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00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套,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圆周侧壁连接有两个呈“U”型结构设置的橡胶,且橡胶远离内管的一侧胶黏有外管,且外管的顶端和底端均连接有曲边,所述橡胶远离内管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铰接杆,所述内管的圆周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铰接杆,且同边的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曲边的收口处理可约束橡胶胀型空间,使橡胶在受力时变形量受控,从而减小压缩距离,增加刚性,提高整个橡胶减震套的承压能力,同时可以增加橡胶减震套的减震效果,从而减小汽车机械部件的磨损程度,提高汽车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套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套。
技术介绍
橡胶减震套的特点是既有高弹性,又有高黏性。橡胶的弹性是由其卷曲分子构象的变化产生的,橡胶分子间相互作用会妨碍分子链的运动,从而表现出黏性阻尼的特点,以致应力与应变往往处于不平衡状态。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437146U提出了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套,该专利由外管、内管以及设置在外管和内管之间橡胶构成,在外管两端设置有向内折弯的收口圆弧,该专利在外管两端进行收口处理,因此可约束橡胶胀型空间,使橡胶在受力时变形量受控,从而减小压缩距离,增加刚性,提高整个橡胶减震套的承压能力。同时,本技术将收口后的外管再进行缩径处理,消除了橡胶在硫化工序时造成的内应力,使套体橡胶部分从自由状态开始受力,增加耐疲劳性,同时延长橡胶减震套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具有耐疲劳性好、刚性好、承受力大、寿命长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但是该专利在实施减震功能时,仅仅通过橡胶层的缓冲来对机械部件进行保护,导致该装置对机械部件的保护效果较差,不能很好的保护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减震套。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套,包括内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的圆周侧壁连接有两个呈“U”型结构设置的橡胶(3),且橡胶(3)远离内管(1)的一侧胶黏有外管(4),且外管(4)的顶端和底端均连接有曲边(2),所述橡胶(3)远离内管(1)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铰接杆(5),所述内管(1)的圆周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铰接杆(6),且同边的第一铰接杆(5)与第二铰接杆(6)铰接,所述内管(1)的圆周侧壁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活动槽(8),且活动槽(8)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9),两个所述活动块(9)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弹簧(10)的一端,且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与活动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套,包括内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的圆周侧壁连接有两个呈“U”型结构设置的橡胶(3),且橡胶(3)远离内管(1)的一侧胶黏有外管(4),且外管(4)的顶端和底端均连接有曲边(2),所述橡胶(3)远离内管(1)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铰接杆(5),所述内管(1)的圆周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铰接杆(6),且同边的第一铰接杆(5)与第二铰接杆(6)铰接,所述内管(1)的圆周侧壁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活动槽(8),且活动槽(8)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9),两个所述活动块(9)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弹簧(10)的一端,且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与活动槽(8)的内壁连接,所述活动块(9)远离内管(1)的一侧铰接有第三铰接杆(11)的一端,且第三铰接杆(11)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杆(6)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6)与第三铰接杆(11)之间连接有弹力绳(7),所述第一铰接杆(5)与第二铰接杆(6)之间设有套筒(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静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奥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