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加工小孔盲通状态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9195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化学加工小孔盲通状态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电液束管电极的喷嘴出口端设置一对或一对以上成对的金属针状触头,每对金属针状触头均包括阳极触头和阴极触头;将每对阳极触头和阴极触头的上端均分别与外加电源的阳极和阴极相对应电连接;将每对阳极触头和阴极触头的下端均置于加工孔溶液的返液区域中;电液束射在金属工件上加工出小孔时,在外加电源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外部回路中检测电流信号,在响应时间内检测不到电流信号时,判断金属工件上的加工孔为通孔状态,检测到电流信号时,判断金属工件上的加工孔为盲孔状态。该检测方法及其装置的检测准确性高、可靠性好,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加工小孔盲通状态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化学加工小孔盲通状态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科技、计算机及微电子技术、新型工程材料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在复杂形状零件上需要加工很多深细孔、超深孔,甚至是异形孔。与机械加工相比,电化学加工不受材料硬度、韧性的限制,能够广泛应用于复杂零件的深孔加工技术中。通常,小孔的电化学制孔采用毛细玻璃管作为电极,加工溶液通过电极形成液束,在电化学阳极溶解作用下,实现对金属工件的加工,也称电液束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一方面要控制加工参数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另一方面要对所加工小孔的盲通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小孔加工穿透的瞬间,需要及时结束当前孔加工而自动换位到下一个小孔位置。如何保证深孔加工穿透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电液束加工深孔的一大难点。实验表面,在加工平板工件时,电流变化的效应十分明显,在加工穿透的瞬间,加工电流立刻衰减为零,可以此为信号源,完成加工循环。但是在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之类具有内部狭小空腔结构的工件上的小孔时,由于小孔与内腔壁角度分布以及筋板、凹凸流纹的存在,在小孔穿透时,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加工小孔盲通状态的检测方法,在金属工件的正上方设置有电液束管电极,其中,金属工件接电源阳极,电液束管电极接电源阴极,电液束管电极用于将电解质溶液形成持续电液束,并将电液束射向金属工件上的加工孔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在电液束管电极的喷嘴出口端设置一对或一对以上成对的金属针状触头,每对所述金属针状触头均包括阳极触头和阴极触头;将每对阳极触头和阴极触头的上端均分别与外加电源的阳极和阴极相对应电连接;将每对阳极触头和阴极触头的下端均置于加工孔溶液的返液区域中;所述电液束射在所述金属工件上加工出小孔时,在所述外加电源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外部回路中检测电流信号,在响应时间内检测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加工小孔盲通状态的检测方法,在金属工件的正上方设置有电液束管电极,其中,金属工件接电源阳极,电液束管电极接电源阴极,电液束管电极用于将电解质溶液形成持续电液束,并将电液束射向金属工件上的加工孔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在电液束管电极的喷嘴出口端设置一对或一对以上成对的金属针状触头,每对所述金属针状触头均包括阳极触头和阴极触头;将每对阳极触头和阴极触头的上端均分别与外加电源的阳极和阴极相对应电连接;将每对阳极触头和阴极触头的下端均置于加工孔溶液的返液区域中;所述电液束射在所述金属工件上加工出小孔时,在所述外加电源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外部回路中检测电流信号,在响应时间内检测不到电流信号时,判断所述金属工件上的加工孔为通孔状态,检测到电流信号时,判断所述金属工件上的加工孔为盲孔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加工小孔盲通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以上的多对金属针状触头采用并联方式设置在所述外加电源的外部,每对所述阳极触头和所述阴极触头的上端均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外加电源的阳极和阴极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加工小孔盲通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触头、所述阴极触头和所述电液束管电极的上端均固定在密封的电极封装装置中,电连接的所述导线也置于所述电极封装装置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加工小孔盲通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阳极触头和所述阴极触头的下端均朝向所述电液束管电极折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加工小孔盲通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针状触头采用抗电化学腐蚀的惰性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岐潘志福殷旻翟士民傅军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