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再充电的锂电池和钠电池的
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这种电池的阳极室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在诸如便携式电子设备或电动汽车中使用可再充电的锂电池或钠电池的主要限制是能量密度相对较低。这很大程度上与构成电池材料的性能有关。当前,可用的负电极材料具有介于300至350Ah/kg的比容量(或称之为功率系数)。材料的比容量越大,能量密度能提高得越多。由于锂金属所具有的理论比容量大于3800Ah/kg,因此它作为负电极材料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不幸的是,当这种材料被用作负电极中的活性材料时,其在充电阶段会呈现出枝状形态生长的不良趋势。在枝状的生长过程中,这些枝段会贯穿液体电解质,进而会通过正电极与负电极的电连接而引起短路。为了避免锂金属在充电阶段呈现枝状形态的生长,锂离子电池所使用的负电极材料可在充电阶段引入锂离子和在放电阶段释放锂离子。石墨烯是这种示例。文件US5053297给出了石墨烯用作负电极材料的说明。然而,石墨烯的缺点是其所具有的比容量远低于锂金属(例如对于LiC6理论上为376Ah/kg)。作为选择,锂金属能和聚合物电解质结合在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或钠电池的阳极室,所述阳极室包括:固体电解质;沉积在固体电解质上的收集极;以及,由锂金属或钠金属制成的活性材料,所述活性材料生长在固体电解质和收集极之间,以便与收集极一起形成由锂金属或钠金属所制成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极由非晶态合金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18 FR 13629191.一种适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或钠电池的阳极室,所述阳极室包括:固体电解质;沉积在固体电解质上的收集极;以及,由锂金属或钠金属制成的活性材料,所述活性材料生长在固体电解质和收集极之间,以便与收集极一起形成由锂金属或钠金属所制成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极由非晶态合金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态合金具有的延伸率的最大相关系数大于1.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阳极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态合金包含在总量中小于10%的Si、Sn或Ag的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阳极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态合金为CuxZr1-x,其中x介于0.25至0.75。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阳极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极具有厚度小于1微米精细的良好层状的形态。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阳极室,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菲利普·史蒂文斯,格韦纳埃勒·陶萨因特,劳伦特·皮埃奇,菲利普·维纳蒂厄,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电力公司,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