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866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及施工方法。包括外侧板、内侧板、新型连接件,所述外侧板与内侧板通过新型连接件固定连接,形成保温层。本文采用预先在工厂预制组装,在现场只需安装,其墙体质量可靠、易于产业化,现场湿作业少,缩短了施工工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环保、耐火、隔声、保温、耐久性较好的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建筑工业化推广的浪潮中,其装配式复合外墙将会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目前用于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的墙体材料主要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轻质条板等墙体材料。为达到建筑保温、装饰等功能,需要在上述材料形成的墙面上进行抹、敷设外墙外保温材料、粘贴面砖,受人工、机械、材料、气候等影响往往工期较长,难以保证进度要求,其次外保温墙体,当采用有机保温材料还要涉及防火问题,国内外发生了许多外墙体着火的事故。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渗水、脱落、开裂等质量通病,墙体采用一些轻质板,其隔音效果极差。因此,研发一种新型轻质、环保、保温、防火、防水、隔音的复合保温外墙体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包括外侧板10、新型连接件15、内侧板1,所述外侧板10与内侧板1通过新型连接件15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外侧板10包括钢筋网片14,在所述钢筋网片14的四周围浇筑轻骨料混凝土,所述轻骨料混凝土中加有纤维。优选的,所述内侧板1为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包括固定件5、上层钢筋网片、下层钢筋网片,所述上层钢筋网片与下层钢筋网片通过固定件5连接,并浇筑在轻质骨料混凝土中,进行高温蒸压制成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所述固定件5包括钢板2、搭接筋4、钢筋8、弯钩3,2条钢板2通过短钢板焊接固定成一个整体,2条钢板2低部焊接有多个平行且对称的钢筋8,平行且对称的钢筋8上部焊接搭接筋4,所述搭接筋4与上层钢筋网片搭接固定,钢筋8的另一端弯折成弯钩3,所述弯钩3与下层钢筋网片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短钢板为2个或2个以上。优选的,所述新型连接件15包括连接板13、穿入钢筋9,所述连接板13的一端与内侧板1中固定件5的钢板2焊接固定,连接板13的另一端板面设有多个贯穿圆孔,所述连接板13为平行且相互对应的两行,在所述贯穿圆孔内插入穿入钢筋9,所述穿入钢筋9浇筑在外侧板10的轻质骨料混凝土中。优选的,所述连接板13还与内侧板1固定件5的短钢板焊接固定,连接板13的另一端板面设有多个贯穿圆孔,在所述圆孔中插入穿入钢筋9,所述穿入钢筋9浇筑在外侧板10的轻质骨料混凝土中。优选的,所述保温层12用于放置有机保温材料,并且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相结合构成双层保温系统。优选的,所述有机保温材料为硬质聚氨酯保温板。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的组装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批量生产,工厂生产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的墙体结构部件,包括轻骨料混凝土、新型连接件、内侧板、保温材料;步骤二:在固定件5上下分别连接上层钢筋网片和下层钢筋网片,然后浇筑轻骨料混凝土,制成混凝土板,将混凝土板放入蒸压釜中进行高温蒸压,制成内侧板1;步骤三:打磨预埋在内侧板1的钢板2;步骤四:将连接板13与钢板2焊接组装;步骤五:螺栓6穿过角钢7及内侧板1使多个内侧板1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且用防水密封材料进行板缝的处理;步骤六:在内侧板1上铺设保温材料,用聚氨酯胶进行保温层接缝处理;步骤七:连接板13的圆孔穿入穿入钢筋9,并且敷设外侧板10的钢筋网片14;步骤八:浇筑轻骨料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1)本文采用预先在工厂预制组装,在现场只需安装,其墙体质量可靠、易于产业化,现场作业少,缩短了施工工期。(2)本专利技术外侧板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其设计的目的是抵抗风荷载,对内层墙体起到保护作用,轻骨料混凝土采用整体现浇,把复合墙板浇筑为一个整体,减少了拼接的板缝,增强了外墙的防水性能。轻骨料混凝土自重轻,减轻了墙板本身的自重。在轻骨料混凝土中加入纤维,增加外墙板的抗冲击性能、抗裂性能与抗渗性能。轻骨料混凝土较轻质薄板有较强的耐久性能。(3)采用双层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相当于无机保温材料与有机保温材料相结合,利用有机保温材料的高效隔热性能与无机保温材料的耐火性能,提高墙体的耐火性能与保温性能,并且双层保温可以有效的减少热桥效应更的影响。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环保、耐火、隔声、保温、耐久性较好的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4)本专利技术内侧板自重轻,从而减少了复合板的自重,其二是蒸压加气混凝土本身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其导热系数在0.11-0.14,当应用在外墙内板中,若内板取120mm厚B05蒸压加气混凝土、保温板取70mm厚的聚氨酯板,外板取60mm厚,密度1500kg/m3轻骨料混凝土,取500*600mm单元体进行分析,单元体内布置两个不锈钢连接件,其传热系数为0.325w/(m2·℃),若两侧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的外墙板,其传热系数为0.405w/(m2·℃)),明显提高墙体的保温效果。其三,蒸压加气混凝土具有很好的隔声性能,150mm厚其隔声性能就能达到45dB,提高了复合外墙的整体隔声性能。其四,150mm厚蒸压加气混凝土其耐火等级可以达到4小时,应用在外墙内板可以有效的保护有机保温材料,提高复合墙体的耐火性能。其五,蒸压加气混凝土有较强的抗弯性能,能够与外侧板共同抵抗风荷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墙体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墙体的内侧板固定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侧板的上下层钢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墙体中的内侧板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墙体中的内侧板拼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墙体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墙体立体图。图中:1-内侧板,2-钢板,3-弯钩,4-搭接钢筋,5-固定件,6-螺栓,7-角钢,8-钢筋,9-穿入钢筋,10-外侧板,12-保温层,13-连接板,14-钢筋网片,15-新型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考图1-8,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包括外侧板10、新型连接件15、内侧板1,所述外侧板10与内侧板1通过新型连接件固定连接,形成保温层12,所述保温层用于放置有机保温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有机保温材料为硬质聚氨酯保温板;所述内侧板1为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包括固定件5、上层钢筋网片、下层钢筋网片,所述上层钢筋网片与下层钢筋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板(10)、新型连接件(15)、内侧板(1),所述外侧板(10)与内侧板(1)通过新型连接件(15)固定连接,形成保温层(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板(10)、新型连接件(15)、内侧板(1),所述外侧板(10)与内侧板(1)通过新型连接件(15)固定连接,形成保温层(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10)包括钢筋网片(14),在所述钢筋网片(14)的四周围浇筑轻骨料混凝土,所述轻骨料混凝土中加有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1)为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包括固定件(5)、上层钢筋网片、下层钢筋网片,所述上层钢筋网片与下层钢筋网片通过固定件(5)连接,并浇筑在轻质骨料混凝土中,进行高温蒸压制成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所述固定件(5)包括钢板(2)、搭接筋(4)、钢筋(8)、弯钩(3),2条钢板(2)通过短钢板焊接固定成一个整体,2条钢板(2)低部焊接有多个平行且对称的钢筋(8),平行且对称的钢筋(8)上部焊接搭接筋(4),所述搭接筋(4)与上层钢筋网片搭接固定,钢筋(8)的另一端弯折成弯钩(3),所述弯钩(3)与下层钢筋网片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钢板为2个或2个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连接件(15)包括连接板(13)、穿入钢筋(9),所述连接板(13)的一端与内侧板(1)中固定件(5)的钢板(2)焊接固定,连接板(13)的另一端板面设有多个贯穿圆孔,所述连接板(13)为平行且相互对应的两行,在所述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帼昌李晓邱增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