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智能车载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8772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智能车载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包括车载端子系统及移动端子系统,车载端子系统由发动机冷却水箱、相变储热单元、送风末端、泵、三通阀、喷射器、温度传感器、保温材料、处理器及信号发射接收器;移动端子系统由移动设备及应用软件组成。在冬季夜晚机动车停止工作后,车载端子系统自动立即运行于储热模式,通过循环将冷却水箱中的余热储存至相变储热单元内。在冬季早晨机动车开始工作前,选取余热利用方案,并通过移动设备将指令发送给车载端子系统,使其运行于发动机预热、驾驶室供暖及车窗除霜3种模式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发动机余热的高效利用,减少了化石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智能车载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智能车载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对于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针对机动车的节能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虽然电动车在很多城市出现,但是相对于燃油车来说,仍然只占极小比例。燃油车内一切动力、电力的提供最终都来源于内燃式发动机。燃油在气缸中发生燃烧并推动活塞做功,同时释放出了大量的热,而该部分热会通过冷却水箱和风冷器最终释放到环境当中以保证发动机不会过热失效。另一方面,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清晨温度较低时,经常发生燃油车由于过冷而发动不易启动的情况,有时甚至为了避免该情况出现,用户需要在夜晚专门找环境温度较高的特殊环境停放车辆。同时,驾驶室过冷和车窗结霜问题也会给用户使用带来极大使用不便,需要通过车载空调进行解决,但又会额外消耗燃油。结合上述情况不难发现,一方面燃油车普遍存在发动机余热浪费的情况,另一方面用户对于热量的需求又不得不消耗额外的燃油,既增加了开支又增加了污染物排放,从经济性和环境性的角度都存在极大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于上述问题,通过车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智能车载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端子系统(1)和移动端子系统(2),所述车载端子系统(1)包括发动机冷却水箱(3)、相变储热单元(4)和送风末端(5),发动机冷却水箱(3)的循环工质出口管路连接三通阀一(7)的a端口,三通阀一(7)的c端口连接相变储热单元(4)的循环工质入口管路,相变储热单元(4)的循环工质出口管路连接三通阀二(8)的c端口,三通阀二(8)的a端口连接发动机冷却水箱(3)的循环工质入口管路,且三通阀二(8)ac通路上串联有泵(6);送风末端(5)的循环工质出口管路连接三通阀一(7)的b端口,送风末端(5)的循环工质入口管路接三通阀三(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智能车载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端子系统(1)和移动端子系统(2),所述车载端子系统(1)包括发动机冷却水箱(3)、相变储热单元(4)和送风末端(5),发动机冷却水箱(3)的循环工质出口管路连接三通阀一(7)的a端口,三通阀一(7)的c端口连接相变储热单元(4)的循环工质入口管路,相变储热单元(4)的循环工质出口管路连接三通阀二(8)的c端口,三通阀二(8)的a端口连接发动机冷却水箱(3)的循环工质入口管路,且三通阀二(8)ac通路上串联有泵(6);送风末端(5)的循环工质出口管路连接三通阀一(7)的b端口,送风末端(5)的循环工质入口管路接三通阀三(9)的b端口,三通阀三(9)的a端口连接三通阀二(8)的b端口,三通阀三(9)的c端口连接喷射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相变储热的智能车载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热单元(4)外部设置保温材料(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相变储热的智能车载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端子系统(1)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冷却水箱(3)中的温度传感器一(11)、设置在相变储热单元(4)中的温度传感器二(12)以及用于采集驾驶室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三(14),所述温度传感器一(11)、温度传感器二(12)和温度传感器三(14)接处理器(15),由处理器(15)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相变储热的智能车载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子系统(2)包括移动设备(17)和应用软件(18),所述处理器(15)处理后的数据通过信号发射接收器(16)无线传送给移动端子系统(2),该数据储存于移动设备(17)中,并通过应用软件(18)进行显示与分析。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基于相变储热的智能车载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冬季夜晚机动车停止工作后,车载端子系统(1)自动运行于储热模式:调节三通阀一(7)与三通阀二(8)均至ac连通,泵(6)开启,发动机冷却水箱(3)中的防冻冷却液即为循环工质,通过循环将发动机冷却水箱(3)中的余热储存至相变储热单元(4)内,当发动机冷却水箱(3)的温度降至相变储热单元(4)内填充的相变材料相变点温度时,车载端子系统(1)停止运行,储热过程结束。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