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圣烋专利>正文

结构体裂缝的填充补强装置及其防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951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体裂缝的填充补强装置及其防水方法。在结构体的内、外部变形导致裂缝以及孔洞时,将具有防止龟裂与防水功能的填缝剂以及清水灌注在裂缝处,进行修补工程,其修补效果可达到细微的缝隙之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件包括安装在混凝土施工部分所形成的插入口上的注入管(10)以外,还有其内部具有搅拌用螺旋轮(21)、用以装配在注入管的露出端部上的混合管(20),以多个吸入管所组成、安装在上述混合管(20)的露出端部的多重分歧管(30),装配在上述多重分歧管(30)的每个连接部分上的活门构件(40)。注入管(10)的安装在插入口的端部上还形成了以长度方向所切开的多个切开处(14)以外,还具有中央喷口以及装配在侧面的辅助喷口。(*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于。换句话说,由于结构体的内、外部的变形,导致裂缝以及孔洞时,将具有防止龟裂与防水功能的填缝剂以及清水灌注在裂缝处,进行修补,修补效果可达到细微的缝隙之处。
技术介绍
一般的结构体,大部分以混凝土所筑成,混凝土结构体经过较长时间后容易受损,导致歪斜现象。除此以外,一般新建的结构体施工之后,其所含有的水分蒸发时,在建筑物内、外部容易产生裂缝或者龟裂。这样的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由此其结构体的使用延长时,导致整个结构体倒塌。并且,对于新建结构体,若在防水施工之后的检验当中,发现有漏水现象时,应进行再度施工,由此产生其经济费用也随之大幅增加的问题。于是,在以前的技术上,为了防止建筑物的龟裂以及漏水现象,提供了许多修补方法以及防水装置。例如,在韩国专利公报第10-180959号,介绍了建筑结构体的防水方法。该方法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首先在漏水地方进行穿孔1,并在该孔1插入端部像王冠形象而具有衬垫2的注入管3,将该注入管3插入孔洞1中并固定安装。然后,将泵送以水溶性防水剂、止水剂、水泥、清水混合所制成的填缝剂6的抽水机4的管子5连接在注入管3,从而用抽水机4将填缝剂6泵送到漏水地方,进行凝固,这样均可防止建筑物的漏水现象。上述的防水工程其施工步骤是,首先在结构体上插入注入管,并在其插入地方使之稳固之后,灌注混合填缝剂。如上的施工方法具有的长处包括将对于以肉眼不可确定的裂缝处均可进行修补,并且不必拆除漏水地方的结构体。但是,其防水工程还有一些问题。再者,其所灌注的填缝剂,将在施工过程上连续进行灌注时,还存在效果欠佳的问题,另外,其填缝剂将渗透至需要修补的裂缝处时,若发生其填缝剂流失至另外缝隙之处的话,对于其所灌注的填缝剂,无法采取阻挡与止水的措施。换句话说,上述的防水工程,是在不能确定每裂缝处的大小以及规模的情况下,灌注以具有一定粘度的填缝剂,进行修补工程的。由此,若其裂缝处的大小极为微小,或若有分开的微小缝隙时,其所灌注的填缝剂不能灌注至裂缝深处,而容易凝固在注入口。相反,若填缝剂的粘度与裂缝处的大小相比过低的话,所灌注的填缝剂随着裂缝处很快渗入,而且,容易漏至结构体的外部。再者,施工之前并不知晓裂缝处的大小,由此无法采用适当粘度的填缝剂进行灌注。于是,不管裂缝处缝隙之大小,采用同一的填缝剂进行灌注,由此产生填缝剂凝固时的凝固时间问题以及凝固之后导致防水性下降的问题。由此,需要一种能够依照裂缝处的大小,可调整填缝剂的粘度,进而进行修补工程的装置。除此以外,现有的施工方法之中,所灌注的填缝剂,从储藏库至裂缝处以注入管输送。于是在输送过程当中,由于材料的比重的差距以及物性变化,均可导致卡住输送管的重大问题。专利技术概要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首先在随着建筑结构体的内、外部变形而所产生的裂缝处的微小深处灌注清水之后,依照所灌注的清水的有所变化的压力进行检查,并采用与其相适应的填缝剂,将其灌注在裂缝处。由此以来,让填缝剂与水产生化学反应,使得填缝剂迅速渗透至微小缝隙中硬化,同时,依照施工地方的裂缝处的情况,选择采用与其相适应的填缝剂进行灌注,从而对裂缝处均可进行稳固修补,以提高其防水性。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目的是,除了需要修补的裂缝处以外,若在填缝剂注入管的插入地方,发生材料的漏出现象时,可打开安装在与注入管互相连接的多重分歧管上的填缝剂调整活门与另外设置的活门构件,灌注止水剂,从而防止填缝剂的损失,具有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节省经济费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防止所灌注的填缝剂与裂缝处的灰尘互相搀杂,由此导致注入管排出口的卡住现象,从而使填缝剂稳定地渗透至裂缝处以及其所分歧的微小缝隙之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体裂缝的填充补强装置的组件,它包括在混凝土施工部分所形成的插入口上进行安装的注入管以外,还有其内部具有搅拌用螺旋轮、用以装配在注入管的露出端部上的混合管,以多个吸入管所组成、装配在上述混合管的露出端部的多重分歧管,装配在上述多重分歧管的每个连接部分上的活门构件;注入管的安装在插入口的端部上还形成了以长度方向所切开的多个切开处以外,还具有中央喷口以及装配在侧面的辅助喷口。在上述的结构体裂缝的填充补强装置中,切开处是在注入管的上端开始以一定的长度切开,并且沿着注入管的方向以辐射形状所排列的。在上述的结构体裂缝的填充补强装置中,切开处是从注入管的上端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开始切开的。附图简要叙述从下面结合附图所进行的详细描述中,可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上述的目的与特点。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体裂缝的填充补强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体裂缝的填充补强装置的结构图。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4a和4b是剖面图,它们分别示出了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体裂缝的填充补强装置的注入管端部上的用以注入填缝剂的切开处结构。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图1是现有结构体裂缝的填充补强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体裂缝的填充补强装置的结构图,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4a和4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体裂缝的填充补强装置的剖面图,在其注入管端部上加工有切开处用以注入填缝剂。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由注入管10、其内部具有搅拌用螺旋轮21的混合管20、多重分歧管30、活门构件40互相连接所组成的。在混凝图施工地方利用钻孔机进行穿孔所形成的插孔50上,将注入管10的一端安装在其上,在插孔50上所安装的注入管10的该一端上还具有沿长度方向所形成的多个切开处14。从而,在注入管10的该一端具有中央喷口以及位于侧面的多个辅助喷口。上述切开的切开处14如图4a所示,从注入管10的上端开始以一定的长度所切开制成的。在制成切开处14时,最好使切开处14以辐射形状进行排列,使得其中设置有切开处14的注入管10表面能够具有同一的强度。如上所述,其一端安装在混凝土施工地方的插孔50中的注入管10的另一端,即在地面上所露出的注入管10的那一端,安装有螺纹接套11。在注入管10的螺纹接套11上还具有接头管12,用以连接在混合管20的一端上。并且,其接头管12的外侧面安装有杠杆13,用以控制注入管10与混合管20之间的开关作用。上述混合管20的内部还具有搅拌用螺旋轮21,用以对注入的材料进行搅拌。混合管20的另一端安装螺纹接套22,用于与多重分歧管30连接在一起。在多重分歧管30的外侧面设置互相连通的多个吸入管31、31a、31b,吸入管的每一端上有螺纹接套,用于连接活门构件40。并且,在活门构件40的连接地方上安装杠杆42,用使得控制与多重分歧管30通道的开关作用。上述活门构件40用以注入清水以及混合材料所制成的填缝剂,而且由第1、第2、第3活门构件41、41a、41b所组成。第1活门构件41连接在吸入管31上,用以让清水通过混合管20以及注入管10,以注入插孔50中。第2、第3活门构件41a、41b,分别连接在吸入管31a、31b上,并依照裂缝处的特性,分别选择具有其所需粘度与流动性的填缝剂以及止水剂注入混合管20。上述清水将通过注入管10注入在混凝土施工结构体的裂缝处,同时,确保具有一定粘度的填缝剂注入通道。而且,在以清水所填补的其施工结构体的裂缝处上,注入填缝剂时,其清水让填缝剂顺利渗透至微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体裂缝的填充补强装置的组件,包括在混凝土施工部分所形成的插入口上进行安装的注入管(10)以外,还有其内部具有搅拌用螺旋轮(21)、用以装配在注入管的露出端部上的混合管(20),以多个吸入管所组成、装配在上述混合管(20)的露出端部的多重分歧管(30),装配在上述多重分歧管(30)的每个连接部分上的活门构件(40);注入管(10)的安装在插入口的端部上还形成了以长度方向所切开的多个切开处(14)以外,还具有中央喷口以及装配在侧面的辅助喷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圣烋
申请(专利权)人:金圣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