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偏振非周期性大节距单模有源微结构光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53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偏振非周期性大节距单模有源微结构光纤,该光纤包括有源纤芯区、内包层空气孔区、应力硼棒阵列区、外包层空气孔区和外包层基底区,内、外包层空气孔区内设置沿光纤轴向分布且贯穿整根光纤的若干空气孔,应力硼棒阵列区内设置沿光纤轴向分布且贯穿整根光纤的掺硼石英棒,使有源微结构光纤出射的光为单偏振光。经过有源微结构光纤中微结构包层和应力硼棒区的优化设计,可使在激光热量导致了光纤截面折射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单模和高阶模仍然可以得到较好的模式分离,且仍然保持单偏振光。在高功率运转的情况下,可保证较好的光束质量和单偏振的状态,为稳定的高能量高功率激光运转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偏振非周期性大节距单模有源微结构光纤
本技术涉及微结构光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偏振非周期性大节距单模有源微结构光纤。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特别是出于相干合成等需要的有单偏振性能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在制造加工、军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输出更高的功率,降低高功率下引起的光纤的非线性效应,一般采取扩大有源光纤纤芯面积的方法,当纤芯面积扩大时,根据光纤单模的判定公式,为了保持有源光纤仍为单模输出,在制造光纤时,需要缩小掺杂光纤纤芯和包层的有效折射率差。但是由于通过MCVD等掺杂技术使掺杂光纤纤芯和包层石英的折射率差不能非常小,以至于不能满足扩大纤芯面积的同时保持有源光纤仍为单模输出。随着微结构光纤概念的出现,研究人员通过使光纤的包层变为微结构包层的方法实现了在有源光纤纤芯面积相对大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证光纤为单模输出。在保证光纤为单模输出的有源光纤微结构包层的空气孔排列方式里,大节距(相邻空气孔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光的波长10倍以上的情况)周期性排列的空气孔为近年来常用的有源微结构光纤中的一种微结构包层空气孔的排列方式。但是这种单模输出的光纤,并不是绝对的单模输出,只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偏振非周期性大节距单模有源微结构光纤,其特征在于:由内到外依次为包括有源纤芯区(1)、内包层空气孔区(2)、应力硼棒阵列区(3)、外包层空气孔区(4)和外包层基底区(5),所述内包层空气孔区(2)和外包层空气孔区(4)内设置沿光纤轴向分布且贯穿整根光纤的若干空气孔,若干空气孔以纤芯轴心为中心,环绕于所述有源纤芯区(1)周围,所述应力硼棒阵列区(3)内设置沿光纤轴向分布且贯穿整根光纤的若干掺硼石英棒,使有源微结构光纤出射的光为单偏振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偏振非周期性大节距单模有源微结构光纤,其特征在于:由内到外依次为包括有源纤芯区(1)、内包层空气孔区(2)、应力硼棒阵列区(3)、外包层空气孔区(4)和外包层基底区(5),所述内包层空气孔区(2)和外包层空气孔区(4)内设置沿光纤轴向分布且贯穿整根光纤的若干空气孔,若干空气孔以纤芯轴心为中心,环绕于所述有源纤芯区(1)周围,所述应力硼棒阵列区(3)内设置沿光纤轴向分布且贯穿整根光纤的若干掺硼石英棒,使有源微结构光纤出射的光为单偏振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偏振非周期性大节距单模有源微结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于有源纤芯区(1)周围的若干空气孔至少设置两圈,相邻空气孔的孔间距为12μm-30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嘉衣永青潘蓉庞璐王标武洋耿鹏程王东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