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油树防倒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904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油树防倒流装置,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第一阀体包含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二端口连接有筒形球座,筒形球座的侧部设置有多个矩形通孔,筒形球座内设置有密封台阶以及抵压在密封台阶上的密封半球,多个矩形通孔均位于密封半球的外侧,密封半球上连接有导杆,导杆上套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压在密封半球表面,另一端抵压在筒形球座的筒底内侧,导杆的端部从筒底滑动伸出;第二阀体包含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三端口可拆卸地外接于第二端口的外壁上,第一端口、所述第四端口分别与对应的采油树管道连接。该采油树防倒流装置,不易积渣和结蜡,动作灵活,密封性好且耐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油树防倒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石油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采油树防倒流装置。
技术介绍
采油树防倒流装置是一种安装在采油树水平管路上的单向导流装置,它只允许油液从抽油井的井口流向汇管,而不允许油液从汇管倒流回来,故而其作为一种提高采油效率的手段,可减轻抽油机的动态负载并节能。目前,大多数采油树防倒流装置,普遍存在结构较为复杂,再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内容易积累污油和残渣并严重结蜡,从而影响油液的流通性和油液倒流的密封性。因此,设计一种性能更加优越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油树防倒流装置,进一步提升采油树水平管路上用的单向导流装置的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油树防倒流装置,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阀体包含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有筒形球座,所述筒形球座的侧部设置有多个矩形通孔,筒形球座内设置有密封台阶以及抵压在密封台阶上的密封半球,多个所述矩形通孔均位于所述密封半球的外侧,密封半球上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压在密封半球表面,另一端抵压在筒形球座的筒底内侧,导杆的端部从所述筒底滑动伸出;所述第二阀体包含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可拆卸地外接于所述第二端口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四端口分别与对应的采油树管道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密封台阶的内侧呈弧形设置,该弧形与所述密封半球相匹配。所述第一阀体靠近所述第一端口处的内侧或外侧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第二阀体靠近所述第四端口处的结构与第一阀体靠近第一端口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阀体靠近所述第一端口处的外壁上、所述第二阀体靠近所述第四端口处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所述密封半球为尼龙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造;(2)本技术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密封半球的动作灵活,工作稳定;筒形球座的侧部设置有多个矩形通孔,无流通死角,不易积渣和结蜡。(3)本技术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可通过拆卸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定期清理其内积累的污油和残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采油树防倒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阀体,2.密封半球,3.弹簧,4.导杆,5.第二阀体,6.矩形通孔,7.密封台阶,8.筒形球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采油树防倒流装置,包括第一阀体1和第二阀体5,其中第一阀体1和第二阀体5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第一阀体1包含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二端口连接有筒形球座8,筒形球座8的侧部设置有多个矩形通孔6,筒形球座8内设置有密封台阶7以及抵压在密封台阶7上的密封半球2,多个矩形通孔6均位于密封半球2的外侧,密封半球2上连接有导杆4,导杆4上套装有弹簧3,弹簧3的一端抵压在密封半球2表面,另一端抵压在筒形球座8的筒底内侧,导杆4的端部从筒底滑动伸出;第二阀体5包含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三端口可拆卸地外接于第二端口的外壁上,第一端口、第四端口分别与对应的采油树管道连接。工作时,先将第一阀体1的第一接口和第二阀体5的第四接口分别接入对应的采油树的水平管道中,此时密封半球2在弹簧3的自然伸张作用下,顶在筒形球座8内的密封台阶7上,本技术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处于不导通状态;之后油液从第一接口进入,密封半球2在油液的压力作用下推动导杆4从筒形球座8的底部伸出,此时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本技术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处于导通状态,油液源源不断地从矩形通孔流入,最终经第四接口再次排入采油树的水平管道;当抽油井内的油液不再进入第一接口或者流量很小时,弹簧3恢复形变,此时密封半球2在弹簧3的自然伸张作用下,重新顶在筒形球座8内的密封台阶7上,本技术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立刻处于不导通状态,从而起到防止油液回流的目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筒形球座8的矩形通孔与以往的圆弧形通孔相比,其开孔面积更大,污油和残渣不容易积垫,同时也不容易结蜡,可大大延长清理的周期。如图1所示,密封台阶7的内侧呈弧形设置,该弧形与密封半球2相匹配,可确保密封半球2在弹簧3的作用下更好地使本技术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的导流通道得到密封。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接入采油树水平管道的一种优选方式,可采用螺纹装配进行,具体来说在第一阀体1靠近第一端口处的内侧或外侧设置螺纹连接部,第二阀体5靠近第四端口处的结构则与第一阀体1靠近第一端口处的结构相同。作为本技术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接入采油树水平管道的一种优选方式,可采用连接法兰的方式来实现,具体来说在第一阀体1靠近第一端口处的外壁上、第二阀体5靠近第四端口处的外壁上均设置一个连接法兰。如图1所示,弹簧3为压缩弹簧。如图1所示,密封半球2为尼龙球,可起到防腐蚀的目的,延长本技术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不易积渣和结蜡,易于制造;本技术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密封半球2的动作灵活,工作稳定;本技术的采油树防倒流装置,可通过拆卸第一阀体1和第二阀体5,定期清理其内积累的污油和残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油树防倒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体(1)和第二阀体(5),所述第一阀体(1)和所述第二阀体(5)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阀体(1)包含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有筒形球座(8),所述筒形球座(8)的侧部设置有多个矩形通孔(6),筒形球座(8)内设置有密封台阶(7)以及抵压在密封台阶(7)上的密封半球(2),多个所述矩形通孔(6)均位于所述密封半球(2)的外侧,密封半球(2)上连接有导杆(4),所述导杆(4)上套装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一端抵压在密封半球(2)表面,另一端抵压在筒形球座(8)的筒底内侧,导杆(4)的端部从所述筒底滑动伸出;所述第二阀体(5)包含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可拆卸地外接于所述第二端口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四端口分别与对应的采油树管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油树防倒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体(1)和第二阀体(5),所述第一阀体(1)和所述第二阀体(5)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阀体(1)包含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有筒形球座(8),所述筒形球座(8)的侧部设置有多个矩形通孔(6),筒形球座(8)内设置有密封台阶(7)以及抵压在密封台阶(7)上的密封半球(2),多个所述矩形通孔(6)均位于所述密封半球(2)的外侧,密封半球(2)上连接有导杆(4),所述导杆(4)上套装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一端抵压在密封半球(2)表面,另一端抵压在筒形球座(8)的筒底内侧,导杆(4)的端部从所述筒底滑动伸出;所述第二阀体(5)包含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可拆卸地外接于所述第二端口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端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世勇侯宁梁玉纪陈玉龙熊山胡荣张玉忠肖宏伟张轩铭高海生康小斌贾强赵元寿罗晓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化工科技装备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