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084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包括轿厢、导靴、导轨和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导轨设计成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由固定部和活动部组成,驱动装置与安装在电梯的井壁上且位于活动部远离第二导轨的一侧,导靴安装在轿厢的外周且沿第二导轨滑动。当电梯出现故障快速下坠时,驱动装置推动活动部的活动端向靠近第二导轨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使活动部与第二导轨之间的距离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变小,轿箱在下落的过程中,滑靴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电梯下滑的过程中经过多次活动部与导靴的摩擦,能够逐渐降低电梯下滑的速度,当电梯蹲底时速度已降低到很小,冲击力也很小。

An Elevator Protection Device with Reducing the Impact of Squatting Botto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or protection device with reduced squatting impact for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vators. It includes car, boot, guide rail and dri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esigns the guide rail as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allel guideways. The first guide rail is composed of a fixed part and a movable part. The driv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shaft wall of the elevator and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movable part away from the second guide rail. The guide boots are installed around the car and slide along the second guide rail. When the elevator fails and falls rapidly, the driving device drives the movable end of the movable part to rotate at a certain angle towards the direction near the second guide rail, so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ovable part and the second guide rail decreases gradually along the direction from top to bottom. In the process of the car falling, the pressure on the sliding boots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the elevator slides down. After many times of friction between the moving part and the guide boots, the speed of the elevator sliding can be gradually reduced. When the elevator crouches, the speed has been reduced to very small, and the impact is also very sm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梯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经济和城市生活的发展,电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电梯性能的好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曳引式电梯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梯,曳引式电梯是由曳引机驱动,依靠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摩擦力带动轿厢沿垂直轨道运行。电梯安全是电梯八大组成部分的重要环节之一,关系着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梯在故障时容易发生快速下坠而蹲,蹲底时由于冲击力巨大容易对人体造成致命的伤害。如何减小电梯发生蹲底时的冲击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推动第一导轨的活动部与导靴摩擦,解决了现有的电梯蹲底时冲击力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包括轿厢、导靴、导轨和驱动装置;所述导轨竖直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平行,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活动部间隔设置,所述活动部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所述导靴固定安装在所述轿厢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靴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导轨靠近所述第二导轨的侧壁之间设有缝隙;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电梯井的井壁上且位于所述活动部远离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为2或4个,所述导轨分布在所述电梯井一相对的两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活动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为T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部通过销钉与所述电梯井的井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部的两端均设有圆弧形倒角。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或无线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导轨设计成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且第一导轨由固定部和活动部组成,驱动装置与安装在电梯井的井壁上且位于活动部远离第二导轨的一侧,导靴沿第二导轨滑动。当电梯出现故障快速下坠时,通过驱动装置推动活动部的活动端向靠近第二导轨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使活动部与第二导轨之间的距离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变小,轿箱在下落的过程中,滑靴经过活动部与第二导轨之间时,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导靴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会对电梯产生一定的减速效果,如此,电梯下滑的过程中经过多次活动部与导靴的摩擦,能够逐渐降低电梯下滑的速度,当电梯蹲底时速度已降低到很小,冲击力也很小,如此,可以减轻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电梯正常运行时导靴与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电梯出现故障下滑时第一导轨活动部与导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轨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导靴与轿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轿厢,2-导靴,3-驱动装置,4-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6-固定部,7-活动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厚度”、“一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包括轿厢1、导靴2、导轨和驱动装置3;导轨竖直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导轨包括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平行,第一导轨4包括固定部6和活动部7,固定部6与活动部7间隔设置,活动部7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如此,可以保证活动部7在受到水平外力的作用时能够向靠近第二导轨5或远离第二导轨5的方向转动。导靴2固定安装在轿厢1的外周,且与第二导轨5滑动连接,导靴2一外侧壁与第一导轨4靠近第二导轨5的侧壁之间设有缝隙,如此,保证了导靴2在沿第二导轨5滑动时不会受到第一导轨4的影响;驱动装置3安装在电梯井的井壁上且位于活动部7远离第二导轨5的一侧,如此,为活动部7向第一导轨4靠近的方向转动提供动力。具体实施时,当电梯出现故障快速下滑时,通过驱动装置3推动活动部7的活动端向靠近第二导轨5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使活动部7与第二导轨5之间的距离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变小,轿箱在下落的过程中,滑靴经过活动部7与第二导轨5之间时,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导靴2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会对电梯产生一定的减速效果,如此,电梯下滑的过程中经过多次活动部7与导靴2的摩擦,能够逐渐降低电梯下滑的速度,当电梯蹲底时速度已降低到很小,冲击力也很小,如此,可以减轻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其中,导轨为2或4个,导轨分布在电梯井一相对的两侧壁上,如此,可以保证轿厢1运行时更加平稳。其中,驱动装置3为液压气缸,液压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部7固定连接。其中,第二导轨5为T形结构,如此,保证了导靴2在沿第二导轨5滑动的过程中不会脱落。其中,活动部7通过销钉与电梯井的井壁连接。其中,活动部7的两端均设有圆弧形倒角,如此,保证了活动部7在受到驱动装置3推动向靠近第一导轨4的方向转动时不会被相邻的固定部6阻挡,方便活动部7转动。其中,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装置3电连接或无线连接,如此,方便对各个驱动装置3进行控制,间接对活动部7的转动角度和转动方向进行控制。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导轨为4个每2个为一组分成两组分别竖直设置在电梯井的一相对井壁上,导轨包括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平行,第一导轨4包括固定部6和活动部7,固定部6与活动部7间隔设置,活动部7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活动部7可以通过销钉与电梯井的井壁连接也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进行转动连接,活动部7的两端均设有圆弧形倒角,如此,可以方便活动部7转动不会受到固定部6的影响。请参考图4,导靴2的个数为8个,每4个为一组固定安装在轿厢1的一相对外周,轿厢1每一外周的4个导靴2又分为上下两组,每2个导靴2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导靴2与第二导轨5滑动连接,导靴2一外侧壁与第一导轨4靠近第二导轨5的侧壁之间设有缝隙。驱动装置3安装在电梯井的井壁上且位于活动部7远离第二导轨5的一侧,为了更容易使活动部7被推动,可以将驱动装置3安装在靠近活动部7的下端。驱动装置3的数量与活动部7的数量相同,驱动装置3可以是液压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导靴(2)、导轨和驱动装置(3);所述导轨竖直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所述第一导轨(4)和所述第二导轨(5)平行,所述第一导轨(4)包括固定部(6)和活动部(7),所述固定部(6)与所述活动部(7)间隔设置,所述活动部(7)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所述导靴(2)固定安装在所述轿厢(1)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二导轨(5)滑动连接,所述导靴(2)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导轨(4)靠近所述第二导轨(5)的侧壁之间设有缝隙;所述驱动装置(3)安装在电梯井的井壁上且位于所述活动部(7)远离所述第二导轨(5)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导靴(2)、导轨和驱动装置(3);所述导轨竖直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所述第一导轨(4)和所述第二导轨(5)平行,所述第一导轨(4)包括固定部(6)和活动部(7),所述固定部(6)与所述活动部(7)间隔设置,所述活动部(7)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所述导靴(2)固定安装在所述轿厢(1)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二导轨(5)滑动连接,所述导靴(2)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导轨(4)靠近所述第二导轨(5)的侧壁之间设有缝隙;所述驱动装置(3)安装在电梯井的井壁上且位于所述活动部(7)远离所述第二导轨(5)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文静王明怀赵子朋
申请(专利权)人:迅立达智能装备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