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扫描制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CT扫描试样制样
,具体涉及一种尾细砂的CT扫描制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砂的细观结构研究主要是通过CT扫描分析试样细观颗粒、孔隙分布,采用的制样为砂雨法,砂雨法制取试样时无法在已知试样干密度条件下将计算制取的试样压缩到指定体积,其细观结构会受到影响,同时给三轴试验对CT扫描重构后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带来较大误差。因此,提供一种提高扫描试样细观结构的准确性的制样装置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旨在提供一种CT扫描制样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CT扫描制样装置,包括制样筒、垫片、透气层和驱动件,所述制样筒为竖向设置且内部中空的筒体,其上端敞口,且其内部的底壁为平面;所述垫片水平设置在所述制样筒内,其四周与所述制样筒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垫片和/或所述制样筒的底壁上设有多个上下贯穿两者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层水平设置在所述垫片和所述制样筒内的底壁之间,并与所述透气孔接触,其四周与所述制样筒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垫片连接,外力驱动所述驱动件移动带动所述垫片沿所述制样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扫描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样筒(1)、垫片(2)、透气层(3)和驱动件(4),所述制样筒(1)为竖向设置且内部中空的筒体,其上端敞口,且其内部的底壁为平面;所述垫片(2)水平设置在所述制样筒(1)内,其四周与所述制样筒(1)内壁密封接触,所述垫片(2)和/或所述制样筒(1)的底壁上设有多个上下贯穿两者的透气孔(5),所述透气层(3)水平设置在所述垫片(2)和所述制样筒(1)内的底壁之间,并与所述透气孔(5)接触,其四周与所述制样筒(1)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驱动件(4)与所述垫片(2)连接,外力驱动所述驱动件(4)移动带动所述垫片(2)沿所述制样筒(1)内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扫描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样筒(1)、垫片(2)、透气层(3)和驱动件(4),所述制样筒(1)为竖向设置且内部中空的筒体,其上端敞口,且其内部的底壁为平面;所述垫片(2)水平设置在所述制样筒(1)内,其四周与所述制样筒(1)内壁密封接触,所述垫片(2)和/或所述制样筒(1)的底壁上设有多个上下贯穿两者的透气孔(5),所述透气层(3)水平设置在所述垫片(2)和所述制样筒(1)内的底壁之间,并与所述透气孔(5)接触,其四周与所述制样筒(1)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驱动件(4)与所述垫片(2)连接,外力驱动所述驱动件(4)移动带动所述垫片(2)沿所述制样筒(1)内壁向下移动靠近所述制样筒(1)的底壁,或向上移动远离所述制样筒(1)的底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扫描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3)包括第一透气层(31)和第二透气层(32),所述第一透气层(31)和第二透气层(32)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透气层(31)设置在所述制样筒(1)的底壁上,所述第二透气层(32)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气层(31)的上端,所述第二透气层(32)设置在所述垫片(2)的下端,且两者的四周均分别与所述制样筒(1)的内壁密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T扫描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样筒(1)的周向侧壁上沿上下方向设有刻度标线(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洪平,李丹,张超,谭玄,马昌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