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系留座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943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持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系留座的夹持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上夹具包括移动座、滑动连接于移动座的第一夹持臂、滑动连接于移动座的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设有用于改变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距离的滑动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所述下夹具包括固定座、铰接于固定座的“L”形第一固定臂和铰接于固定座的“L”形第二固定臂,且“L”形第一固定臂和“L”形第二固定臂之间连接有弹簧;这种用于系留座的夹持装置能够对系留座进行夹持固定,以便完成对系留座保载力的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系留座的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持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系留座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飞机静止停留时,为了使飞机能够稳定的停留,通常将飞机与系留座连在一起,因此,系留座的保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系留座出厂前一般都需要对系留座的保载力进行测试,在测试时,将系留座放置在夹持装置上,使夹持装置的上夹具连接系留座的一端,使夹持装置的下夹具连接系留座的另一端,保持下夹具不动,通过对上夹具施力对系留座的保载力进行测试。目前,市场上的系留座大多数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8、设置在底座18上的连接柱19以及设置在连接柱19上的系留柱20。公告号为CN2052098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万能拉力机的固定装置,它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能固定在所述拉力机上或地面上,所述底板上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平行于所述底板,且与所述底板间隔设定的距离;所述固定板表面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光孔或螺纹孔或光孔和螺纹孔的组合。这种固定装置虽然能够用于夹持,但是由于系留座上没有孔,难以通过螺钉将系留座和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因此,难以完成对系留座保载力的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系留座的夹持装置,其优点在于能够对系留座进行夹持固定,以便完成对系留座保载力的测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系留座的夹持装置,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上夹具包括移动座、滑动连接于移动座的第一夹持臂、滑动连接于移动座的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设有用于改变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距离的滑动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所述下夹具包括固定座、铰接于固定座的“L”形第一固定臂和铰接于固定座的“L”形第二固定臂,且“L”形第一固定臂和“L”形第二固定臂之间连接有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夹具能够将系留座的底座夹持固定,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分别通过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将系留座上的系留柱夹持固定,在测量系留座的保载力时,对下夹具进行固定,保持下夹具不动,对上夹具施加一定的拉力并保持一定时间,检测系留是否出现裂纹,完成对系留座保载力的测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上分别设有锥形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凸块的设置能够减小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表面的光滑度,在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夹持系留柱时,能够增大第一弧形槽与系留柱之间的摩擦力、第二弧形槽与系留柱之间的摩擦力,以便能够将系留柱夹持的更加紧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上均设有“T”形块,所述移动座上设有“T”形槽,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分别通过“T”形块与“T”形槽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距离时,第一夹持臂带动“T”形块运动,“T”形块在“T”形槽内滑动,从而改变第一夹持臂与移动座之间相对位置,第二夹持臂带动“T”形块运动,“T”形块在“T”形槽内滑动,从而改变第二夹持臂与移动座之间相对位置,进而实现对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距离的调节,以便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能够将系留座上的系留柱夹持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装置包括丝杠和驱动装置,所述丝杠通过轴承座设置在移动座上,且丝杠上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丝杠贯穿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第一螺纹部与第一夹持臂螺接,第二螺纹部和第二夹持臂螺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丝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在工作状态下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背离运动,实现对系留柱的夹持和松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齿轮组,所述电机设置在移动座上,所述电机通过减速齿轮组连接于丝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在工作状态下通过减速齿轮组带动丝杠,从而实现对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距离的调节,以便实现对系留柱的夹持和松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动轴和把手,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架设置在移动座上,所述转动轴与轴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转动轴上,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丝杠上,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把手可拆卸的连接于转动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通过把手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丝杠转动,为丝杠提供转动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卡槽,所述把手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嵌设在卡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转动转动轴时,将卡块嵌设在卡槽内,转动把手,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将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距离调节好后,将把手拆卸下来,避免把手在外力作用下继续转动,导致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形第一固定臂和“L”形第二固定臂之间还设有锁紧构件,所述锁紧构件包括第一锁紧片、第二锁紧片、螺纹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锁紧片设置在“L”形第一固定臂上,所述第二锁紧片设置在“L”形第二固定臂上,第一锁紧片和第二锁紧片上均设有穿孔,所述螺纹杆穿过穿孔,所述第一螺母螺接于螺纹杆并抵触第一锁紧片背离第二锁紧片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母螺接于螺纹杆并抵触第二锁紧片背离第一锁紧片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构件的设置能够对“L”形第一固定臂和“L”形第二固定臂进行锁紧固定,避免测试过程中“L”形第一固定臂和“L”形第二固定臂发生晃动,影响系留座保载力的测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构件设置为两组,且相互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锁紧构件设置为两组能够对系留座上的底座进一步固定,使底座能够被更加稳定的夹持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下夹具能够将系留座的底座夹持固定,上夹具能够将系留座上的系留柱夹持固定,在测量系留座的保载力时,对下夹具进行固定,对上夹具施加一定的拉力并保持一定时间,检测系留是否出现裂纹,完成对系留座保载力的测试;2、弹簧的设置能够使“L”形第一固定臂和“L”形第二固定臂在外力消失时自动恢复到原来位置,以便对系留座的底座进行夹持固定;3、将锁紧构件设置能够对系留座上的底座进一步固定,使底座能够被更加稳定的夹持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用于体现系留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上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T”形块与“T”形槽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用于体现电机与减速齿轮组之间位置关系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6为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锁紧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卡槽与卡块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夹具;11、移动座;12、第一夹持臂;13、第二夹持臂;2、下夹具;21、固定座;22、“L”形第一固定臂;23、“L”形第二固定臂;3、滑动装置;31、丝杠;32、驱动装置;321、电机;322、减速齿轮组;323、主动齿轮;324、从动齿轮;3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系留座的夹持装置,包括上夹具(1)和下夹具(2),其特征是:所述上夹具(1)包括移动座(11)、滑动连接于移动座(11)的第一夹持臂(12)、滑动连接于移动座(11)的第二夹持臂(13),所述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之间设有用于改变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之间距离的滑动装置(3),所述第一夹持臂(12)上设有第一弧形槽(5),所述第二夹持臂(13)上设有第二弧形槽(6)所述,所述下夹具(2)包括固定座(21)、铰接于固定座(21)的“L”形第一固定臂(22)和铰接于固定座(21)的“L”形第二固定臂(23),且“L”形第一固定臂(22)和“L”形第二固定臂(23)之间连接有弹簧(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系留座的夹持装置,包括上夹具(1)和下夹具(2),其特征是:所述上夹具(1)包括移动座(11)、滑动连接于移动座(11)的第一夹持臂(12)、滑动连接于移动座(11)的第二夹持臂(13),所述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之间设有用于改变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之间距离的滑动装置(3),所述第一夹持臂(12)上设有第一弧形槽(5),所述第二夹持臂(13)上设有第二弧形槽(6)所述,所述下夹具(2)包括固定座(21)、铰接于固定座(21)的“L”形第一固定臂(22)和铰接于固定座(21)的“L”形第二固定臂(23),且“L”形第一固定臂(22)和“L”形第二固定臂(23)之间连接有弹簧(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系留座的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弧形槽(5)和第二弧形槽(6)上分别设有锥形凸块(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系留座的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上均设有“T”形块(9),所述移动座(11)上设有“T”形槽(10),所述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分别通过“T”形块(9)与“T”形槽(10)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系留座的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装置(3)包括丝杠(31)和驱动装置(32),所述丝杠(31)通过轴承座(14)设置在移动座(11)上,且丝杠(31)上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丝杠(31)贯穿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第一螺纹部与第一夹持臂(12)螺接,第二螺纹部和第二夹持臂(13)螺接,所述驱动装置(32)的输出端连接于丝杠(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系留座的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32)包括电机(321)和减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海玉倪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坤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