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沉井河道护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06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建设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沉井河道护岸,包括多个下端插入在靠近河岸一侧的河底土壤中的沉井,沉井的中心处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供河底土壤嵌入的通孔,沉井的上端砌筑有挡墙。利用多个沉井下端嵌入在河底土壤中作为基础且上端砌筑挡墙形成河道护岸,此时施工过程中无需再修建围堰,直接可进行带水施工;同时护岸可防止河岸线崩塌同时减小河岸泥土倒塌导致河道淤积日益严重的可能性;整个修建护岸的过程中,无需再修建围堰,大幅度减小平原河网地区的围堰临时施工费用,最终即可降低修建护岸的成本;另外新型沉井护岸相比传统护岸可机械化施工,大大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更进一步减小工程费用。

A New Type of Open Caisson River Bank Prot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facilities, and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open caisson river bank revetment,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open caissons with lower ends inserted in the bottom soil near the river bank. The center of the open caissons is provided with holes extending vertically and for soil embedding at the river bottom, and a retaining wall is built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open caissons. The river bank protection is formed by embedding multiple caisson ends in the soil of the river bottom and building retaining walls at the upper end. At this time, there is no need to build cofferdam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water carrying construction can be carried out directly. At the same time, the bank protection can prevent bank collapse and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river bank mud collapsing leading to river bank siltatio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the process of revetment construction, there is no need to build cofferdam,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temporary construction cost of cofferdam in plain river network area, and ultimately reduce the cost of revetment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he new caisson revetment can be mechanized constr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vetment, greatly shortening the construction cycle and further reducing the engineer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沉井河道护岸
本技术涉及水利建设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沉井河道护岸。
技术介绍
护岸往往指的是在原有的河岸岸坡上采取人工加固的工程措施,用来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及地下水作用,维持岸线稳定;目前的河流中,河道护岸不单是防止河道崩岸、减少河道淤积的工程措施,更是人水和谐的媒介,是环境生态文明的重要元素。同时在目前的河道护岸建设中,往往首先需要在河道中设置围堰,其中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围堰的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永久建筑物的临时建筑物,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围堰修建完毕后才可以在河岸上铺设砖石,从而修建由砖石砌筑而成的护岸;但是由于围堰并非是护岸的一部分,故在护岸修建完毕后就需要将围堰拆除,此时围堰的存在就会增加修建护岸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沉井河道护岸,能够降低修建成本同时缩短建设工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沉井河道护岸,包括多个下端插入在靠近河岸一侧的河底土壤中的沉井,所述沉井的中心处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供河底土壤嵌入的通孔,所述沉井的上端砌筑有挡墙。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修建护岸时,利用多个沉井作为护岸基础,将多个沉井沿着河岸均匀排列,其中利用沉井下端嵌入在河底土壤中,此时施工人员即可无需再修建围堰,同时在沉井上端即可修建挡墙,最终即可完成整个护岸的修建,依靠沉井和沉井上端的挡墙即可减小河岸泥土倒塌导致河道淤积日益严重的可能性;其中利用开设在沉井中心处的通孔,当沉井下端需要插入在河底土壤中时,通孔的存在即可减小沉井与土壤之间的受力面积,相同压力的条件下,沉井对土壤的压强就会更大,最终即可方便沉井顺利的插入在土壤内;整个修建护岸的过程中,利用起重设备将沉井下端嵌入在河底土壤中,相比于传统护岸修建中需要人力修建围堰并砌筑砖石而言,即可无需再修建围堰,同时实现机械化带水施工,最终即可降低修建护岸的成本,且机械化施工也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井的上端且远离河岸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沉井的通孔内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一体设置有嵌入在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远离安装块的端面上开设有供鱼群进入的第一生态鱼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第一连接块远离安装块的端面上开设的第一生态鱼槽,第一生态鱼槽即可供鱼群进入,由于第一生态鱼槽比较隐蔽故第一生态鱼槽可以作为鱼类的鱼窝,鱼群即可在第一生态鱼槽内觅食或者产卵;相比于平整的砖石护岸而言,砖石护岸没有供鱼群进入的鱼槽,故留有第一生态鱼槽的护岸可以有利于鱼类的生存繁衍。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井的上端且位于靠近相邻沉井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安装块上一体设置有两个用于分别嵌入在两个第二安装槽内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远离安装块的端面上开设有供鱼群进入且与第一生态鱼槽连通的第二生态鱼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第二连接块远离安装块的端面上的第二生态鱼槽与第一生态鱼槽连通,第二生态鱼槽即可使得相邻两个沉井内的第一生态鱼槽互相连通,此时即可使得鱼群可以在多个沉井内游动,从而进一步有利于鱼类的生存繁衍。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块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高度,所述安装块的上端且位于通孔的位置处铺设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土壤层。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安装块上端且位于通孔位置处的土壤层,土壤层即可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比如再力花、美人蕉等,最终即可有利于整个河岸的美化。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井的下端且位于通孔的周侧开设有导向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沉井下端且位于通孔周侧开设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即可进一步减小沉井与土壤之间的受力面积,相同压力的条件下,沉井对土壤的压强就会更大,最终即可进一步方便沉井顺利的插入在土壤内;同时当土壤进入到通孔内时,导向斜面即可对进入的土壤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方便土壤比较流畅的进入到通孔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井的上端且位于通孔的周侧固定有吊环。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将沉井运输到河岸处时,利用固定在沉井上端且位于通孔周侧的吊环,通过起吊设备吊起吊环即可完成沉井的运输,最终即可比较方便的运输沉井。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环的两端一体设置有嵌入在沉井内的加强钩。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加强钩设置在沉井内,此时加强钩即可增加吊环与沉井的接触面积,最终即可增加吊环与沉井连接的稳定性,减小吊环从沉井上发生脱落的可能性,有利于稳定运输沉井。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墙包括位于最下层的混凝土基块、位于所述混凝土基块远离沉井一侧的青砖层。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混凝土基块铺设在挡墙的最下层,同时利用青砖层铺设在混凝土基块远离沉井的一侧,最终即可形成整个完整的挡墙,从而对河岸的泥土进行稳定的支撑,减小河岸泥土倒塌导致河道淤积日益严重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需要修建护岸时,利用多个沉井作为护岸基础,施工人员将多个沉井沿着河岸均匀排列,其中利用沉井下端嵌入在河底土壤中,此时即可无需再修建围堰,在沉井的上端即可修建挡墙,最终即可完成整个护岸的修建,依靠沉井和沉井上端的挡墙即可减小河岸泥土倒塌导致河道淤积日益严重的可能性;其中利用开设在沉井中心处的通孔,当沉井下端需要插入在河底土壤中时,通孔的存在即可减小沉井与土壤之间的受力面积,相同压力的条件下,沉井对土壤的压强就会更大,最终即可方便沉井顺利的插入在土壤内;整个修建护岸的过程中,利用沉井即可无需再修建围堰,最终即可降低修建护岸的成本;2.沉井作为护岸基础,可先预制场进行大批量预制,在施工时通过起重设备吊装即可完全机械化施工,相比于传统护岸需要修建围堰并砌筑砖石的形式而言,即可大大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更进一步减小工程费用;3.利用第一生态鱼槽和第二生态鱼槽供鱼群进入,由于第一生态鱼槽和第二生态鱼槽比较隐蔽,故第一生态鱼槽和第二生态鱼槽可以作为鱼类的鱼窝,鱼群即可在第一生态鱼槽和第二生态鱼槽内觅食或者产卵;相比于平整的砖石护岸而言,砖石护岸没有供鱼群进入的鱼槽,故留有第一生态鱼槽和第二生态鱼槽的护岸可以有利于鱼类的生存繁衍;4.利用安装块上端且位于通孔位置处的土壤层,土壤层即可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有效改善河道的亲水性,更能改进美化河道的生态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沉井和安装块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沉井、吊环、加强钩之间的连接关系剖视图。附图标记:1、沉井;11、通孔;12、第一安装槽;13、第二安装槽;14、导向斜面;15、吊环;16、加强钩;2、挡墙;21、混凝土基块;22、青砖层;3、安装块;31、第一连接块;311、第一生态鱼槽;32、第二连接块;321、第二生态鱼槽;4、土壤层;5、河底。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新型沉井河道护岸,参照图1,该种新型沉井河道护岸包括由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沉井1,沉井1呈长方体,其中沉井1的下端插入在靠近河岸一侧的河底5(参照图2)土壤中;同时沉井1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1,且通孔11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沉井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下端插入在靠近河岸一侧的河底土壤中的沉井(1),所述沉井(1)的中心处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供河底土壤嵌入的通孔(11),所述沉井(1)的上端砌筑有挡墙(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沉井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下端插入在靠近河岸一侧的河底土壤中的沉井(1),所述沉井(1)的中心处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供河底土壤嵌入的通孔(11),所述沉井(1)的上端砌筑有挡墙(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沉井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1)的上端且远离河岸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2),所述沉井(1)的通孔(11)内放置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上一体设置有嵌入在第一安装槽(12)内的第一连接块(31),所述第一连接块(31)远离安装块(3)的端面上开设有供鱼群进入的第一生态鱼槽(3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沉井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1)的上端且位于靠近相邻沉井(1)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3),所述安装块(3)上一体设置有两个用于分别嵌入在两个第二安装槽(13)内的第二连接块(32),所述第二连接块(32)远离安装块(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韩校生俞军锋郑润坤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