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梁和副梁的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0652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梁和副梁的紧固装置,包括U形螺栓(1)、上垫板(2)、下垫板(4)和锁紧螺母(5),U形螺栓(1)穿过上垫板(2)和下垫板(4)的通孔,与锁紧螺母(5)连接,上垫板(2)一侧与U形螺栓(1)弯曲部内侧紧靠,另一侧与副梁(6)或大梁(3)一侧接触,下垫板(4)一侧与锁紧螺母(5)紧靠,另一侧与大梁(3)或副梁(6)接触,上垫板(2)通孔为腰型孔或U形孔。通过U型螺栓(1)将上垫板(2)和下垫板(4)与大梁(3)或副梁(6)紧靠,增大受力面积,提高了整车的刚性、抗弯及抗扭能力;采用切割钢板制作上垫板(2)和下垫板(4),减少制作时间及成本。

A Fastening Device for Girders and Accessory Girders of Concrete Mixing Transport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astening device for the girders and auxiliary beams of a concrete mixing truck, which includes U-shaped bolts (1), upper cushion plates (2), underlying plates (4) and locking nuts (5), U-shaped bolts (1) through holes of the upper cushion plates (2) and the underlying plates (4),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locking nuts (5), and one side of the upper cushion plates (2) is close to the inner side of the bending part of the U-shaped bolts (1). The other side is in contact with the side of the auxiliary beam (6) or the beam (3), the one side of the underlying plate (4) is close to the locking nut (5), the other side is in contact with the beam (3) or the auxiliary beam (6), and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upper cushion plate (2) is a waist hole or a U-shaped hole. Through U-shaped bolts (1), the upper cushion plate (2) and the lower cushion plate (4) are close to the girder (3) or the auxiliary beam (6), so as to increase the stress area and improve the rigidity, bending and torsion resistance of the vehicle; and the upper cushion plate (2) and the lower cushion plate (4) are made by cutting steel plate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time and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梁和副梁的紧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梁和副梁的紧固装置,属于汽车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主要由专用底盘、副梁、大梁和搅拌罐等部件组成。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一般重心较高,行驶的道路有较多是非铺装道路,坡度大、路面条件差,行驶时给副梁和大梁的联接产生较大的力。直接采用焊接固定,由于整个车身受力较大,很容易造成焊缝撕裂。而采用焊接连接板,在采用螺栓紧固的组合方式进行固定,这种结构使得副梁和大梁完全固定,不能相互较小范围的滑动,车子行驶在路况条件较差的道路上时,会在焊接和螺栓连接处产生较大的剪切力,使得焊缝易撕裂,螺栓易切断,影响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制作简便,减小磨损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梁和副梁的紧固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梁和副梁的紧固装置,包括U形螺栓、上垫板、下垫板和锁紧螺母,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上均设置有两个通孔,U形螺栓的两端部先后穿过上垫板和下垫板上的通孔,并与锁紧螺母连接,U形螺栓的弯曲部的内侧与上垫板的一侧紧靠,上垫板的另一侧与副梁或大梁一侧接触,下垫板一侧与锁紧螺母紧靠,另一侧与大梁或副梁接触,且上垫板上的通孔为腰型孔或U形孔。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下垫板上的通孔为腰型孔。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板材均为结构钢。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下垫板为槽钢结构,且断面为梯形结构,通孔设置在下垫板小端面上,下垫板开口端与大梁或副梁一侧接触。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上垫板为槽钢结构,且断面为梯形结构,通孔设置在上垫板小端面上,上垫板开口端与副梁或大梁一侧接触。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U形螺栓的每个端部均设置有两个锁紧螺母。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大梁支撑件,所述大梁支撑件包括套管和支撑件,支撑件一侧与套管连接,套管可穿入U形螺栓一端,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大梁的上下两内侧壁接触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U型螺栓将上垫板和下垫板与大梁或副梁紧靠,提高了整车的刚性、抗弯及抗扭能力;采用切割或简单机加工将钢板制作上垫板和下垫板,减少制作时间及成本,增大副梁和大梁的受力面积,减少磨损,延长了寿命,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上垫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下垫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是U形螺栓,2是上垫板,3是大梁,4是下垫板,5是锁紧螺母,6是副梁,7是套管,8是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梁和副梁的紧固装置,包括U形螺栓1、上垫板2、下垫板4和锁紧螺母5,所述上垫板2和下垫板4上均设置有两个通孔,U形螺栓1的两端部先后穿过上垫板2和下垫板4上的通孔,并与锁紧螺母5连接,U形螺栓1的弯曲部的内侧与上垫板2的一侧紧靠,上垫板2的另一侧与副梁6或大梁3一侧接触,下垫板4一侧与锁紧螺母5紧靠,另一侧与大梁3或副梁6接触,且上垫板2上的通孔为腰型孔或U形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大梁3和副梁6一侧接触连接,上垫板2和下垫板4分别位于大梁3或副梁6的外侧,U形螺栓1先后穿过上垫板2和下垫板4上的通孔,在于锁紧螺母5螺纹连接,这种结构设置使得上垫板2和下垫板4与大梁3或副梁6紧靠,增大副梁6和大梁3的受力面积,减少磨损,延长了寿命,同时提高了整车的刚性、抗弯及抗扭能力;同时本装置对于上垫板2和下垫板4通孔要求不高,可直接采用采用切割钢板制作上垫板2和下垫板4,可以减少制作时间及成本,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本装置进一步优选上垫板2上的通孔为腰型孔或U形孔,这种结构便于U形螺栓1的安装,同时腰型孔或U形孔可使得U形螺栓1在一定范围内可活动,减小U形螺栓1与上垫板2之间的冲击,使得整个紧固装置工作时,运行更加平稳,结构更加稳固。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下垫板4上的通孔为腰型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安装,本装置优选下垫板4上的通孔为腰型孔,便于U形螺栓1端部的伸入。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上垫板2和下垫板4板材均为结构钢。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在实际工作时,U形螺栓1的弯曲侧和锁紧螺母5的锁紧侧会直接与上垫板2和下垫板4外侧接触,通过锁紧螺母5产生一个预紧力,将其与大梁3和副梁6外侧紧密贴合,会产生一个垂直于上垫板2和下垫板4侧面的力。为保证装置的结构稳定,本装置只是优选上垫板2和下垫板4板材均为结构钢。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下垫板4为槽钢结构,且断面为梯形结构,通孔设置在下垫板4小端面上,下垫板4开口端与大梁3或副梁6一侧接触。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当搅罐内盛满混凝土后,整个车身受力较大,在车子行驶在路况较差的道路上时,会对车身产生一个较大的冲击,而大梁3和副梁6通过U形螺栓1进行紧固,易造成接触侧变形损坏。本装置正是考虑到这一问题,故优选将下垫板4设置成断面为梯形的槽型结构,开口端直接作用于副梁6或大梁3外侧壁,小端与锁紧螺母5接触,使得下垫板4在车身受到冲击时,靠槽型结构可抵消一部分冲击,进而减小副梁6和大梁3的冲击,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上垫板2为槽钢结构,且断面为梯形结构,通孔设置在上垫板2小端面上,上垫板2开口端与副梁6或大梁3一侧接触。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当搅罐内盛满混凝土后,整个车身受力较大,在车子行驶在路况较差的道路上时,会对车身产生一个较大的冲击,而大梁3和副梁6通过U形螺栓1进行紧固,易造成接触侧变形损坏。本装置正是考虑到这一问题,故优选将上垫板2设置成断面为梯形的槽型结构,开口端直接作用于副梁6或大梁3外侧壁,小端与U形螺栓1的弯曲侧接触,使得上垫板2在车身受到冲击时,靠槽型结构可抵消一部分冲击,进而减小副梁6和大梁3的冲击,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U形螺栓1的每个端部均设置有两个锁紧螺母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防止使用时锁紧螺母5松动,本装置进一步优选采用双锁紧螺母5进行锁紧固定。优选的,上述装置中还包括大梁3支撑件8,所述大梁3支撑件8包括套管7和支撑件8,支撑件8一侧与套管7连接,套管7可穿入U形螺栓1一端,支撑件8的两端分别与大梁3的上下两内侧壁接触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当搅罐内盛满混凝土后,整个车身受力较大,而支撑搅罐的大梁3主要采用槽钢或C型钢制作,在车子行驶在路况较差的道路上时,会对大梁3和副梁6产生一个较大的冲击,本装置正是考虑到这一问题,为增加真个车身的结构强度,故在U形螺栓1上套设有套管7,套管7外壁连接固定有支撑件8,且套管7应设置在大梁3开口的外侧,使得支撑件8可卡入大梁3内,两端分别与大梁3的上下两侧壁接触,增加大梁3的结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梁和副梁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螺栓(1)、上垫板(2)、下垫板(4)和锁紧螺母(5),所述上垫板(2)和下垫板(4)上均设置有两个通孔,U形螺栓(1)的两端部先后穿过上垫板(2)和下垫板(4)上的通孔,并与锁紧螺母(5)连接,U形螺栓(1)的弯曲部的内侧与上垫板(2)的一侧紧靠,上垫板(2)的另一侧与副梁(6)或大梁(3)一侧接触,下垫板(4)一侧与锁紧螺母(5)紧靠,另一侧与大梁(3)或副梁(6)接触,且上垫板(2)上的通孔为腰型孔或U形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梁和副梁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螺栓(1)、上垫板(2)、下垫板(4)和锁紧螺母(5),所述上垫板(2)和下垫板(4)上均设置有两个通孔,U形螺栓(1)的两端部先后穿过上垫板(2)和下垫板(4)上的通孔,并与锁紧螺母(5)连接,U形螺栓(1)的弯曲部的内侧与上垫板(2)的一侧紧靠,上垫板(2)的另一侧与副梁(6)或大梁(3)一侧接触,下垫板(4)一侧与锁紧螺母(5)紧靠,另一侧与大梁(3)或副梁(6)接触,且上垫板(2)上的通孔为腰型孔或U形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梁和副梁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板(4)上的通孔为腰型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梁和副梁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2)和下垫板(4)板材均为结构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梁和副梁的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宗银张方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