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智能限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973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智能限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焊接有隔板,隔板的一侧安装有电流表,电流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隔板的另一侧垂直焊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与隔板垂直焊接的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沿第二固定板长度方向等距焊接有铁芯,铁芯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激磁线圈,激磁线圈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与第二固定板平行设置的推板,推板靠近隔板的一端安装有与隔板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推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设计根据电流的大小自动对电流进行限制,提高激磁线圈的调节电流的上限,提高了传统电抗器的限流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智能限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限流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三相智能限流装置。
技术介绍
电抗器也叫电感器,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然而通电长直导体的电感较小,所产生的磁场不强,因此实际的电抗器是导线绕成螺线管形式,称空心电抗器;有时为了让这只螺线管具有更大的电感,便在螺线管中插入铁心,称铁心电抗器。电抗分为感抗和容抗,比较科学的归类是感抗器(电感器)和容抗器(电容器)统称为电抗器,然而由于过去先有了电感器,并且被称为电抗器,所以现在人们所说的电容器就是容抗器,而电抗器专指电感器,其中串联电抗器主要用来限制短路电流,也有在滤波器中与电容器串联或并联用来限制电网中的高次谐波,但是由于传统的电抗器的线圈固定,从而使电抗器的限制短路电流的能力有限,不能够根据电流的大小转动调节,为此需要一种三相智能限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三相智能限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相智能限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安装有电流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智能限流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焊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一侧安装有电流表(3),所述电流表(3)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4),所述隔板(2)的另一侧垂直焊接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5)的一侧安装有与隔板(2)垂直焊接的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二固定板(6)与第一固定板(5)之间沿第二固定板(6)长度方向等距焊接有铁芯(7),所述铁芯(7)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激磁线圈(8),所述激磁线圈(8)靠近第二固定板(6)的一侧安装有与第二固定板(6)平行设置的推板(9),所述推板(9)靠近隔板(2)的一端安装有与隔板(2)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智能限流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焊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一侧安装有电流表(3),所述电流表(3)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4),所述隔板(2)的另一侧垂直焊接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5)的一侧安装有与隔板(2)垂直焊接的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二固定板(6)与第一固定板(5)之间沿第二固定板(6)长度方向等距焊接有铁芯(7),所述铁芯(7)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激磁线圈(8),所述激磁线圈(8)靠近第二固定板(6)的一侧安装有与第二固定板(6)平行设置的推板(9),所述推板(9)靠近隔板(2)的一端安装有与隔板(2)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13),所述推板(9)靠近第一固定板(5)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套筒(10),所述连接套筒(10)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与激磁线圈(8)活动套接的调节线圈(12),所述调节线圈(12)的内圈固定套接有与激磁线圈(8)活动套接的隔离套筒(11),所述第二固定板(6)与第一固定板(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与激磁线圈(8)固定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远铭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