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轨道车辆双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40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检测设备,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双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包括1、2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作动器横向支撑平台和1、2号横向支撑平台,每个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由三个号水平作用作动器、两个垂向作用单元和六自由度支撑平台组成,所述三个水平作用作动器分别通过连杆与六自由度支撑平台活动连接,所述六自由度支撑平台通过1、2号垂向作用单元分别安装在1、2号横向支撑平台上,所述六自由度支撑平台上表面安装有车轮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橡胶空气弹簧与双六自由度测试平台相结合,实现了测试结束后不需要特定人员平衡稳定测试平台,操作简单,缩短了测试前后的准备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双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检测设备,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双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随着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运载量的提高,作为直接承载乘客的轨道车辆,其安全性对乘客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高速铁路中,因为轨道车辆线路的平顺状态不同,轨道车辆的关键部位,车辆的唯一行走机构:转向架,它起着支撑车体、转向和制动的作用,影响轨道车辆运行安全、平稳、高效的重要因素,它的状态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运行状态。现阶段,国内外大部分的轨道车辆测试平台在测试结束后需要特定人员去平衡稳定测试平台,这种方式操作复杂,花费时间长,不能满足目前轨道车辆转向架检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双六自由度测试平台操作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一种轨道车辆双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包括1、2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2、作动器横向支撑平台3和1、2号横向支撑平台4、5,所述1、2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2结构相同,对称且平行安装在1、2号横向支撑平台4、5上,所述1、2号横向支撑平台4、5结构相同,对称且平行安装在地基上,所述所述1、2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2之间的安装距离通过1号横向支撑平台4和2号横向支撑平台5上设有的T型槽调整;所述1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由1、2、3号水平作用作动器6、7、8、1、2号垂向作用单元13、14、车轮夹具9和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组成,所述1、2、3号水平作用作动器6、7、8分别通过连杆与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活动连接,所述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通过1、2号垂向作用单元13、14分别安装在1、2号横向支撑平台4、5上,车轮夹具(9)安装在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上表面。所述1、2、3号水平作用作动器6、7、8结构相同,分别安装在作动器横向支撑平台3和1、2号作动器横向运动平台11、12上且安装位置可调,所述1号水平作用作动器6通过连杆与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且能在1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移动之后调整相应位置,所述2、3号水平作用作动器7、8通过连杆分别与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车轮夹具9安装在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的上表面,使被测件在测试时跟随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一起运动。所述的1、2、3号水平作用作动器6、7、8均由作动器与平台连杆15、测力传感器16、导轨条17、作动器与伺服阀18、活塞杆导轨联接座19和摆动缸支撑架20组成,所述作动器与平台连杆15、活塞杆导轨联接座19、测力传感器16、作动器与伺服阀18同轴线安装,所述作动器与平台连杆15通过活塞杆导轨联接座19和测力传感器16与作动器与伺服阀18连接,所述作动器与伺服阀18固定在摆动缸支撑架20上,所述活塞杆导轨联接座19通过导轨条17安装在摆动缸支撑架20上。所述作动器与平台连杆15由连杆23、连杆23两端的十字轴端盖轴套24组成,连杆23一端的通过十字轴25与活塞杆导轨联接座19转动连接,连杆23另一端通过耳环球头和球套22和横向联接销轴21与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转动连接;所述作动器与伺服阀18由作动器29和固定在作动器29上的伺服阀28组成;所述活塞杆导轨联接座19由导轨传感器联接座26、安装在导轨传感器联接座26上的十字轴端盖轴套24和滑块27组成;所述滑块27与导轨条17滑动配合。所述的1、2号垂向作用单元13、14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由纵向作动器连杆30、纵向活塞杆导轨联接座及导轨31、纵向作动器与伺服阀32、支撑座33和1、2号气囊组装式举升器34、35组成,所述纵向作动器与伺服阀32固定在支撑座33的底面,所述纵向活塞杆导轨联接座及导轨31与纵向作动器与伺服阀32同心连接,纵向活塞杆导轨联接座及导轨31的导轨固定在支撑座33背板上,所述纵向作动器连杆30与纵向活塞杆导轨联接座及导轨31同心固定连接,所述1、2号气囊组装式举升器34、35安装在导轨固定在支撑座33的上面。所述1、2号气囊组装式举升器34、35结构相同,由空气弹簧盖板36和空气弹簧37组成,所述空气弹簧37装在空气弹簧盖板36内,空气弹簧盖板36固定在支撑座33上,所述空气弹簧37的橡胶空气弹簧44与顶部联接盘42和橡胶空气弹簧压紧盘43之间用螺栓紧固连接,气囊举升心轴41与升降行程调整塞40和顶部联接盘42同心连接,橡胶空气弹簧底部联接盘45同心连接有6分短弯管46,所述气囊举升心轴41随着橡胶空气弹簧44充气或失气上升或下降,与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接触或放开。所述的车轮夹具9之间的距离可调,由车轮止挡板47、扫频活动轨车轮U型挡斜铁48、扫频活动轨49和扫频活动轨车轮U型挡50组成,所述扫频活动轨车轮U型挡斜铁48和扫频活动轨49固定在扫频活动轨车轮U型挡50上,所述车轮止挡板47和扫频活动轨车轮U型挡5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上,所述车轮止挡板47和扫频活动轨车轮U型挡斜铁48的安装位置可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轨道车辆双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将橡胶空气弹簧与双六自由度测试平台相结合,实现了测试结束后不需要特定人员平衡稳定测试平台,操作简单,缩短了测试前后的准备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的轴侧投影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作动器横向支撑平台的轴测投影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1号横向支撑平台的轴测投影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1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的轴侧投影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平作用作动器的爆炸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作用器与平台连杆装配体的轴测投影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活塞杆导轨联接座的爆炸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作动器与伺服阀的的轴测投影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1号垂向作用单元的轴测投影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座的轴测投影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1号气囊组装式举升器充气时的轴测投影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1号气囊组装式举升器失气时的轴测投影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气弹簧盖板的放大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气弹簧的爆炸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六自由度支撑平台的轴测投影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轮夹具的轴测投影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轮夹具安装被测件时的轴侧投影图图中:1.1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2.2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3.作动器横向支撑平台,4.1号横向支撑平台,5.2号横向支撑平台,6.1号水平作用作动器,7.2号水平作用作动器,8.3号水平作用作动器,9.车轮夹具,10.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1.1号作动器横向运动平台,12.2号作动器横向运动平台,13.1号垂向作用单元,14.2号垂向作用单元,15.作动器与平台连杆,16.测力传感器,17.导轨条,18.作动器与伺服阀,19.活塞杆导轨联接座,20.摆动缸支撑架,21.横向联接销轴,22.耳环球头和球套,23.连杆,24.十字轴端盖轴套,25.十字轴,26.导轨传感器联接座,27、滑块,28.伺服阀,29.作动器,30.纵向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双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包括1、2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2)、作动器横向支撑平台(3)和1、2号横向支撑平台(4、5),其特征在于:所述1、2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2)结构相同,对称且平行安装在1、2号横向支撑平台(4、5)上,所述1、2号横向支撑平台(4、5)结构相同,对称且平行安装在地基上,所述1、2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2)之间的安装距离通过1号横向支撑平台(4)和2号横向支撑平台(5)上设有的T型槽调整;所述1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由1、2、3号水平作用作动器(6、7、8)、1、2号垂向作用单元(13、14)、车轮夹具(9)和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组成,所述1、2、3号水平作用作动器(6、7、8)分别通过连杆与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活动连接,所述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通过1、2号垂向作用单元(13、14)分别安装在1、2号横向支撑平台(4、5)上,车轮夹具(9)安装在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16 CN 20182006326451.一种轨道车辆双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包括1、2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2)、作动器横向支撑平台(3)和1、2号横向支撑平台(4、5),其特征在于:所述1、2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2)结构相同,对称且平行安装在1、2号横向支撑平台(4、5)上,所述1、2号横向支撑平台(4、5)结构相同,对称且平行安装在地基上,所述1、2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2)之间的安装距离通过1号横向支撑平台(4)和2号横向支撑平台(5)上设有的T型槽调整;所述1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由1、2、3号水平作用作动器(6、7、8)、1、2号垂向作用单元(13、14)、车轮夹具(9)和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组成,所述1、2、3号水平作用作动器(6、7、8)分别通过连杆与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活动连接,所述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通过1、2号垂向作用单元(13、14)分别安装在1、2号横向支撑平台(4、5)上,车轮夹具(9)安装在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上表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双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1、2、3号水平作用作动器(6、7、8)结构相同,分别安装在作动器横向支撑平台(3)和1、2号作动器横向运动平台(11、12)上且安装位置可调,所述1号水平作用作动器(6)通过连杆与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且能在1号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1)移动之后调整相应位置,所述2、3号水平作用作动器(7、8)通过连杆分别与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车轮夹具(9)安装在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的上表面,使被测件在测试时跟随六自由度支撑平台(10)一起运动。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双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2、3号水平作用作动器(6、7、8)均由作动器与平台连杆(15)、测力传感器(16)、导轨条(17)、作动器与伺服阀(18)、活塞杆导轨联接座(19)和摆动缸支撑架(20)组成,所述作动器与平台连杆(15)、活塞杆导轨联接座(19)、测力传感器(16)、作动器与伺服阀(18)同轴线安装,所述作动器与平台连杆(15)通过活塞杆导轨联接座(19)和测力传感器(16)与作动器与伺服阀(18)连接,所述作动器与伺服阀(18)固定在摆动缸支撑架(20)上,所述活塞杆导轨联接座(19)通过导轨条(17)安装在摆动缸支撑架(20)上。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双六自由度连杆作动器式驱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邱雯婕陈熔林慧英牛治慧张益瑞胡常青郑小庆张程隋艳霞潘月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