩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在墙上;所述第一坐便垫和第二坐便垫分别贴覆在第一马桶圈、第二马桶圈的顶面上非通孔处,第一坐便垫和第二坐便垫均包括若干层单面胶带,各单面胶带上均设有撕拉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铰接在第一马桶圈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马桶圈的两侧分别设有扶手,所述扶手通过转轴与第一马桶圈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为90度定位转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扶手为立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马桶圈上远离伸缩杆的一端设有把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套设在第二杆内,第二杆上靠近第一杆的端部设有定位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均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单面胶带由pp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马桶圈和第二马桶圈均由塑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折叠式坐便器,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较低、占地面积小,能够同时具有马桶和蹲坑式的优点,且设置了两种规格的马桶圈(一大一小),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本技术的一种折叠式坐便器,在马桶圈上设置了层状的坐便垫,在使用完成后,拉扯撕拉部,将最上面的一层撕去,有效防止了交叉感染,无需额外的清洁工作,使用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式坐便器,包括第一马桶圈1、第二马桶圈2、第一坐便垫3、第二坐便垫4、伸缩机构5、第一支撑杆(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支撑杆(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马桶圈1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101;所述第二马桶圈2位于第一马桶圈1的上方,第二马桶圈2的端部与第一马桶圈1端部通过连接轴相连,第二马桶圈2能够绕第一马桶圈1的端部转动,第二马桶圈2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102;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102同轴设置,且第一通孔101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102的尺寸;所述伸缩机构5的一端与第一马桶圈1端部的轴铰接,伸缩机构5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在墙上;所述第一坐便垫3和第二坐便垫4分别贴覆在第一马桶圈1、第二马桶圈2的顶面上非通孔处,第一坐便垫3和第二坐便垫4均包括若干层单面胶带,各单面胶带上均设有撕拉部6;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铰接在第一马桶圈1的下方。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行动不便者或者儿童安全使用该坐便器,所述第一马桶圈1的两侧分别设有扶手7,所述扶手7通过转轴与第一马桶圈1相连。优选地,所述转轴为90度定位转轴;所述扶手7为立柱,能够节省材料,且不会对使用该该坐便器的人的体型造成限制。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桶圈1上远离伸缩杆的一端设有把手8,便于拉伸伸缩杆。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机构5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套设在第二杆内,第二杆上靠近第一杆的端部设有定位销,当需要使用该坐便器的时候,拉伸该伸缩杆,使得第一马桶圈1和第二马桶圈2位于蹲坑的上方;当使用完成后,缩短该伸缩杆,并将第一马桶圈1和第二马桶圈2折叠起来,靠墙放置。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均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单面胶带由pp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马桶圈1和第二马桶圈2均由塑料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折叠式坐便器,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较低、占地面积小,能够同时具有马桶和蹲坑式的优点,且设置了两种规格的马桶圈(一大一小),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本技术的一种折叠式坐便器,在马桶圈上设置了层状的坐便垫,在使用完成后,拉扯撕拉部,将最上面的一层撕去,有效防止了交叉感染,无需额外的清洁工作,使用非常方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马桶圈、第二马桶圈、第一坐便垫、第二坐便垫、伸缩机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马桶圈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马桶圈位于第一马桶圈的上方,第二马桶圈的端部与第一马桶圈端部通过连接轴相连,第二马桶圈能够绕第一马桶圈的端部转动,第二马桶圈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的尺寸;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与第一马桶圈端部的轴铰接,伸缩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在墙上;所述第一坐便垫和第二坐便垫分别贴覆在第一马桶圈、第二马桶圈的顶面上非通孔处,第一坐便垫和第二坐便垫均包括若干层单面胶带,各单面胶带上均设有撕拉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铰接在第一马桶圈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马桶圈、第二马桶圈、第一坐便垫、第二坐便垫、伸缩机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马桶圈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马桶圈位于第一马桶圈的上方,第二马桶圈的端部与第一马桶圈端部通过连接轴相连,第二马桶圈能够绕第一马桶圈的端部转动,第二马桶圈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的尺寸;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与第一马桶圈端部的轴铰接,伸缩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在墙上;所述第一坐便垫和第二坐便垫分别贴覆在第一马桶圈、第二马桶圈的顶面上非通孔处,第一坐便垫和第二坐便垫均包括若干层单面胶带,各单面胶带上均设有撕拉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铰接在第一马桶圈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坐便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