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正负近似对等焊盘的SMD灯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77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正负近似对等焊盘的SMD灯珠,包括有SMD支架以及晶片,所述SMD支架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SMD支架正端面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功能区、绝缘区和第二功能区,所述绝缘区横跨设置在SMD支架的中部,所述第一功能区和第二功能区的面积比设置为49:51,所述第一功能区和所述第二功能区上均设置有晶片,所述晶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功能区和所述第二功能区电连接,所述绝缘区与所述SMD支架的侧壁均设置为透明塑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达到发光均匀、提高散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正负近似对等焊盘的SMD灯珠
本技术涉及SMD灯珠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正负近似对等焊盘的SMD灯珠。
技术介绍
SMD灯珠由SMD支架以及固定在SMD支架上的晶片组成,SMD支架分为绝缘区和两个功能区,现有的SMD支架,其功能区都是一边大一边小的。晶片固定在大的功能区,小的功能区用于焊线,用这样的SMD支架做成的贴片灯珠,晶片激发不完全,贴片灯珠的发光不均,而且由于晶片只固定在较大的功能区,两个功能区的产热不同,散热不好,SMD灯珠的温度高,对散热器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正负近似对等焊盘的SMD灯珠,从而达到使得SMD灯珠发光均匀以及改善散热的目的。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采用正负近似对等焊盘的SMD灯珠,包括有SMD支架以及晶片,所述SMD支架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SMD支架正端面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功能区、绝缘区和第二功能区,所述绝缘区横跨设置在SMD支架的中部,所述第一功能区和第二功能区的面积比设置为49:51,所述第一功能区和所述第二功能区上均设置有晶片,所述晶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功能区和所述第二功能区电连接,所述绝缘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正负近似对等焊盘的SMD灯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SMD支架(1)以及晶片(8),所述SMD支架(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SMD支架(1)正端面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功能区(2)、绝缘区(3)和第二功能区(4),所述绝缘区(3)横跨设置在SMD支架(1)的中部,所述第一功能区(2)和第二功能区(4)的面积比设置为49:51,所述第一功能区(2)和所述第二功能区(4)上均设置有晶片(8),所述晶片(8)分别与所述第一功能区(2)和所述第二功能区(4)电连接,所述绝缘区(3)与所述SMD支架(1)的侧壁均设置为透明塑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正负近似对等焊盘的SMD灯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SMD支架(1)以及晶片(8),所述SMD支架(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SMD支架(1)正端面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功能区(2)、绝缘区(3)和第二功能区(4),所述绝缘区(3)横跨设置在SMD支架(1)的中部,所述第一功能区(2)和第二功能区(4)的面积比设置为49:51,所述第一功能区(2)和所述第二功能区(4)上均设置有晶片(8),所述晶片(8)分别与所述第一功能区(2)和所述第二功能区(4)电连接,所述绝缘区(3)与所述SMD支架(1)的侧壁均设置为透明塑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正负近似对等焊盘的SMD灯珠,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区(2)和所述第二功能区(4)上的晶片(8)垂直于绝缘区(3)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正负近似对等焊盘的SMD灯珠,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区(2)和所述第二功能区(4)上的晶片(8)平行于绝缘区(3)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采用正负近似对等焊盘的SMD灯珠,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科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