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态金属硫化物K1.92Sn3.04S7.04作为负极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65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晶态金属硫化物K1.92Sn3.04S7.04作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属于二次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晶态化合物K1.92Sn3.04S7.04作为二次锂电池的负极材料。由于化合物K1.92Sn3.04S7.04具有阴离子的二维层状骨架且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态金属硫化物K1.92Sn3.04S7.04作为负极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晶态金属硫化物K1.92Sn3.04S7.04作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属于二次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电池因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低的自放电,倍率性能好且环境友好等优点,在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大量的研究工作都致力于开发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从而制备具有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和良好循环稳定性的锂电池。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其所具有的较高理论容量而被广泛研究,然而过渡金属氧化物较低的电导率限制了其在锂电池领域中的性能应用。金属硫化物由于其高理论容量、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作为新一代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在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负极材料中的嵌入和脱出会造成金属硫化物较大的体积膨胀,从而导致电极材料的结构断裂和电流收集器的接触损耗,该缺点限制了金属硫化物在锂电池中的实际应用。金属硫化物如何在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出过程中实现体积变化最小化并提高循环稳定性,成为了新型锂电池开发的研究重点。锂离子在金属硫化物中的缓慢的扩散限制了锂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晶态化合物K1.92Sn3.04S7.04作为负极材料在二次锂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电解液,其中正极材料是金属锂,电解液由电解质与溶剂构成,其中电解质为LiPF6,;溶剂为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EC)、碳酸甲酯(EMC),体积比为v(EC):v(DEC):v(EMC)=1:1:1,电解液的浓度为1mol/L,负极材料的制备选择了两种不同组分,第一种负极材料的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电子导电剂为乙炔黑,第二种负极材料的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电子导电剂为剥离石墨烯,分别与K1.92Sn3.04S7.04混合作为负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晶态化合物K1.92Sn3.04S7.04作为负极材料在二次锂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电解液,其中正极材料是金属锂,电解液由电解质与溶剂构成,其中电解质为LiPF6,;溶剂为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EC)、碳酸甲酯(EMC),体积比为v(EC):v(DEC):v(EMC)=1:1:1,电解液的浓度为1mol/L,负极材料的制备选择了两种不同组分,第一种负极材料的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电子导电剂为乙炔黑,第二种负极材料的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电子导电剂为剥离石墨烯,分别与K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伟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