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低损耗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762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低损耗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安装在介质集成悬置线上,开关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二极管、4个补偿结构、第一隔直器、第二隔直器、射频扼流圈、电容;解决了现有开关电路存在的损耗大、体积大、集成度低等缺点,实现了介质集成悬置线开关电路低损耗、体积小、易于集成的技术效果;同时,避免了使用分立电容、分立电感所引入的寄生效应,提高了仿真精准性和整体电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低损耗开关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毫米波开关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低损耗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微波毫米波开关电路是雷达、导航、测控、通信和电子对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控制射频信号的导通或者中断,对系统的整个性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随着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开关电路提出了小型化、高集成度、低损耗、高隔离度等要求。常见的板级开关电路采用微带线和鳍线结构,其中微带线由于电磁场主要分布在介质中且存在辐射损耗,具有相对大的损耗;而鳍线由于结构特征,因体积较大而具有较低的集成度。另一方面,低频开关电路常采用分立器件(如分立电容、分立电感),引入的寄生效应在高频电路中将不可忽略,对电路的仿真设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低损耗开关电路,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结构特性,解决了现有开关电路存在的损耗大、体积大、集成度低等缺点,实现了介质集成悬置线开关电路低损耗、体积小、易于集成的技术效果;同时,避免了使用分立电容、分立电感所引入的寄生效应,提高了仿真精准性和整体电路性能。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低损耗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安装在介质集成悬置线上,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二极管、4个补偿结构、第一隔直器、第二隔直器、射频扼流圈、电容;其中,第一隔直器的一端连接PORT1端,第二隔直器的一端连接PORT2端,第一至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均与第一隔直器的另一端、第二隔直器的另一端、射频扼流圈的一端均连接,第一至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一补偿结构连接后接地;射频扼流圈的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和Vdc端均连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低损耗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安装在介质集成悬置线上,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二极管、4个补偿结构、第一隔直器、第二隔直器、射频扼流圈、电容;其中,第一隔直器的一端连接PORT1端,第二隔直器的一端连接PORT2端,第一至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均与第一隔直器的另一端、第二隔直器的另一端、射频扼流圈的一端均连接,第一至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一补偿结构连接后接地;射频扼流圈的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和Vdc端均连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低损耗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限流电阻R,限流电阻R串联在射频扼流圈的另一端与Vdc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低损耗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四二极管对应正向导通电阻为5.2欧姆,反向截止电容为0.02pF。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低损耗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四二极管以等间距L排列,L为对应频段的四分之一波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低损耗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集成悬置线的结构为:从上往下共计五层介质板:Substrate1-Substrate5,每层介质板正反两面均敷有铜,从上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凯学陈殷洲王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