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苓的人工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0668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茯苓的人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苓场选择和备料;(2)菌种选择;(3)接种;(4)生长管理;(5)采收和加工;该方法通过调节茯苓种植过程中生长条件,供给茯苓所需的全面营养,从而促进茯苓菌丝的生长和菌核的形成,显著提高茯苓的产量。

A method of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Poria coco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ethod of Poria coco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Lingchang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2) strain selection; (3) inoculation; (4) growth management; (5)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the method promotes Poria cocos by adjusting the growth cond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Poria cocos cultivation and supplying the comprehensive nutrients needed by Poria cocos, thereby promoting Poria cocos. The mycelial growth and sclerotia formation of L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yield of Poria coc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茯苓的人工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茯苓的人工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具有宁心安神,败毒抗癌的功效,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茯苓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之一,也是大宗出口药材之一。近年来,随着对茯苓应用的不断深入,茯苓用途大大扩宽,茯苓的市场需求量在快速增长,而松林的面积不断减少,因而,仅靠挖掘野生黄精已不足以满足人们对茯苓的需求,人工种植茯苓成为必然。然而,由于人们对茯苓的种植技术研究的不成熟性和不全面性,人工种植茯苓的技术得不到进展和突破,茯苓的人工种植始终存在产量低,品质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茯苓种植方法种植得到的茯苓产量低、品质差的不足,提供一种茯苓的人工种植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茯苓种植过程中生长条件,供给茯苓所需的全面营养,从而促进茯苓菌丝的生长和菌核的形成,显著提高茯苓的产量。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茯苓的人工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苓场选择和备料:选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挖窖,窖深60-80cm;选择干燥马尾松为接种料;将接种料排入窖内,准备接种;(2)、菌种选择:将茯苓孢子经培养基培养得人工种植接种所需菌种;(3)、接种:在晴天把菌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木片及树叶,再覆土;(4)生长管理:接种后,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25-35%,并控制温度在15-25℃;接种1个月后,每隔半月喷施一次营养液;病虫害的防治;茯苓接种后第4个月开始,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35-45%,并控制温度在25-30℃;(5)采收、加工:当茯苓外呈黄褐色时即可采挖,经清洗、干燥、分离可得茯苓产品。上述一种茯苓的人工种植方法,优选的,步骤4中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30%,并控制温度在22℃;该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茯苓菌丝的生长速度最快;茯苓接种后第4个月开始,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40%,并控制温度在28℃;在该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茯苓菌核的成长速度快。上述一种茯苓的人工种植方法,步骤4中所述的营养液配方为:60-80份的水、10-20份的氨基酸、5-10份的葡萄糖;氨基酸和葡萄糖是真菌生长所需的必须营养,直接施用,可加快茯苓菌丝的生长和菌核的生成。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的营养液配方为:70份的水、15份的氨基酸、8份的葡萄糖。上述一种茯苓的人工种植方法,步骤4中所述的病虫害为黑翅大白蚁。一种茯苓的人工种植方法,通过控制茯苓生长的水分含量和温度,并提供生长所需的必要营养,调控茯苓的生长状态,从而增加茯苓菌丝的生长和菌核的生成,达到提高茯苓产量的目的;通过上述方法种植得到的茯苓产量高,品质好,满足人们对茯苓越来越大的需求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种植方法通过施用特定化肥配比的肥料,调控茯苓的生长状态,提高茯苓产量。2、本专利技术种植方法简单、可控,成本低廉,有效控制茯苓的生长情况,提高了茯苓的产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1)、苓场选择和备料:选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挖窖,窖深70cm;选择干燥马尾松为接种料;将接种料排入窖内,准备接种;(2)、菌种选择:将茯苓孢子经培养基培养得人工种植接种所需菌种;(3)、接种:在晴天把菌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木片及树叶,再覆土;(4)生长管理:接种后,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30%,并控制温度在22℃;接种1个月后,每隔半月喷施一次营养液;病虫害的防治;茯苓接种后第4个月开始,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40%,并控制温度在28℃;(5)采收、加工:当茯苓外呈黄褐色时即可采挖,经清洗、干燥、分离可得茯苓产品。实施例2(1)、苓场选择和备料:选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挖窖,窖深80cm;选择干燥马尾松为接种料;将接种料排入窖内,准备接种;(2)、菌种选择:将茯苓孢子经培养基培养得人工种植接种所需菌种;(3)、接种:在晴天把菌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木片及树叶,再覆土;(4)生长管理:接种后,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35%,并控制温度在25℃;接种1个月后,每隔半月喷施一次营养液;病虫害的防治;茯苓接种后第4个月开始,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40%,并控制温度在28℃;(5)采收、加工:当茯苓外呈黄褐色时即可采挖,经清洗、干燥、分离可得茯苓产品。实施例3(1)、苓场选择和备料:选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挖窖,窖深80cm;选择干燥马尾松为接种料;将接种料排入窖内,准备接种;(2)、菌种选择:将茯苓孢子经培养基培养得人工种植接种所需菌种;(3)、接种:在晴天把菌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木片及树叶,再覆土;(4)生长管理:接种后,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25%,并控制温度在15℃;接种1个月后,每隔半月喷施一次营养液;病虫害的防治;茯苓接种后第4个月开始,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40%,并控制温度在28℃;(5)采收、加工:当茯苓外呈黄褐色时即可采挖,经清洗、干燥、分离可得茯苓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茯苓的人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苓场选择和备料:选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挖窖,窖深60‑80cm;选择干燥马尾松为接种料;将接种料排入窖内,准备接种;(2)菌种选择:将茯苓孢子经培养基培养得人工种植接种所需菌种;(3)接种:在晴天把菌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木片及树叶,再覆土;(4)生长管理:接种后,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25‑35%,并控制温度在15‑25℃;接种1个月后,每隔半月喷施一次营养液;病虫害的防治;茯苓接种后第4个月开始,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35‑45%,并控制温度在25‑30℃;(5)采收、加工:当茯苓外呈黄褐色时即可采挖,经清洗、干燥、分离可得茯苓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茯苓的人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苓场选择和备料:选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挖窖,窖深60-80cm;选择干燥马尾松为接种料;将接种料排入窖内,准备接种;(2)菌种选择:将茯苓孢子经培养基培养得人工种植接种所需菌种;(3)接种:在晴天把菌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木片及树叶,再覆土;(4)生长管理:接种后,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25-35%,并控制温度在15-25℃;接种1个月后,每隔半月喷施一次营养液;病虫害的防治;茯苓接种后第4个月开始,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35-45%,并控制温度在25-30℃;(5)采收、加工:当茯苓外呈黄褐色时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明华康卫龙顾冰刘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同兴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