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粘式单向进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807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2:48
本公开一种胶粘式单向进气阀,其第二光壁孔内间隙配合活塞,活塞的下端与所述泄压孔的上端之间设置弹簧,当液态二氧化碳从所述接头体内设置的进液通道抵达所述活塞的上端面时,所述弹簧被压缩、所述活塞下移露出出液孔在第二光壁孔的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出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和常识之外,取得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看似两个出液孔非常细小,但液态二氧化碳从钢瓶内流出,经过高压软管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向进气阀流出之前,体积不会陡然增大而气化,因此不会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向进气阀内产生凝霜干冰从而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粘式单向进气阀
本技术涉及救生筏配件,特别是一种胶粘式单向进气阀。
技术介绍
单向进气阀是一种用于向腔体内部补入气体的阀门,应用于救生筏中,救生筏是船舶配备用于紧急情况下脱离危险区域或从遇难船舶紧急撤离的救生设施和装备,也可作为抗洪防灾专用装备;救生筏的筏底是一个气室,上面连接有单向进气阀,使用时需要依靠自身配备的液态二氧化碳钢瓶通过单向进气阀进入气室从而充胀成形,并浮于水面。现有的单向进气阀如公开号为CN20316225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救生筏上的单向进气阀,它包括一中空的阀壳,在阀壳上螺纹连接有阀体,在阀体上设有连接螺母,阀壳底部分布有出气孔,结合其附图可以看出,其阀体内腔很大,按照通常的理解,较大的内腔更容易使得液态二氧化碳经过内腔从出气孔流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钢瓶内流进该内腔的液态二氧化碳在该内腔中迅速气化,气化的过程是吸热过程,因此该内腔中产生干冰从而堵塞其出气孔,造成救生筏充气过程的欲速而不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胶粘式单向进气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粘式单向进气阀,包括阀体,接头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粘式单向进气阀,包括阀体(1),接头体(2),所述阀体(1)的周向外圆上固设橡胶伞圈(3),所述橡胶伞圈(3)通过胶粘剂可与救生筏气囊粘结在一起;所述接头体(2)的上段回转连接高压胶管的一端,所述高压胶管的另一端与液态二氧化碳钢瓶相通,所述液态二氧化碳钢瓶内的液态二氧化碳可经过所述高压胶管进入所述接头体(2)内设置的进液通道(2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体(2)下段包括外螺纹段(21)、外径小于所述外螺纹段(21)的光杆段(22),所述光杆段上开设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O形圈(4);所述阀体(1)上开设内径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内螺纹孔(11)、第一光壁孔(12)、第二光壁孔(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粘式单向进气阀,包括阀体(1),接头体(2),所述阀体(1)的周向外圆上固设橡胶伞圈(3),所述橡胶伞圈(3)通过胶粘剂可与救生筏气囊粘结在一起;所述接头体(2)的上段回转连接高压胶管的一端,所述高压胶管的另一端与液态二氧化碳钢瓶相通,所述液态二氧化碳钢瓶内的液态二氧化碳可经过所述高压胶管进入所述接头体(2)内设置的进液通道(2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体(2)下段包括外螺纹段(21)、外径小于所述外螺纹段(21)的光杆段(22),所述光杆段上开设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O形圈(4);所述阀体(1)上开设内径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内螺纹孔(11)、第一光壁孔(12)、第二光壁孔(13)、泄压孔(14),所述内螺纹孔(11)与所述外螺纹段(21)螺接配合,所述O形圈(4)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光壁孔(12)抵接;所述阀体(1)上还设置两个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二光壁孔(13)、另一端开口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承王晨晨娄树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华洋救生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