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凤霞专利>正文

用电负荷限制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505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27
用电负荷限制保护器,属于用电安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对每个插座的用电负荷限制单独进行检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绝缘保护壳、两个导线夹、蜂鸣报警器和超负荷报警电路;超负荷报警电路包括温度开关、电阻、电压比较器、稳压管、二极管、三极管、直流继电器、双向可控硅、交流继电器和交流电源;温度开关的另一端为绝缘保护壳的A端口,电阻的另一端为绝缘保护壳的B端口,A端口通过导线连接一个导线夹的导电端,B端口通过导线连接另一个导线夹的导电端;两个导线夹的导电触手分别接入供电电路;超负荷报警电路安装在绝缘保护壳的内腔里,蜂鸣报警器安装在绝缘保护壳的外壁上。用于对插座进行用电负载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电负荷限制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电负荷限制保护器,属于用电安全

技术介绍
用电负荷是电能用户的用电设备在某一时刻向电力系统取用的电功率的总和,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用电的负荷是用电安全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电器产品的不断增多,每个插座上用的电器也不断增加,稍不注意,插座就会过载,长期超负载用电后,容易导致线路和设备老化,插座接头部位易氧化,更容易引发火灾。现有的插座没有单独的过载保护装置,整个地区的用电超过负载时,才会保险丝熔断,为用户带来断电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对每个插座的用电负荷限制单独进行检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电负荷限制保护器。本技术所述用电负荷限制保护器,包括绝缘保护壳、两个导线夹、蜂鸣报警器和超负荷报警电路;超负荷报警电路包括温度开关K0、电阻R0、电阻R1—R8,电压比较器KU1、稳压管RD1、二极管D1、三极管KT1、直流继电器K1、双向可控硅PNP、交流继电器K2和交流电源;温度开关K0的一端连接电阻R0的一端,温度开关K0的另一端为绝缘保护壳的A端口,电阻R0的另一端为绝缘保护壳的B端口,A端口通过导线连接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电负荷限制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保护壳(1)、两个导线夹(2)、蜂鸣报警器(3)和超负荷报警电路(4);超负荷报警电路(4)包括温度开关K0、电阻R0、电阻R1—R8,电压比较器KU1、稳压管RD1、二极管D1、三极管KT1、直流继电器K1、双向可控硅PNP、交流继电器K2和交流电源;温度开关K0的一端连接电阻R0的一端,温度开关K0的另一端为绝缘保护壳(1)的A端口,电阻R0的另一端为绝缘保护壳(1)的B端口,A端口通过导线连接一个导线夹(2)的导电端,B端口通过导线连接另一个导线夹(2)的导电端;两个导线夹(2)的导电触手分别接入供电电路;电阻R0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1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用电负荷限制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保护壳(1)、两个导线夹(2)、蜂鸣报警器(3)和超负荷报警电路(4);超负荷报警电路(4)包括温度开关K0、电阻R0、电阻R1—R8,电压比较器KU1、稳压管RD1、二极管D1、三极管KT1、直流继电器K1、双向可控硅PNP、交流继电器K2和交流电源;温度开关K0的一端连接电阻R0的一端,温度开关K0的另一端为绝缘保护壳(1)的A端口,电阻R0的另一端为绝缘保护壳(1)的B端口,A端口通过导线连接一个导线夹(2)的导电端,B端口通过导线连接另一个导线夹(2)的导电端;两个导线夹(2)的导电触手分别接入供电电路;电阻R0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压比较器KU1的同相输入端和电阻R5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地,电压比较器KU1的反相输入端同时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基准电源,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地,电压比较器KU1的电源正极供电端子连接供电电源,电压比较器KU1的电源负极供电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凤霞王萍董立占张敬张成学李平李志强奚琪
申请(专利权)人:贾凤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