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试验件制作工装及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试验
,具体是涉及一种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试验件制作工装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等土木工程领域中。混凝土结构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常因各种因素造成构件局部混凝土破损,通过补浇混凝土等技术可加固和修复构件性能,使结构满足使用要求。此时,补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之间因龄期和强度等差异形成了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另外,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工程现场常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形成整体式结构。此时,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之间因龄期和强度等差异也形成了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此外,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的应用也会使后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之间因龄期等差异形成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剪切破坏是新旧混凝土结合面主要破坏模式之一,可通过受剪试验确定其破坏强度。常见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受剪试验有Z型剪切试验、推出试验和斜剪试验等。Z型剪切试验和推出试验在试件剪切过程中会对结合面产生弯矩,得到的抗剪强度与纯剪状态下的抗剪强度相差较远。相比之下,斜剪试验通过对试件轴向施压,使倾角30°的结合面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试验件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5)、第一浇筑单元以及第二浇筑单元,所述第一浇筑单元包括带斜面且用于获得旧混凝土基块的第一浇筑模具(3)以及浇筑时吊挂在所述支架(5)上并位于第一浇筑模具(3)内用于增强旧混凝土基块强度的第一钢丝网架(1),所述第二浇筑单元包括用于容纳旧混凝土基块并在旧混凝土基块的斜面上浇筑新混凝土基块的第二浇筑模具(8)以及浇筑时吊挂在所述支架(5)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浇筑模具(8)内用于增强新混凝土基块强度的第二钢丝网架(16);所述第一钢丝网架(1)、第二钢丝网架(16)的高度通过所述支架(5)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试验件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5)、第一浇筑单元以及第二浇筑单元,所述第一浇筑单元包括带斜面且用于获得旧混凝土基块的第一浇筑模具(3)以及浇筑时吊挂在所述支架(5)上并位于第一浇筑模具(3)内用于增强旧混凝土基块强度的第一钢丝网架(1),所述第二浇筑单元包括用于容纳旧混凝土基块并在旧混凝土基块的斜面上浇筑新混凝土基块的第二浇筑模具(8)以及浇筑时吊挂在所述支架(5)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浇筑模具(8)内用于增强新混凝土基块强度的第二钢丝网架(16);所述第一钢丝网架(1)、第二钢丝网架(16)的高度通过所述支架(5)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试验件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筑模具(3)由两个竖向布置的半圆筒插接拼装构成,所述第一浇筑模具(3)底端封闭且该封闭端为斜面,所述第一浇筑模具(3)外套设有套筒(4),所述第一浇筑模具(3)通过所述套筒(4)固定安装在台座(6)上;所述第二浇筑模具(8)同样由两个竖向布置的半圆筒插接拼装构成,所述第二浇筑模具(8)底端封闭且固定安装在台座(6)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试验件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网架(1)、第二钢丝网架(16)均包括由上向下间隔布置的横向圆环(a)以及倾斜布置的椭圆环(b),所述横向圆环(a)设置有多个且所述横向圆环(a)与椭圆环(b)外侧周向上间隔布置有多根竖直钢丝(c),所述横向圆环(a)以及椭圆环(b)与所述竖直钢丝(c)点焊后形成一体,所述横向圆环(a)上还点焊有两根交叉布置的横向钢丝(d),所述横向钢丝(d)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横向圆环(a)的外侧,所述横向钢丝(d)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浇筑模具(3)以及第二浇筑模具(8)的内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试验件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由两个竖向布置的半圆筒插接拼装构成,所述套筒(4)侧面设有对应布置且与所述台座固定的第一挑耳(14);所述第二浇筑模具(8)侧面设有对应布置且与所述台座固定的第二挑耳(15)。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斜剪试验件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包括横杆(9)以及一对螺纹竖杆(10),所述螺纹竖杆(10)固定安装在台座(6)上,所述横杆(9)两端分别设有供所述螺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