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715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薄荷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包括在第一年10月下旬进行播种黑麦草,在第二年1月中旬收割后第一次翻耕,在第二年2月中上旬扦插薄荷苗,薄荷在6月第一次收割,在10月中上旬第二次收割后第二次翻耕。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方法通过将薄荷和黑麦草间作,有效避免由于薄荷连作导致的土壤有机质下降,每年利用最后一次收割的黑麦草制备覆盖料,能够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其保水能力,配合薄荷苗扦插前处理以及营养液的喷施管理,能促进薄荷叶的生长,有助于薄荷叶中有效成分的积累,提高薄荷品质。

A method of intercropping mint with ryegras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int cultivation, and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method of intercropping mint and ryegrass, including planting ryegrass in late October of the first year, plowing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harvesting in mid-January of the second year, cutting Mint seedlings in mid-early February of the second year, harvesting mint for the first time in June, and harvesting mint for the second time in mid-October. Second tillage after harvest.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by intercropping mint and ryegrass,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can be effectively avoided from decreasing due to continuous cropping of mint, and the covering material can be prepared by using the last harvested ryegrass every year, which can increase soil fertility, improve its water retention capacity and cooperate with cutting of mint seedlings. Pretreatment and spraying management of nutrient solution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mint leaves, contribut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in mint leav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荷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
技术介绍
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的欧、美亚各洲,其用途较广,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全草可入药,在重要中把薄荷用作驱风、解热、发汗、治疗肠胃道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也可用作防腐剂、性风机、局部麻醉剂;薄荷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薄荷脑还广泛用于化妆品、食品、香料工业等,关于薄荷油化学成分的分析(使用GC-MS方法分析),薄荷醇在薄荷草中的含量为85.73-91.86%,薄荷酮在薄荷草中的含量为4.95-5.12%,随着种植的不断扩大,由于多年重茬连作、品种退化等因素影响,导致薄荷油逐年下降,因此,需要对如何保证薄荷油产量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在第一年10月下旬进行播种黑麦草,在黑麦草三叶期追肥三次,相邻两次追肥之间间隔10-14天,播种50天后开始刈割,留茬低于3cm,完成后每隔20-30天割草一次;所述追肥所用肥料为脲甲醛复合肥18-18-18与相当于其重量2-6%的硼酸钠、0.1-0.2%的NAA粉剂混合得到;(2)在第二年1月中旬收割后第一次翻耕,第一次翻耕深度为30-40cm,第一次翻耕时按40-60kg/亩加入腐熟麦糠;最后一次收割的黑麦草连同根部在高温条件下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0%,研磨至长度小于1cm,与相当于其重量6-10%的粉煤灰,搅拌均匀后得到覆盖料备用;(3)在第二年2月中上旬扦插薄荷苗,扦插完成后在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为3-8mm的覆盖料,当苗高20cm后,用质量浓度为0.04-0.08%的营养液进行喷施,每隔3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6-8次,每次喷施量为60-80kg/亩;所述薄荷苗的长度为4.8-5.2cm每根,每根带2个以上节,在扦插前用质量浓度为0.2-0.6%的氮化钠溶液浸泡30-40分钟;所述营养液为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芸苔素内酯0.006-0.018mg/L、壳寡糖2-6mg/L、烟酸4-6mg/L、大蓟提取物6-10mg/L;(4)所述薄荷在6月第一次收割,在10月中上旬第二次收割后第二次翻耕;所述第二次翻耕过程中拌入秸秆与牛粪按重量比3:4混合后堆肥发酵所得粪便发酵料。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黑麦草的撒种量为1.6-2kg/亩;所述薄荷的扦插时行距为30cm,株距为20-30cm。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黑麦草种子在播种前用赤霉素和水杨酸的混合浸种液浸泡得到,浸泡完成后;所述赤霉素的含量为22-32mg/L,水杨酸的含量为62-68mg/L。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浸种液浸泡温度为34-38℃。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追肥量为30-40kg/亩。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粪便发酵料的拌入量为60-80kg/亩。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大蓟花和叶以重量比1:1混合,加入与其等重量的水,充分捣碎后沥出汁液,将所得滤渣加入相当于其重量6-8倍的水,在65-70℃浸提24小时,过滤,将所得滤液经离心、旋蒸至膏状后,与汁液混合,即得大蓟提取物。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中方法通过将薄荷和黑麦草间作,有效避免由于薄荷连作导致的土壤有机质下降,每年利用最后一次收割的黑麦草制备覆盖料,能够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其保水能力,配合薄荷苗扦插前处理以及营养液的喷施管理,能促进薄荷叶的生长,有助于薄荷叶中有效成分的积累,提高薄荷品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在第一年10月下旬进行播种黑麦草,在黑麦草三叶期追肥三次,相邻两次追肥之间间隔12天,播种50天后开始刈割,留茬低于3cm,完成后每隔25天割草一次;所述追肥所用肥料为脲甲醛复合肥18-18-18与相当于其重量4%的硼酸钠、0.15%的NAA粉剂混合得到;(2)在第二年1月中旬收割后第一次翻耕,第一次翻耕深度为35cm,第一次翻耕时按50kg/亩加入腐熟麦糠;最后一次收割的黑麦草连同根部在高温条件下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0%,研磨至长度小于1cm,与相当于其重量8%的粉煤灰,搅拌均匀后得到覆盖料备用;(3)在第二年2月中上旬扦插薄荷苗,扦插完成后在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为3-8mm的覆盖料,当苗高20cm后,用质量浓度为0.06%的营养液进行喷施,每隔3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7次,每次喷施量为70kg/亩;所述薄荷苗的长度为4.8-5.2cm每根,每根带2个以上节,在扦插前用质量浓度为0.4%的氮化钠溶液浸泡35分钟;所述营养液为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芸苔素内酯0.012mg/L、壳寡糖4mg/L、烟酸5mg/L、大蓟提取物8mg/L;(4)所述薄荷在6月第一次收割,在10月中上旬第二次收割后第二次翻耕;所述第二次翻耕过程中拌入秸秆与牛粪按重量比3:4混合后堆肥发酵所得粪便发酵料。其中,所述黑麦草的撒种量为1.8kg/亩;所述薄荷的扦插时行距为30cm,株距为25cm。其中,所述黑麦草种子在播种前用赤霉素和水杨酸的混合浸种液浸泡得到,浸泡完成后;所述赤霉素的含量为27mg/L,水杨酸的含量为65mg/L。其中,所述浸种液浸泡温度为36℃。其中,所述步骤(1)中追肥量为35kg/亩;所述步骤(4)中粪便发酵料的拌入量为70kg/亩。其中,所述大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大蓟花和叶以重量比1:1混合,加入与其等重量的水,充分捣碎后沥出汁液,将所得滤渣加入相当于其重量7倍的水,在68℃浸提24小时,过滤,将所得滤液经离心、旋蒸至膏状后,与汁液混合,即得大蓟提取物。按实施例1中方法从2014年10开始种植,2014年检测,种植土壤条件为:年降雨量为830mm,最大冻土深度为10cm,有机质含量为2.18%;在2017年10月后,对各年种植所得薄荷使用GC-MS方法分析有效成分含量,得到以下结果:表1薄荷采集年月薄荷醇含量(%)薄荷酮含量(%)2015年6月86.545.182015年10月90.364.972016年6月86.295.022016年10月90.434.942017年6月86.655.232017年10月90.484.96通过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中所得薄荷有效成分含量保持良好,均在薄荷醇在薄荷草中的含量为85.73-91.86%,薄荷酮在薄荷草中的含量为4.95-5.12%范围内;相比先有技术中由于连作薄荷醇含量连年下降有明显区别。设置对照组,将黑麦草种植相关去掉,相应的,将覆盖料去掉,其余管理方法相同;在每年收获完薄荷后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统计,得到以下结果:表2有机质含量(%)实施例1对照组2015年10月2.241.852016年10月2.161.742017年10月2.231.67通过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中相比现有技术能够保持土壤中有机质在稳定状态,有助于薄荷品质的保持。实施例2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在第一年10月下旬进行播种黑麦草,在黑麦草三叶期追肥三次,相邻两次追肥之间间隔14天,播种50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在第一年10月下旬进行播种黑麦草,在黑麦草三叶期追肥三次,相邻两次追肥之间间隔10‑14天,播种50天后开始刈割,留茬低于3cm,完成后每隔20‑30天割草一次;所述追肥所用肥料为脲甲醛复合肥18‑18‑18与相当于其重量2‑6%的硼酸钠、0.1‑0.2%的NAA粉剂混合得到;(2)在第二年1月中旬收割后第一次翻耕,第一次翻耕深度为30‑40cm,第一次翻耕时按40‑60kg/亩加入腐熟麦糠;最后一次收割的黑麦草连同根部在高温条件下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0%,研磨至长度小于1cm,与相当于其重量6‑10%的粉煤灰,搅拌均匀后得到覆盖料备用;(3)在第二年2月中上旬扦插薄荷苗,扦插完成后在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为3‑8mm的覆盖料,当苗高20cm后,用质量浓度为0.04‑0.08%的营养液进行喷施,每隔3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6‑8次,每次喷施量为60‑80kg/亩;所述薄荷苗的长度为4.8‑5.2cm每根,每根带2个以上节,在扦插前用质量浓度为0.2‑0.6%的氮化钠溶液浸泡30‑40分钟;所述营养液为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芸苔素内酯0.006‑0.018mg/L、壳寡糖2‑6mg/L、烟酸4‑6mg/L、大蓟提取物6‑10mg/L;(4)所述薄荷在6月第一次收割,在10月中上旬第二次收割后第二次翻耕;所述第二次翻耕过程中拌入秸秆与牛粪按重量比3:4混合后堆肥发酵所得粪便发酵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荷和黑麦草间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在第一年10月下旬进行播种黑麦草,在黑麦草三叶期追肥三次,相邻两次追肥之间间隔10-14天,播种50天后开始刈割,留茬低于3cm,完成后每隔20-30天割草一次;所述追肥所用肥料为脲甲醛复合肥18-18-18与相当于其重量2-6%的硼酸钠、0.1-0.2%的NAA粉剂混合得到;(2)在第二年1月中旬收割后第一次翻耕,第一次翻耕深度为30-40cm,第一次翻耕时按40-60kg/亩加入腐熟麦糠;最后一次收割的黑麦草连同根部在高温条件下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0%,研磨至长度小于1cm,与相当于其重量6-10%的粉煤灰,搅拌均匀后得到覆盖料备用;(3)在第二年2月中上旬扦插薄荷苗,扦插完成后在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为3-8mm的覆盖料,当苗高20cm后,用质量浓度为0.04-0.08%的营养液进行喷施,每隔3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6-8次,每次喷施量为60-80kg/亩;所述薄荷苗的长度为4.8-5.2cm每根,每根带2个以上节,在扦插前用质量浓度为0.2-0.6%的氮化钠溶液浸泡30-40分钟;所述营养液为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芸苔素内酯0.006-0.018mg/L、壳寡糖2-6mg/L、烟酸4-6mg/L、大蓟提取物6-10mg/L;(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中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