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椿植专利>正文

混凝土结构的漏水部分的防水构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987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混凝土结构漏水部分的防水构造方法,通过向防水结构的外面部分、裂口部分和空隙部分注入一种防水填料而防止漏水。该方法包括:(a)在一个漏水部分的一个墙面上以间距为600-2000mm的网格形式标识出一个防水填料灌浆孔的钻孔位置;(b)根据标识位置在一个防水层的前面钻出一个口径为13mm-25.4mm的灌浆孔;以及(c)将一根灌浆管插入在步骤(b)中钻出的灌浆孔中,灌入一种防水填料并密封住灌入的防水填料以使之硬化。(*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漏水部分的防水构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混凝土结构漏水部分的防水构造方法,即通过向一个带有混凝土结构防水层和防护材料(砂浆、砖和带合成树脂的泡沫麻丝板)的防水结构的外面部分、裂口部分和空隙部分注入一种防水填料(例如水泥浆和聚合物混凝土),而从根本上防止漏水成因,从而加固一个结构。通常,在构造一个结构时或结构构造之后,会由于在一个大范围形成在内部和外部中的空隙而出现渗透现象,例如压力渗透、压力传输和毛细传输等,从而导致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漏水成因。因此,当探测到一个建筑物中有漏水部分时,通常要利用灌浆机将一种防水填料,如水泥浆、聚合物混凝土、环氧树脂或聚氨脂强制性注入漏水部分的裂口部分中,之后,裂口部分被封闭住,从而具有防水功能。然而,由于水压的作用而且在空隙部分和裂口部分的微小空间会在内部形成气眼层,而且防水填料不能被注入邻近于地下水的灌入部分,即一个结构的防水层和外墙,或一个防水层防护材料的外墙中,因此防水填料的注入会在注射中途停止。上述传统防水方法可以局部修复防水,但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修复裂口延展部分的裂口成因和地下水的渗透成因。因此,很多例子表明,漏水位置会转移且修复部分会出现重新漏水。上述重新漏水的成因如下所述地下水通过结构的外墙与防水层之间的裂口渗透到平板、地板和墙壁中产生的空隙部分和裂口部分中,即地下水直接渗透到沿防水层防护材料(砂浆、砖和带合成树脂的泡沫麻丝板)的外墙伸展的整个空隙部分和裂口部分中。因此,不能有效地实现防水。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混凝土结构漏水部分的防水构造方法,即通过向一个带有混凝土结构防水层和防护材料(砂浆、砖和带合成树脂的泡沫麻丝板)的防水结构的外面部分、裂口部分和空隙部分注入一种防水填料(例如水泥浆和聚合物混凝土),而从根本上防止漏水成因,从而加固一个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结构漏水部分的防水构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a)在一个漏水部分的一个墙面上以间距为600-2000mm的网格形式标识出一个防水填料灌浆孔的钻孔位置;(b)根据标识位置在一个防水层的前面钻出一个口径为13mm-25.4mm的灌浆孔;以及(c)将一根灌浆管插入在步骤(b)中钻出的灌浆孔中,灌入一种防水填料并密封住灌入的防水填料以使之硬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结构漏水部分的防水构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在一个漏水部分的一个墙面上以间距为600-2000mm的网格形式标识出一个防水填料灌浆孔的钻孔位置;(b)根据标识位置在一个防水层的前面钻出一个口径为13mm-25.4mm的灌浆孔;(c)在结构中将灌浆孔一直钻到防水层防护材料外面,以灌入防水填料;(d)在防水层防护材料与一个废渣层之间构造一个新的防水墙;以及(e)阻止因防水层缺陷而出现的一个漏水内流孔。通过下面给出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只是以解释性方式给出的,因而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制,附图包括附图说明图1中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灌浆孔位置的指示状态。图2中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横截面图。图3中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横截面图。图4中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水平横截面图。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解释。图1中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灌浆孔位置的指示状态。图2中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横截面图。图3中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横截面图。图4中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水平横截面图。如图1和2中的基本显示,一组防水填料灌浆孔位置(P)以网格的形式环绕着漏水部分标识出来,这样,可以在墙壁上的网格中的每个位置上分别钻出一个灌浆孔(10)。可以通过钻出的灌浆孔(10)将防水填料灌入一个形成在漏水部分中的裂口部分(101)以及一个正在继续成长为漏水部分的裂口部分(102)中。此时,根据漏水的状况,钻出的灌浆孔(10)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钻孔间距和钻孔深度。换言之,当漏水状况较轻微时,即墙壁略潮时,由于本专利技术只在一个防水层(200)前面钻孔穿透墙壁(100),因此防水填料可以被灌入防水层(200)、墙壁(100)中的一个缝隙(102)、一个裂口在墙壁(100)中继续成长的裂口成长部分(102)以及一个暴露在浇灌部分(10)中的裂口部分(101)。此时,如图2所示,由于灌入的防水填料(一种水泥浆)形成了填缝,因此引起漏水的根本成因被克服。在大量漏水的情况下,即水从墙面流出,则灌浆孔(10)被深入灌浆,这样,防水填料流过墙壁(100)、位于墙壁(100)上的防水层(200)以及防水层(200)的防护材料(300)(砂浆、砖和带合成树脂的泡沫麻丝板)。这样,如图3所示,防水填料被充分填入防护材料(300)中,从而将防水填料灌入裂开的防水层、废渣层(400)和防护材料(300)中,从而形成一个新的防水墙(500),以防止地下水渗透到墙壁(100)中。此时,还有一部分防水填料在灌浆压力的作用下被灌入位于裂口部分(101)、防水层(200)和墙壁(100)中的缝隙(103)中,因此,完全克服了漏水的成因。如果在灌浆部分(10)被钻孔时位于钻孔区域中的地下水流速较高(一个参考流速为10-1cm/sec),则地下水会流到地面上来。由于在防水填料填缝之后上述区域中的填料会在高水流速度的作用下被冲走,因此,如图4所示,需要钻出一个灌浆孔(10B),它沿垂直于地下水流向的钻孔深度较大,而防水填料被填入灌浆孔(10B)中,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填料流失阻止墙(600)。这样,可以以地下水流被控制的状态将防水填料平稳地灌入其它灌浆孔(10A)中。如上所述,灌入灌浆孔(10A)(10B)中的防水填料会散布在防护材料(300)与废渣层(400)中,如图4所示,并与灌浆孔(10)中灌入的其它灌浆填料混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的防水墙(500)和一个填料流失阻止墙(600),二者在网格处彼此结合。上述新结构可以加固传统结构的基础并防止地下水泄漏,因此,可以完全实现防水结构。第一个实施例第一个实施例是漏水状况不过量的部分的防水构造方法。第一步在漏水部分(W)的墙面上以网格标识出灌浆孔的钻孔位置(P)。此时,灌浆孔的标识距离为竖直/水平600mm。第二步在防水层(200)和墙壁(100)前面钻出口径为13mm的灌浆孔(10)。第三步将一根灌浆软管或一根灌浆管插入灌浆孔(10)中,并将一个灌浆机与灌浆软管或灌浆管相连,以将一种灌浆填料以1~15kg/cm2的压力灌入。此时,一种灌浆方法是,当防水填料被注入直至防水填料流体从其它灌浆孔中回流出来时,需要等待短时间的扩散并再次灌浆,之后,灌浆管被密封以使防水填料硬化。将防水填料灌入所有灌浆孔中,以实现填缝操作。第二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是漏水状况过量的部分的防水构造方法。第一步在漏水部分(W)的墙面上以网格标识出灌浆孔的钻孔位置(P),并证实地下水从一个漏水探测孔中流出地面,并在被证实部分的两侧以竖直距离(600mm)和水平距离(2000mm)将灌浆孔的钻孔位置(P)标识出来。第二步在所标识的钻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结构漏水部分的防水构造方法:(a)在一个漏水部分的一个墙面上以间距为600-2000mm的网格形式标识出一个防水填料灌浆孔的钻孔位置;(b)根据标识位置在一个防水层的前面钻出一个口径为13mm-25.4mm的灌浆孔;以及(c)将一根灌浆管插入在步骤(b)中钻出的灌浆孔中,灌入一种防水填料并密封住灌入的防水填料以使之硬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椿植赵敬玉
申请(专利权)人:崔椿植赵敬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