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99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包括有动模、静模、安装座,动模与静模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一成型腔,静模上对应第一成型腔位置设有第二成型腔,第一成型腔与第二成型腔围成把手本体成型腔,静模上还设有驱动部成型腔,所述的驱动部成型腔与把手本体成型腔导通,驱动部成型腔内设有凹腔成型座,凹腔成型座内穿设有安装孔成型杆,安装孔成型杆内设有注塑孔,所述的动模上还设有进气通道,所述的进气通道与注塑孔导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其可以在把手本体注塑成型时,在把手本体内形成空腔,从而使得把手本体不会产生收缩痕,不仅更加美观,而且,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
技术介绍
水龙头把手其主要用于控制水龙头上阀门的开闭,如图1所示,现有的市场上采用的水龙头把手,包括有把手本体1’,把手本体1’上设有驱动部2’,驱动部2’上设有凹腔21’,凹腔21’内设有用于安装阀杆的安装孔22’。但是,现有的水龙头把手,由于把手本体的厚度大,在注塑成型时,把手本体容易产生收缩痕,不仅会影响把手整体美观,还易使得其产生断裂,缩短其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因此,需要在把手本体1’内设置空腔10’,而目前现有的加工把手的模具无法满足空腔成型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其可以在把手本体注塑成型时,在把手本体内形成空腔,从而使得把手本体不会产生收缩痕,不仅更加美观,而且,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动模、静模、用于安装静模的安装座,动模与静模相对设置,动模与静模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一成型腔,静模上对应第一成型腔位置设有第二成型腔,第一成型腔与第二成型腔围成把手本体成型腔,静模上还设有驱动部成型腔,所述的驱动部成型腔与把手本体成型腔导通,驱动部成型腔内设有凹腔成型座,凹腔成型座内穿设有安装孔成型杆,安装孔成型杆内设有注塑孔,所述的动模上还设有进气通道,所述的进气通道与注塑孔导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注塑孔注入塑料,由进气通道冲入气体,气体一般采用氮气或惰性气体,这样加工时更加安全,热塑料进入驱动部成型腔、把手本体成型腔内分别形成驱动部、把手本体,凹腔成型座可以在驱动部内形成凹腔,安装孔成型杆可以在凹腔内形成安装孔,由于驱动部的厚度薄,热塑料进入驱动部成型腔内会快速冷却成型,而把手本体较厚,其外壁会快速冷却成型,而内部在气体充入后会形成空腔,因而,这种结构的模具,其可以在把手本体注塑成型时,在把手本体内形成空腔,从而使得把手本体不会产生收缩痕,不仅更加美观,而且,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把手本体成型腔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的驱动部成型腔、凹腔成型座、安装孔成型杆以及注塑孔的数量与把手本体成型腔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的安装座上还设有进料座、拉板,进料座位于拉板与静模之间,进料座与动模分别位于静模的两侧,静模、进料座与安装座滑动配合,所述的进料座上设有进料孔,静模上设有用于将进料孔与各注塑孔导通的引流通道,所述的拉板上设有倒锥形拉勾,拉勾穿过进料座延伸至引流通道内,还包括有用于在动模与静模分离时驱动静模滑动使得静模与进料座分离的驱动结构,静模与进料座之间还设有用于在静模滑动一定距离后带动进料座同步滑动使得进料座与拉板分离的联动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设置至少两个把手本体成型腔、驱动部成型腔、凹腔成型座、安装孔成型杆以及注塑孔,这样可以同时加工多个把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注塑时,由于引流通道内存在热塑料,这样把手注塑成型后,引流通道内会产生与引流通道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废料,该废料需要在开模时将其取出,通过驱动装置在动模与静模分离时驱动静模滑动使得静模与进料座分离,而由于拉勾延伸至引流通道内且拉勾为倒锥形,这样在静模与进料座分离时,拉勾可以拉住引流通道内的废料,从而使得废料脱出引流通道,废料与注塑成型后的把手也分离;联动结构在静模滑动一定距离后带动进料座同步滑动使得进料座与拉板分离,此时使得废料与拉板上的拉勾分离,这样便可以将该废料从进料座上取下。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安装座上还设有用于在把手注塑完成后将把手推出静模的推杆以及用于复位推杆的复位弹簧,所述的凹腔成型座上设有供推杆穿过的通孔。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推杆可以在把手注塑完成后将把手推出静模,把手推出后再由复位弹簧将其复位,这样可以使得把手的取出更加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也更加安全。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有油缸,所述的安装座上还滑动设有滑动座,所述的油缸、推杆均设置在滑动座上,油缸的输出端与静模联动配合,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滑动座、静模抵触。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通过油缸驱动静模滑动使得静模与进料座分离;再由油缸驱动滑动座滑动从而带动推杆滑动将注塑后的把手推出静模,而后通过复位弹簧将滑动座复位,这种驱动结构以及推杆、复位弹簧的安装结构简单,通过油缸同时实现静模的滑动、滑动座的滑动。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联动结构包括有联动条,所述的联动条与静模固定连接,联动条上沿静模滑动方向设有长槽,所述的进料座上设有联动柱,所述的联动柱穿设在长槽内。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联动条随静模同步滑动,进料座上的联动柱在长槽内滑动,在静模滑动一端距离后,联动柱滑至长槽远离静模的一端后,静模与进料座同步滑动,这种联动结构的加工、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引流通道包括有主流道、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第一支流道、第二支流道,注塑孔设有偶数个且对称设置在主流道的上、下两侧,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分别对称设置在主流道的上、下两侧,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与主流道垂直设置,主流道的一端与进料孔导通,第一分流道的一端、第二分流道的一端与主流道的另一端导通,各凹腔成型座上分别设有引流槽,位于主流道上侧的注塑孔经对应凹腔成型座上的引流槽、第一支流道与第一分流道的另一端导通,位于主流道下侧的注塑孔经对应凹腔成型座上的引流槽、第二支流道与第二分流道的另一端导通,第一支流道、第二支流道与主流道平行设置。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这种引流通道以及注塑孔设置方式,可以使得热塑料从主流道能均匀地流至上下两侧的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内,再由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均匀地流至对应的第一支流道、第二支流道内,最后流至对应的注塑孔内,使得注塑成型后的各个把手厚度一致。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进气通道一上一下设有两个,上侧的进气通道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支流道与第一分流道导通位置,下侧的进气通道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流道与第二分流道导通位置。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可以使得上、下两侧的把手本体内充气均匀,避免一侧的把手本体充气量过大或过小影响把手本体的质量。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静模上设有定位座,定位座上设有“凸”字形的凹槽,油缸的输出轴与凹槽相匹配,油缸的输出轴置于凹槽内。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通过油缸的输出轴与“凸”字形的凹槽配合实现静模与油缸输出轴的同步运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水龙头把手的结构图;图2为带有空腔的水龙头把手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动模上第二成型腔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动模上引流通道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静模上第一成型腔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拉勾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进料座、拉板安装结构图;图9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驱动部成型腔内结构图;图10为图9中I部分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凹腔成型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1所示,一种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包括有动模1、静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动模、静模、用于安装静模的安装座,动模与静模相对设置,动模与静模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一成型腔,静模上对应第一成型腔位置设有第二成型腔,第一成型腔与第二成型腔围成把手本体成型腔,静模上还设有驱动部成型腔,所述的驱动部成型腔与把手本体成型腔导通,驱动部成型腔内设有凹腔成型座,凹腔成型座内穿设有安装孔成型杆,安装孔成型杆内设有注塑孔,所述的动模上还设有进气通道,所述的进气通道与注塑孔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动模、静模、用于安装静模的安装座,动模与静模相对设置,动模与静模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一成型腔,静模上对应第一成型腔位置设有第二成型腔,第一成型腔与第二成型腔围成把手本体成型腔,静模上还设有驱动部成型腔,所述的驱动部成型腔与把手本体成型腔导通,驱动部成型腔内设有凹腔成型座,凹腔成型座内穿设有安装孔成型杆,安装孔成型杆内设有注塑孔,所述的动模上还设有进气通道,所述的进气通道与注塑孔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本体成型腔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的驱动部成型腔、凹腔成型座、安装孔成型杆以及注塑孔的数量与把手本体成型腔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的安装座上还设有进料座、拉板,进料座位于拉板与静模之间,进料座与动模分别位于静模的两侧,静模、进料座与安装座滑动配合,所述的进料座上设有进料孔,静模上设有用于将进料孔与各注塑孔导通的引流通道,所述的拉板上设有倒锥形拉勾,拉勾穿过进料座延伸至引流通道内,还包括有用于在动模与静模分离时驱动静模滑动使得静模与进料座分离的驱动结构,静模与进料座之间还设有用于在静模滑动一定距离后带动进料座同步滑动使得进料座与拉板分离的联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安装座上还设有用于在把手注塑完成后将把手推出静模的推杆以及用于复位推杆的复位弹簧,所述的凹腔成型座上设有供推杆穿过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有油缸,所述的安装座上还滑动设有滑动座,所述的油缸、推杆均设置在滑动座上,油缸的输出端与静模联动配合,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滑动座、静模抵触。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结构包括有联动条,所述的联动条与静模固定连接,联动条上沿静模滑动方向设有长槽,所述的进料座上设有联动柱,所述的联动柱穿设在长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用于加工水龙头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通道包括有主流道、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林洁马永国胡建克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润德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