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今的建筑物结构,概可分为钢骨结构(SC)、钢骨钢筋结构(SRC)以及钢筋结构(RC),其中,钢筋结构因混凝土、砂石取得便利,使其造价便宜,再加上施工简易,俨然已成为建筑物的主要结构,但是钢筋结构耐震度差,容易在地震中受损,因此,建筑业者为满足结构安全性的需求,而朝向钢骨及钢骨钢筋结构发展,然而,钢骨结构及钢骨钢筋结构虽具有韧性高、耐震强度高等优点,但是以同种高度的建筑物而论,钢骨结构与钢骨钢筋结构的建造成本远较钢筋结构的建筑成本高出很多,所以目前的钢骨结构与钢骨钢筋结构大多只用于高楼层的建筑物,而对于一般性住宅仍以钢筋结构做为主要建筑技术,所以建筑业界不断的针对建筑结构上的便利性、成本及耐震能力进行研发,期望能发展出可替代钢筋结构的建筑技术,并能兼具有钢骨结构或钢骨钢筋结构优点的建筑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简便且建筑成本低,并具有高耐震强度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下列步骤步骤一设置桩孔在预定范围的每单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可淬火硬化钢材为主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下列步骤:步骤一:设置桩孔:在预定范围的每单位承载面积的转折处分别设一桩孔;步骤二:置设地桩:将地桩置设于桩孔内,并于桩孔浇置混凝土,使地桩与大地相固结,该地桩是以可淬火硬化 钢材制成,其顶端部锁接一接头;步骤三:设置梁结构:以可淬火硬化钢材横向连接各该接头而围设预定范围的每单位承载面积,并且浇置混凝土而形成梁结构;步骤四:铺设地基层:于预定范围内以钢筋与该地桩相互箍设成一地基骨架,并浇置混凝土而铺设成地 基层;步骤五:搭设骨架:以可淬火硬化钢材纵向连结该接头而形成一垂直骨架,且各该可淬火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大雄,彭光聪,彭光谦,
申请(专利权)人:彭大雄,彭光聪,彭光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