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锁连接结构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075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互锁连接结构砌块具有一个第一部分,两个第二部分和两个第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位于平行平面内的主面。从平行平面的垂直方向观察时,砌块一般呈V形,第三部分的高度只是第一、第二部分高度的一半,使砌块可以与其他相同的砌块进行准确的互锁连接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结构。(*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互锁连接的结构砌块。各种不同类型的互锁连接结构砌块已为人们所知,这些已知砌块都是矩形的,在砌块的主要表面上设有突台,在相对的另一主要表面上带有凹槽,凹槽的形状与突台互配,在连接配合时,凹槽可以容纳相邻砌块的突台。本专利技术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广泛应用范围的新型互锁连接砌块。本专利技术的互锁连接结构砌块包括一个第一部分,两个第二部分和两个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具有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表面和位于第二平面内的第二表面,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隔开间距并相互平行;两个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隔开间距,两个第二部分彼此也相隔开,每个第二部分上都有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平面内的第一和第二表面;每一个第三部分都位于第一部分和一个第二部分之间,每个第三部分都具有位于第三平面内的第一表面,第三平面平行于第一、第二平面而且位于第一、第二平面之间,每个第三部分还具有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位于第二平面内。上述几部分相互组成一整体以此确定一个砌块。从垂直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平面的方向观察时,该砌块通常具有直角V型形状。由上述结构确定的砌块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与其它相同的砌块进行互锁连接,这种连接作用可以实现是因为每个第三部分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而是位于一个介于这两平面之间,最好是中间的平面内。上述的第一砌块可与另一相同砌块互锁连接构成一个矩形的类似砌块的构件。本专利技术最佳形式中,在各部分中形成有一系列的沟槽,当放置砌块使它的第一、第二、第三平面处于水平状态时,这些沟槽沿垂直方向延伸,当砌块互锁连接并一层层叠合形成一个结构时,沟槽所处的位置使它能够与其它相同的砌块的沟槽相配合,于是这些相互配合的沟槽形成一些用于安装作业或灌浆的管道,可用灰浆把结构内的各砌块相互粘结起来。图1本专利技术砌块的立体图,图2图1中砌块的俯视图,图3从图1中箭头3方向观察时的视图,图4表示图1类型的砌块是如何连接以便构成一面墙壁。图5和图6墙壁的交错砌块层的平面视图,图7用来补充图1中砌块的另一种砌块的立体图,图8图5图6中沿8-8线的剖面图,图中表示一个采用本专利技术砌块所构成的墙壁。图9本专利技术砌块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本专利技术砌块第三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至图3表示的组合砌块10具有一个第一部分12,它有一个位于第一平面15内的第一表面14和一个第二表面16,表面16与第一面隔开间距并与之平行,第二表面位于第二平面19内。砌块10还具有两个第二部分18,18部分通过第三部分20与第一部分相互隔开,第二部分18具有第一表面22和第二表面24,表面22与表面14一样位于平面15内,表面24与表面16一样位于平面19内。第三部分具有平行于表面14、16、22和24但位于平面17内的第一表面26,平面17正好在平面15和19的中间,第三部分还有表面28,它与表面16、24一样位于平面19内。当平面15、17和19处于水平位置,从上向下垂直观察砌块时,如图2所示,砌块大致呈V形,在V形一侧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有等分平面30,平面30与V形另一侧上的第二第三部分的相应等分平面32成直角。整个砌块对称于等分平面34。砌块10上成形有许多弧形槽36,当砌块的15、17、19平面处于水平状态时,这些沟槽垂直延伸。砌块可以由多种不同材料制成,如混凝土或其他胶结混合物、石灰,塑料或木材等。可以预料,砌块10除了应用于大规模建筑物上,还可应用于儿童结构玩具,砌块还可应用于铺砌场合。用在民用建筑作业中的典型砌块10的总长L为340mm,整个宽度W为170mm,弧形槽36的半径10mm,这种砌块中的尺寸X为85mm。说明书中,特别是图2中可明显看出,从垂直于平面15、17和19的方向观察时,第一部分12基本上是梯形,第二部分18基本上是三角形,第三部分20基本上是正方形。图2表明砌块10与另一同样的砌块10A(在图中用虚线表示)如何进行互锁连接以便构成一个矩形体。砌块10A相对砌块10来说是反向放置的,也就是说它的平面19放在上面,平面15放在底面。因为第三部分20仅有整个高度的一半,所以它可以和其它部分组合以达到整个高度。当应用多层砌块10构成一个联接壁面时,最好将砌块安排成所谓“顺砖砌合”的形式,而不要如图2所示的仅仅是将一个砌块安放在另一砌块的顶上。图4至图6表明了砌块是如何放置的。从图5的平面图中看到的底层38包含砌块10,砌块10的位置与图1至图3看到的位置相反,换句话说,平面19在上面,平面15在底面。相邻砌块的第二部分18的表面40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靠近,而第一部分12的表面42靠近对面相邻砌块的相应表面。通常在这些砌块之间构成六角形空间44。图4和图6表明砌块10的另一层46,这些砌块也与图1中放置的位置相反。由图4中可看到,砌块层46在38上只延伸高出整个砌块10高度的一半。因为互锁连接作用发生在砌块的第三部分20上,砌块10在砌块层46内向上延伸的部分为另一层砌块提供了互锁连接的引导部分。砌块层46与38相同,不同的只是46相对38产生了横向位移,移动距离为48,如图5和图6中所示。通过将砌块层38和46交错放置的方法建成所需高度的墙壁。不采用图示中使砌块层38和46的砌块反向放置的方法,也可以将他们按相同的向上方向放置,如图1至图3中的砌块所示。从图2、5和6中可看出,沟槽36相互配合而形成墙壁上的竖直通道,该通道延伸于墙壁的整个高度。这一点是砌块10的重要特征,由于有了这些通道就可以在墙壁内很容易地安置电器管道和其它设施。图8表示一个由砌块10构成的墙壁的横截面示意图,图8还表示出由相应的沟槽36构成的最外侧的通道50和52是非常靠近壁面边缘的,这就意味着在壁面适当位置只要钻入或切入很短的距离,就可容易地通入通道,不象采用惯用的矩形砖块那样需要有凹槽。如果砌块10是精确成形的,那么壁面不需要为达到满意的表层而进行粉刷,可以直接刷涂料或涂其他保护层。再参照图5、6和8,可以看到在组合后的墙壁宽度上总共有6个通道。这些通道中只有几个用于安装作业,至少要将一些剩余的通道用适宜的水泥质的或其它粘附性的混合材料进行灌浆,以便使砌块相互牢固地粘结起来。为此,最好把第一层38安放成图4所示的形式,因为底部壁面上的空隙56很容易使灌浆喷咀通向通道。本专利技术考虑了采用导管,导管装有合适的加压灰浆,而且导管设有一系列的与导管连通的灌浆喷咀,导管位于墙壁附近,将喷咀制作成形以便使其进入空隙56中,喷咀与墙壁内的正确通道对中,然后,导管中的灰浆自动地导向正确的通道,而不会进入那些安装作业用的通道。在灌浆作业之前,通过墙壁内的几个或全部的通道,抽吸适宜的密封胶将砌块配合面之间存在的小间隙进行密封。以上操作最好在封闭回路内进行,那些没有进入间隙的密封胶从壁面返回以便重新使用。因此,在用于灌浆或用于安装作业的通道中没有注入密封胶。图8还表示了墙壁内通道的其他方面的应用。墙壁的外表面用参考数字58表示,内表面用60表示,至少有几个最外侧的通道50和52是空着的成为空气通路的通道。存在于外通道52内的空气借助外表面58上的阳光而被加热,采用适当的管道,经过通道50可使空气进入室内,如箭头62所示。在夏天,通道50可用来配置空调。再有,空隙56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空隙56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互锁连接结构砌块,包括一个第一部分,两个第二部分和两个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具有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表面和位于第二平面内的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隔开间距并相互平行;两个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隔开,两个第二个部分彼此也相隔开,每个第二部分上都有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平面内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两个第三部分中,每个第三部分都位于第一部分的一个第二部分之间,每个第三部分都具有位于第三平面内的第一表面,第三平面平行于第一、第二平面,而且位于第一、第二平面之间,每个第三部分还具有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位于第二平面内,上述各部分相互组成一个整体,由此确定一个砌块,在垂直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平面的方向观察时,砌块通常具有直角V形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锁连接结构砌块,包括一个第一部分,两个第二部分和两个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具有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表面和位于第二平面内的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隔开间距并相互平行;两个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隔开,两个第二个部分彼此也相隔开,每个第二部分上都有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平面内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两个第三部分中,每个第三部分都位于第一部分的一个第二部分之间,每个第三部分都具有位于第三平面内的第一表面,第三平面平行于第一、第二平面,而且位于第一、第二平面之间,每个第三部分还具有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位于第二平面内,上述各部分相互组成一个整体,由此确定一个砌块,在垂直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平面的方向观察时,砌块通常具有直角V形形状。2.按照权利要求1的互锁连接结构砌块,其特征是第三平面位于第一和第二平面的中间。3.按照权利要求1的互锁连接结构砌块,其特征是当垂直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埃尔丹尼尔斯沃特
申请(专利权)人:西尔丹斯防护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ZW[津巴布韦]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